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制度環境不斷完善和社會大局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保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不斷完善。“十二五”時期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重要時期。農村綜合改革將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將向深層次邁進,轉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財政體系將會趨於完善。金融體制改革力度會加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可望基本完成。政府職能將加快轉變,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制度進一步完善,壟斷行業改革繼續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力度會不斷加大。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將進一步深化。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基本實現,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金標準繼續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保障水準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成。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低保標準和補助水準的動態調整機制逐步形成,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不斷完善。
社會和諧、政治穩定的局面將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國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並加快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促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切實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加快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水準,增強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促進社會就業持續增加,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
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將繼續提高。“十一五”時期,面對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我國政府及時出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所有計劃,很快扭轉了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在世界率先實現了經濟回升向好。面對突如其來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和甘肅舟曲洪水泥石流等嚴重自然災害,我國政府沉著應對、快速反應,贏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高超的宏觀調控和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