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縣東山小區安居房工程。供圖:青川縣委宣傳部(圖片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現在已經到了産業重建的階段,青川迫切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産業政策 支援,否則,青川的工業發展將會比震前落後十年。”6月10日,四川省青川縣經濟和商務局局長徐富榮 在他的辦公板房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表示。
“5 12”地震兩年後,一個嶄新的青川已經建好。一棟棟整齊的農家小院,一條條延伸到農戶門前的水泥小道,每個院落哪怕只有一個小小的空地都種上了各色花草,養眼養心。這片煥發新顏的土地早已看不出地震重創的痕跡。
據徐富榮介紹,目前,青川縣120億的災後重建資金已經基本上全部落實到具體項目,主要用於農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事業建設等,前期的重建工作已經完成,特別是學校、醫院建設得都非常漂亮,基礎設施的水準提前了20-50年。“但這都是在輸血。如果沒有後續的産業跟進,老百姓就像住著別墅吃紅薯,後續發展乏力,難以為繼。我們需要的是造血功能,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目前,青川縣正在實施産業佈局和産業調整,進行産業重建,主要內容有兩大塊:一是農副産品深加工,二是礦産品深加工。“我們要將産業升級,延長産業鏈,獲取更多的高附加值。”徐富榮告訴《中國經濟週刊》,青川富産特色農産品,還是非金屬礦産資源富集區。“僅石英砂一項,10年之內建成百億産業並非沒有可能。我們迫切需要上級出臺針對性的産業政策支援,切實推進青川的産業重建。”
首先是對工業、商貿業發展有直接的資金支援。“譬如在恢復重建市場服務體系上,其他地方就被納入了重建項目,青川因為支援資金有限,只有通過市場行為來恢復縣城商貿服務功能。上個月,有企業要重建這些商貿服務設施,最高地價被拍到了330萬元一畝,是震前最高地價的五倍多,拿一塊地就要上千萬;後續建設又要投資上千萬。資金需求量之大,恢復重建之難,可見一斑。”
第二,是建立中小企業融資平臺,降低門檻,讓惠于廣大民營企業,調動他們在重建中的積極性。據徐富榮介紹,目前,中央基金支援産業發展的渠道主要有兩條:一是建立融資平臺,二是對國有企業 的資本金投入,但對民營企業在資金支援方面幾乎沒有什麼政策。即便有,也不可操作,民營企業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在恢復。“譬如融資平臺,我們成立了一個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安排了5000萬元中央基金用於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但企業想從銀行取得貸款還需要提供反擔保。企業在地震中都受到損失了,用什麼來擔保呢?如果沒有擔保,一分錢貸款都拿不到。我們迫切希望出臺對中小企業直接支援的政策,畢竟災區重建不能僅僅依靠國有大企業,廣大的民營中小企業也是重建的中堅力量。”
為加快招商引資,青川向廣元市申報了省級經濟開發區,“但仍在和其他區縣一道在排隊,如果按照正常審批程式,可能要很久才能批復。也許會錯失災後重建的發展機遇,希望上級能有特殊政策予以照顧、特批。”徐富榮説。(記者 胡雪琴 王亮 嚴崢)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