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0日電(記者羅宇凡、單純剛)“區域合作與發展是一種國際趨勢。通過區域合作與發展,促進大別山區在區域規劃、産業佈局、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整合,同樣能夠實現革命老區在新時期的新騰飛。”來自河南大別山區的陳世強委員説。
大別山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總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200萬人。這裡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先後誕生了紅一軍、紅四方面軍等多支紅軍主力。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也是從這裡揭開了解放戰爭大反攻的序幕。
2009年,陳世強委員參與了大別山區28個縣區政協聯合組織的大規模區域經濟調研,前後歷時7個月。調研中,陳世強委員發現,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大別山革命老區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由於基礎差、底子薄,再加上資源、交通上的種種發展瓶頸,使得大別山區與周邊地區在基礎設施、産業結構、社會事業、地方財力、人民生活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陳世強委員表示,大別山區是一個集山區、老區、貧區為一體的特殊地區。它的生態系統優劣程度和經濟發展水準,不僅關係到中部地區尤其是鄂豫皖三省的經濟發展,而且還會影響到中東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快大別山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
陳世強委員建議,加快發展大別山地區的區域合作,必須建立促進大別山區發展的統一協調、規劃、合作聯動組織。在這方面,可以參照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工作的做法,在國家發改委或扶貧辦設立促進大別山區發展工作辦公室。同時,從産業佈局、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統籌考慮,整合大別山區資源,制定大別山區發展總體規劃,啟動大別山區振興戰略。通過建立合作聯動機制,指導和引導鄂豫皖三省之間的相互溝通和協商,形成聯動機制。本著“協作、互利、共贏”的原則,進行統籌安排,統一組織,統一實施。
陳世強委員説:“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地區為中國革命貢獻了無數的生命和力量。在國家大發展、大繁榮的時期,這裡不應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加快大別山地區的區域合作,探索一條符合大別山地區發展、轉型的區域經濟模式,一定能使革命老區煥發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