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江蘇太倉試行政府“放手還權”:群眾的事兒自己説了算

2011年06月03日 22:10:3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圖為居委會換屆選舉投票現場。蘇民政攝(資料照片)

  政府行政管理“手臂長”,導致群眾自治組織“肩膀軟”

  政府不再大包大攬,群眾的事兒自己説了算也願意幹

  政府向自治組織購買服務,協議書確保“放手不撒手”

  11月22日,星期天。江蘇省太倉市市政府副秘書長、法制辦主任顧瀟軍在辦公室來回踱步,為起草一份通知字斟句酌。

  “要把這事與年度工作考評掛鉤。”顧瀟軍在通知中如是強調,是催促縣政府各局委辦上報延伸至基層村(居)委會的工作清單。今年10月,縣政府發出通知,都快兩個月了,列出清單的單位只有四成。

  “厘清‘權力清單’與‘權利清單’很關鍵,這是市政府200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顧瀟軍介紹,連續三屆被評為“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的太倉市,率全國之先,于2008年11月開始了“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課題研究和實踐探索。目前,這一探索已進入政府進一步“放手還權”的核心區。

  村(居)委難以承受之重

  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各種檢查、評比、考核,應接不暇,哪個“婆婆”都得罪不起

  “我們還在探索。”近日記者在太倉採訪,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不願多講成效,説得更多的,是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探索。市依法治市辦公室副主任葛為平,講了自己碰到的一件事:3年前,他在一個村駐點幫扶,村裏要迎接市政府一個部門檢查,村主任跑來請示葛為平:要不要挂橫幅寫標語?寫什麼標語?

  “一個標語就得請示,可見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依賴性,折射的是行政‘婆婆’的過多干預。”葛為平坦言,長期以來,把村(居)委會當成政府下級行政組織的思維還存在,有的政府部門喜歡“一竿子插到底”,久而久之,一些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習慣了跟著政府部門轉。

  “上面千條線,基層一根針,各種檢查、評比、考核,應接不暇,哪個‘婆婆’也得罪不起。”王義平是太倉市城廂鎮電站村黨支部書記,當過村委會主任。他用曾經的煩惱,説明“銜接互動”的必要。他説,村委會成員也知道自己是群眾選舉的,該多為群眾服務,可上頭佈置的工作總也幹不完,哪有時間和精力去做群眾工作。據市民政局2007年調查,政府下派到社區的工作任務,記錄在案的一年就有72項,還有數不清的臨時性任務。

  “大學生村官搞臺賬,臺賬疊高有一丈。”太倉市民政局局長王大明,對基層群眾自治格外關注。他列舉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現在很多政府部門把手伸到基層群眾自治組織,部署工作時都喜歡強調:由專人負責、有專門辦公場所、各種制度要上墻。可村(居)委會就那麼多人,也就那麼多房間和墻壁,怎麼辦?他們只好想辦法,門牌換成插卡式,墻上安裝電子屏,哪個部門來檢查,就換成哪個部門需要的哪一套。

  “有的政府部門還權不甘心,放權不放心”、“行政官員變指導為領導”、“自治組織變協助為義務”……誠如王大明所言,這些影響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問題,在全國並不少見。

  核心是“放手還權”

  政府部門行政職責範圍的工作任務,不得隨意下達到村(居)委會

  2008年11月4日,《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實施10週年紀念日,國務院法制辦、國家民政部有關領導和一批專家學者,聚首太倉,對太倉已有的“銜接互動”機制進行全面總結梳理,爾後重新勾勒“銜接互動”路徑圖。

  “銜接互動”的新舉措,在太倉相繼推出,核心是政府“放手還權”。

  今年5月12日,太倉市出臺《關於建立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互動銜接機制的意見》提出,“凡屬村(居)自治性的管理工作,放手村(居)委會自主管理”、“政府部門行政職責範圍的工作任務,不得隨意下達到村(居)委會”。今年8月,市政府準備出臺加強農村集體資産管理意見,起草部門在文件草案中沒有把村委會列為監管主體,市政府常務會議在討論中,本著“還權於民”的思想,明確了村委會對村級集體資産的監督主體地位。

