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京滬高鐵降速並非安全原因

2011年06月15日 08:07:1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中國高鐵時代真的來了。繼武廣、鄭西高鐵等開通之後,京滬高鐵將于6月底開通運營。據悉,未來幾年內,還將有更多的高鐵投入運營。到“十二五”末期,我國鐵路運營的總里程要從現在的9.1萬公里增長到12萬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鐵路能夠達到4.5萬公里。

  從鐵道部公布的京滬高鐵的運輸模式、票價及售票方式等核心事項中,公眾發現票價比預料的要低,原本似乎很難的鐵路網絡購票居然也同步開通了。與此同時,火車票價格將不再是“鐵板一塊”,將會根據市場變化對票價採取浮動。

  京滬高速鐵路是按照350公里的技術標準建造的,最高運營速度可達380公里,但正式開通運營時速是300公里。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回應稱,京滬高鐵並非安全原因而降速。也就是說,京滬高鐵實行時速300公里和250公里兩種速度等級混合運行的模式,就是為了降低票價。盡管用“混搭模式”來解釋保持高速與降調票價之間的關係的說法有些抽象,公眾理解起來相當困難,但是高鐵惠及百姓的曲線降價結果,是老百姓樂見的。高鐵降速意在回歸經濟速度,降低速度意味著高貴的高鐵票價下降。按照鐵道部的要求,7月1日後,京滬高鐵、武廣高鐵、鄭西高鐵、滬寧高鐵等均將採取300公里/小時和250公里/小時兩種速度等級混跑模式,實行兩種票價。

  多種票價的存在給予了百姓多一種選擇。然而,高鐵的“混搭模式”方案,是否意味著高鐵回歸平民的初始階段?這是值得期待的。即便如此,我們依然無法從官方發布的種種信息中理清高鐵時代的運行脈絡。至少,從京滬高鐵的運行路線圖上看,種種疑慮仍然有待考證。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