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際輿論評價胡錦濤訪美成果:確立中美合作基調

2011年06月03日 22:05:3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黎巴嫩《每日星報》近日接連發表新聞和評論,報道胡錦濤主席訪美。文章説:“在中國外交影響不斷增大的今天,胡錦濤的這次訪問是中國領導人30年來對美國的最重要的訪問之一。中美間的戰略合作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習慣,這種戰略合作建立在兩國領導人的頻繁會見、一系列精心制定的議定書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胡錦濤的訪美行程也有力地駁斥了一些人認為美國和崛起中的中國必有一戰的錯誤判斷。”

  許多阿拉伯學者也積極、高度評價胡主席的美國之行。埃及開羅大學政治係教授納菲阿在接受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指出,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兩國間的互動必將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中美雙方領導人此次在貨幣政策和貿易平衡等領域的交流,將對世界經濟從金融危機中復蘇産生深遠影響。納菲阿説,中美雙方在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應對地區熱點問題上展現出的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態勢,也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風範。

  白俄羅斯《蘇維埃白俄羅斯報》近日發表的關於中美關係的文章中寫道,美國和中國的共同利益多於存在的分歧。文章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是奧巴馬執政以來的第一次。如今兩國簽署了30多個政府間合作協議,建立了60多個對話機制。去年兩國貿易額達到3800億美元。在朝鮮半島局勢、伊朗核問題、穩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局勢、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等方面,美國願意把中國當成夥伴,而不是對手。

  《印度時報》網站刊文稱,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女兒同他用漢語説話,這形象地反映出中國日益增強的軟實力。胡主席的這次訪美之行,顯示出中國強勁的經濟復蘇步伐,及其在美國未來發展中至關重要的地位。事實上,奧巴馬政府也從未掩飾這一點。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的評論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結束訪問華盛頓之後,印度尼西亞和它的東盟夥伴們必須做好準備,應對東南亞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快速變化的經濟、安全和戰略環境。胡錦濤這次訪問被寄予了很多期望,此次訪問將在很大程度上帶來中美關係的變化,最終也會引起國際關係的變化。

  馬來西亞《星報》22日的報道引述一些學者的分析説,在經歷了坎坷的一年後,中美關係逐漸走向成熟,雙方都能夠在陳述分歧時避免陷入對抗。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21日的報道稱,美國和中國能夠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達成合作意向,是良好的信號。胡錦濤對美國的此次訪問表明,世界經濟的兩位巨頭已經找到了一種新的平衡方式。

  泰國《曼谷郵報》網站23日的報道稱,一些學者將胡錦濤的訪問視為有決定性意義的訪問,主要不是因為此次訪問達成的成果,而是因為訪問確立了中美兩國的合作基調。(馬小寧、王恬、陳一鳴、黃培昭、李瀟、張夢旭、張光政、廖政軍、暨佩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