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國社會向上流動通道存在的“壁壘”暴露在陽光下,有助於公眾的監督和對策的制定
近年來,“頂替入學”、“蘿蔔招聘”等有違社會公平的事件屢遭質疑;官二代、富二代等“二代”群體的形成,引發了新的社會關注點。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的專家指出,儘管我國社會的向上流動通道漸趨明朗與透明,但還存在著些許有違公平的灰色地帶。如何創造機會平等、暢通向上的社會流動通道,將成重要課題。
社會公平底線不斷強化
來自山東省濟南市的章濤(化名)畢業于浙江省某著名大學,2008他備考上海市公務員,經過嚴格的初審、筆試、面試,毫無“背景”的章濤最終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職位。
在就業壓力不斷增加的社會中,和高考一樣,公務員考試已經成為了確保社會公平和人才流動的重要機制。而如願以償地實現了自己的求職目標,令章濤感到“雖然沒有背景,但知識依然能夠改變命運”。
“公務員考試有的程式越來越明細和透明化了,可能在偏遠的城市考公務員會比較複雜一些,在大城市等比較規範的地方,考公務員還是得先具備一定的實力。”章濤説,“雖然入職後也聽説一些憑關係進來的,但都只是猜測。”
“現在招考公務員都必須通過筆試,面試‘打招呼’也越來越不容易。”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謝遐齡指出,公務員招考趨於公平和透明化,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它顯示出中國社會的公平底線正在公眾的監督和呼籲聲中得到捍衛和強化。
高考作為人才向上流通的重要渠道也讓無數城鄉普通民眾子弟圓了成功之夢。陳敏(化名)來自貴州省遵義市的一個小山村,2006年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上海外國語大學,由於家境貧寒,依靠助學貸款和助學金完成學業。“高考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考上後國家還給經濟支援幫助完成學業,我對未來充滿憧憬。”陳敏説。
“教育是人才向上流動的最重要的渠道。”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胡守鈞表示,全國統一的高考制度保證了機會的公平,教育貸款等又從經濟上給予支援,這讓社會底層的窮人也看到發展的希望,增強了對社會的認同感。
針對目前正在熱議的高校自主招生,胡守鈞表示,在重點大學少量地實行可取,但不宜在全國範圍內推開,還是應以統一的高考為主。“對於經濟較落後的地區,資訊不完全等因素可能影響招考的公平性。”胡守鈞説。
相對於招聘公務員等進入體制內的通道而言,更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法則的外企招聘也在推動機會均等化。
來自山東省棗莊市的陳紅(化名)2010年通過網申、筆試、面試的層層選拔,進入某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工作。2011年,她又通過這一程式申請到了某著名外企的市場管理培訓生。
看到了就業希望而渾身充滿衝勁的陳紅認為,進入外企的機會還是比較透明和均等的,關鍵是看個人的能力和知識儲備。“雖然也有少許VIP,但總體來説機會均等,而且晉陞的標準也比較規範和暢通。”
在受訪專家看來,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日益推動我國人才流動的機會均等化。因為追求高效與財富最大化,“養懶人”的空間就日益狹小,“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存活。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