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土資源部朱留華: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

2011年06月03日 22:06:5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堅持耕地紅線,加大基本農田整治力度

  控制村莊建設用地整治規模

  尊重農民意願,確保農民收益和保持農村特色

  堅持量力而行,防止大拆大建,更不能強拆強建

  10多年來,農村土地整治取得了顯著成效。第一是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積,提高了耕地品質,建設了一批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高標準基本農田。據統計,1997年到2009年12年間,全國依法批准的建設佔用耕地是4000多萬畝,通過土地整治,共補充耕地4500多萬畝,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

  第二是改善了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提高了農村土地的節約集約利用水準。目前全國農村每人平均建設用地高達229平方米,遠遠超過了國家規定的上限150平方米,通過對農村散亂、廢棄、閒置的建設用地整治,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節地率達到30%到50%。

  第三是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引導和促進農業規模化和産業化經營,進一步提升生産力,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有利於提高農民就業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過建設用地節余指標的使用,解決了部分資金問題,推動了新農村建設。

  第四是擴展了城鄉建設發展的空間,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節約出來的部分集體建設用地可以直接用於當地發展非農産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同時,按照總量不增加的原則,將農村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城鎮建設,優化了城鄉用地結構和佈局,獲得的土地收益返還農村,用於農村的發展和建設。

  農村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一些地方擅自擴大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的範圍,片面追求增加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二是有的地方整理的耕地品質不高,在確定村莊拆舊、建新和集居規模的時候,對農民的耕作半徑、畜禽養殖、居住成本的考慮不夠充分。三是部門的聯動協調不夠,資金整合的力度還很有限。四是收益分配不夠規範,有的項目是市縣自行確定拆遷補償標準,差異比較大。五是遷村並點、集中居住等帶來的土地權屬調整、農民社區管理等問題,制度建設還沒有跟上,存在管理缺位的現象。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準備採取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建立共同推進的機制。堅持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國土資源部門提供平臺,相關部門協調聯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自願並積極參與的機制,統籌用好相關資金,形成合力。二是注重統籌規劃,有效控制整治規模。農村土地整治堅持規劃先行,與城鄉建設、産業發展、生態建設、新農村建設等規劃有機結合,科學合理地佈局生産生活,控制村莊建設用地整治的規模。三是堅持耕地紅線。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農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加大農地,尤其是基本農田整治的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耕地品質,促進國家糧食産能核心區和戰略後備區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對新增耕地的品質監管,整治後新增耕地作為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四是尊重農民意願,確保農民收益和保持農村特色。土地的互換、利用方式、舊房拆遷、新居建設等,要提供多種選擇,實行公告公示;凡涉及房屋拆遷等財産權益的,必須徵得農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同意,不同意的不得實施。注重保持農村特色,滿足農民有利生産、方便生活和享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際需要。五是堅持量力而行,防止大拆大建。土地整治要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準,順應農民改善生産生活條件的願望和能力,先示範、後推廣,禁止違背農民意願搞大拆大建,更不能強拆強建。(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 朱留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馮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