  “過去是重管理,現在是重服務。”城廂鎮黨委書記高揚嘗到了“放手還權”的甜頭:以前大包大攬,政府出錢出力,往往還不討好。現在有什麼事,村(居)委會自己決定,政府提供服務。這一轉變,在群眾那裏,就把“要我幹”變為“我要幹”。在該鎮新毛管理區東林村,生態園建設要動遷510戶人家,所謂的“釘子戶”就1戶,後來還是鄉親們給做通了工作。究其“秘訣”,高揚説:把決定權還給了群眾。

  “要讓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自主管理權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政府進一步放手還權。”江蘇省政府法制辦主任孫如林表示,在江蘇省政府和蘇州市政府法制部門的指導下,太倉市政府力推在年底前厘出兩個清單:一個是政府部門延伸到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權力清單”,一個是較為明細的村(居)委會 “權利清單”。屆時,雙方都有本明白賬,還便於監督,從而治根本、管長遠。

  委託服務“放手不撒手”

  “費隨事轉、權隨責走”,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購買服務

  政府放手了,政府的民生工作如何順利在基層落地生根?

  “政府要善於政策引導。”葛為平舉例説,以前農村安裝治安視頻監控系統,政府貼錢不少,還落得一身埋怨。現在決定權交給村裏,政府以補貼方式引導。這樣一來,政府花同樣的錢,效果卻大不一樣。以雙鳳鎮為例,9個村已有6個安裝完畢,另3個村正在安裝。葛為平感嘆:速度之快,以前想都不敢想。放手不撒手,太倉還另辟蹊徑,闖出了一條政府購買服務的探索之路。政府各部門著手清理並廢止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簽訂的行政責任書,按照“費隨事轉、權隨責走”的原則,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改簽委託管理和購買服務協議書。今年5月10日,太倉市衛生局與市城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政府購買服務協議書》。根據協議,雙方明確了衛生服務的項目內容、工作要求和任務目標,以及經費支付等一系列事項。

  6月18日,太倉市社區勞動保障管理中心與沙溪岳星村委會簽訂《委託管理(服務)協議書》,明確在村裏建立勞動保障服務站,其辦公設施、業務經費、人員經費全部由管理中心承擔。

  隨著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過去常見的政府無償佔用基層自治組織人力、物力、財力的現象,在太倉正在減少。顧瀟軍介紹,太倉市正在醞釀鎮政府年度“所有契約服務”的運作機制,初步考慮由各鎮政府年初列出一年內需要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協助的事項,以年度“所有”契約形式,將責、權、利“打包”落實到基層自治組織。通過政府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協調運作,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承接政府民生工作的能力,不但不會減弱,反而會不斷增強。

  探索仍在繼續也更艱巨

  希望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在法律法規上給予固化和細化

  太倉探索“銜接互動”,遭遇了這樣一個怪圈。大家都説探索意義重大,可一旦要動自己的“奶酪”,還是有人心不甘、情不願。表現較為典型的是政府“權力清單”與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權利清單”工作進展不理想。

  為什麼厘清權力這麼難?據了解,3年前該市民政局就曾出臺文件,要求延伸到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工作實行“準入制”,要經過民政局審核把關。可至今沒有哪一個部門提出過審核申請,工作卻一股腦地往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推。一位政府工作人員分析個中原因:部門利益是關鍵!工作經費大多由市財政撥付給局委辦,而局委辦把工作交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幹,往往只象徵性地給點費用,大部分錢被“節省”下來。

  政府購買服務,中央有關文件説了不少,但究竟哪些工作該政府購買,哪些該基層自治組織自主解決,其“界限”在哪?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沒有明確規定。對此,太倉的探索者迫切希望,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能在法律法規上給予固化和細化。

  “方向對頭,困難越大,説明探索的價值越大。”採訪結束時,太倉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探索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市委市政府決心已定:竭力往前推!

  太倉的探索,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

  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擴大基層群眾自治範圍,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摘自黨的十七大報告

  建立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的機制。市縣政府及其部門要全面正確實施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擴大基層群眾自治範圍,充分保障基層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各項權利。嚴禁干預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自治範圍內的事情,不得要求群眾自治組織承擔依法應當由政府及其部門履行的職責。

  ——摘自《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