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解讀中央一號文件:城鎮化破題 中小城市迎來黃金期

2011年06月03日 22:09:52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七年的七個中央一號文件呈現的是何種政策脈絡?今年又有何新意?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跟過去的六個一號文件是有機銜接,一脈相承的,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三農”政策體系,符合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邏輯。回顧過去30年,“三農”政策有階段性的特點,改革開放初期更多的是重視經營體制上的,重點解決農産品供給不足的問題。到1998年的十五屆三中全會以後,調整結構,增加收入就成為了重點。”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員陳劍波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一號文件突出要解決的問題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中,農村將發揮著怎樣的支撐作用。

  “三農”老問題的新調

  糧食連續第六年豐收、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農民工恢復就業情況比預期好,2009年農村經濟交上了不錯的成績單。“但當前農業農村中還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在2月1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説。

  城鄉收入差距仍在不斷拉大,農民工就業問題依然嚴峻,農村社保、醫療問題仍待解決。這些“三農”老問題還沒有解決,新問題又在涌現,使得文件內容不斷豐富,雖是老話題但仍呈現出新意。“比如更多的大宗農産品具有的是金融屬性,去年和前年國際農産品市場大幅度的波動,不是供應發生了變化,而是和石油一樣是被金融機構炒作。農産品和石油的價格波動交織在一起,甚至石油價格上漲導致了農産品的價格波動。” 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巡視員葉興慶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説。

  中央一號文件篇首中指出,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促進農業生産上新臺階的制約越來越多,保持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難度越來越大,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要求越來越高,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任務越來越重。葉興慶表示,“這四個‘越來越’抓住了當前農業發展的突出矛盾,面對著四個‘越來越’,下一步‘三農’的發展沒有那麼輕鬆。”

  城鎮化改革欲破題

  值得注意的是,放寬戶籍限制,推進城鎮化改革的內容,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從篇幅到政策的力度上都是空前的。這早在去年底的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以及農村工作會議中,都已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這次是進行了實質性的細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央一號文件確實是推進城鎮化的總綱領”。

  為什麼這麼重要?陳錫文曾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城鎮化的發展偏重於沿海發達地區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發展,忽視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二是在城市化過程中,比較注重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建設的美化,但是沒有為農民真正轉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機會。

  葉興慶説:“我國城鎮化的水準46%,達到一般的工業化國家的城鎮化水準還差將近20個百分點,怎麼利用這個空間是中國經濟未來二三十年持續快速增長的動力所在。” “中央一號文件就講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要如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 ”

  葉興慶指出,我國長期講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但這次的政策傾向很明確,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大城市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怎樣把已經進來的這部分人融入到經濟社會體系中,使現在的1.5億進城農民工真正市民化。“中央對此出臺了很多政策,對産業轉移、土地政策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傾斜等問題都做了安排,隨著下一步的政策落實,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發展會進入一個黃金時期。”

  新生代農民工要進城

  對土地沒有感情,在城市又不被接納,新生代農民工成為我國現代化繞不開的問題,這一問題也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並成為推進城鎮化進程的一個重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介紹,這一人群目前在農民工外出打工的1.5億人裏面佔到60%,大約1億人。“他們又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享受現代城市的文明,而我們總體上或者在很多方面也還沒有完全做好接納他們的準備。這是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變化,乃至中國整個社會結構變化的重大問題。”

  葉興慶表示,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不解決,我國的城鎮化就談不上,現代化也談不上,和諧社會更談不上。“這次把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提出來,就是説農民工工作的政策取向要發生大的轉變,從以前解決一些表層問題轉向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陳劍波表示,這次明確的提出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也説明瞭農民轉化為市民在城鎮化過程中的迫切性。“新生代的農民工,心理上抵觸土地,技術上沒有擅長,生活上也不習慣,必須讓他們儘快地融入城市變成市民,如果10年後還在討論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就可能對今後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帶來不利影響。 ”

  縣域經濟抓住關鍵問題

  縣域經濟對整個未來經濟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也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主戰場。“80年代初的時候農民在鄉鎮企業就地就業,90年代中後期出現農民工候鳥式的打工經濟,其根本原因就在於90年代之後,投資、基建等資源配置是集中在這些地區的,農民工只有在這些地區才能夠就業。”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局長陳劍波分析説。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出要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葉興慶表示,這抓住了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現在縣域經濟面臨的很大障礙就是縣級政府的經濟許可權太小,尤其是財權方面,社會投入許可權和管理許可權非常少,導致了很多的資源和項目是集中在城市裏面的,這是導致城鄉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因此推進擴權強縣的改革,縣級政府如果有更大的發展經濟事務的許可權,可以在更高層次上配置資源的話,這將對加快縣域經濟發展非常關鍵。 ”

  對此,陳劍波也表示,一方面是要調整資源配置的格局,資源對其傾斜。接近10億人口居住的縣和縣以下的鄉村,基礎設施投資要改善,改善了基礎設施,投資機會才會有,商人才會去投資建廠。另一方面就是解決社會和服務的均等化問題。 (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雨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