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組織基礎 創新工作方式
共青團著力增強對農村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李亞傑、賈楠)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共青團著力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切實增強對農村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目前,團的自身建設的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在基層。縣級團委相對比較健全,但相當部分鄉鎮團委、村級團組織長期空殼化、軟弱渙散。在基層,有組織無活力、有青年無組織的情況還比較普遍。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既有經濟社會變革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又有自身工作主動性、創造性不夠,上級團組織對下級特別是基層團組織的支援、指導不夠等。
全團清醒認識到,共青團的全部價值在於能不能為黨團結、聯繫廣大青年;團的基層組織是共青團與廣大青年溝通聯繫的最基本途徑,因此,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團的生命力工程。由於團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目前工作的薄弱環節,團中央把加強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並在團的其他各項工作中加以體現。
團的各級領導機關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最大決心和力量支援基層。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團中央分兩批直接向中西部地區2200多個團縣委提供支援經費1.1億元,連續兩年為10000個基層團組織訂閱中國青年報,為1666個團縣委配備電腦,選派679名基層團幹部參加團中央組織的青年國際交流活動;書記處各位同志直接授課,對2900多名團縣委書記進行了培訓。自去年9月起,從全國地市以上團委機關抽調2290名幹部,分3批派駐到2255個縣級團委指導工作;書記處每位同志每人每批到1個縣級團組織進行為期5天左右的深入調查研究。各地團組織積極爭取黨政支援,制訂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從工作經費、人員、制度等方面探索支援基層的長效機制。
面對青年流動、分佈和聚集的新變化,共青團既堅持鞏固傳統基層組織,又不拘泥于行政化的團建模式,大膽創新聯合建團、依託建團、區域建團等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有效方式。各地團組織通過探索村企聯建、鄉企聯建、村校聯建、合作組織建團、在外出務工青年集中地建團等方式,擴大了對農村青年的組織覆蓋和工作影響,增強了基層團組織的活力。
在村一級,共青團探索將大學生“村官”、青年能人、“三支一扶”志願者、“西部計劃”志願者作為新的幹部載體,同時探索依託農村各種專業協會作為新的組織載體。在鄉鎮一級,共青團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和群眾性的統一,積極創新鄉鎮團的組織格局,採取編制內外相結合、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把熱愛黨、對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有熱情、有一定影響力的青年代表特別是青年能人吸收、充實到鄉鎮團的領導班子中來,從而增加聯繫青年的渠道,更好地調動社會資源。目前,團中央正在全國360個鄉鎮積極穩妥地進行試點。在此基礎上,力爭用3年時間把共青團工作的橋頭堡從縣推進到鄉鎮。
團中央把促進青年就業創業作為服務青年的重中之重,以農村青年不甘於現狀、渴望有新發展作為根本動力,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任務,設計、下放活動和項目,為基層團組織提供有效的工作載體。去年年底以來,各地團組織積極應對青年農民工返鄉新形勢,按照基層團組織負責聯繫培訓青年、積極借助政府力量、與某些産業經濟組織的擴張性用工需求和新商業模式相結合的工作要求,大力實施春季培訓行動、青春建功新農村就業創業培訓項目等,共培訓農村青年超過193萬人,建立就業創業培訓基地6000余個。
為幫助農村青年解決創業資金短缺問題,團中央加強與中國銀監會、中國農業銀行等單位的合作,推動地方團組織與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郵政儲蓄銀行合作,大力開展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工作,在擔保方式、融資渠道、金融培訓等方面提供支援。僅今年1月至10月,就為21.38萬名農村青年協調發放小額貸款94.51億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