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評議震撼官場 官員們還不習慣被修理

2011年06月03日 22:10:42  來源:
字號:    

  為了加強民主監督和改進機關作風,廣西防城港市組織一個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勞動模範、機關工作人員、企業代表以及服務對象在內的百人評議團,以舉行聽證質詢、收集民眾意見等形式,對該市43個政府部門進行評議。近日在媒體公佈了評議結果,排名最後三位的分別是市招商局、東興海關和市政管理局。我注意到新聞中多次使用了“震撼”這個詞,一是評議“使評議對象深受震撼和觸動”,一是評議結果“震撼了當地的權力部門”。

  相信這種“震撼”不是媒體誇張杜撰出來的,而是官員接受採訪時的描述。真刀真槍地評議,毫無保留地公佈結果,確實“震撼”了他們。這樣的百人評議,其實只是一種很淺層、很平常的監督,小小的評議,淺表的“修理”,對官員和官場的觸動就達到了“震撼”的程度,可見一些官員對監督的承受力是多麼脆弱,是多麼不習慣於接受監督和被人評議,我們的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多麼缺乏民主監督。

  不知道這個“震撼”,會不會又成為一些公務員抱怨“如今官越來越難當”、“壓力越來越大”的論據。民眾這麼點兒小監督、小評議就“震撼”了,實在太養尊處優、不經一評。或許,在一些官員的潛意識中,根本就沒有接受監督這根弦,一被質詢和批評,就感到了強烈的觸動和前所未有的衝擊——前所未有,可能才是“震撼”暴露出的實質問題。

  我細細查閱了該市“百人評議機關”活動的相關資料,沒有覺得這個活動的監督和批評強度有多大。無非就是發發問卷收集意見,開開會聽聽批評,代表委員們批評幾句之類——這些都是最初級、原始和簡單的監督形式,也是民主監督最起碼、最基本的內容。而且,評議團成員的組成並沒有充分的民意代表性,普通群眾的比例很小也就罷了,竟然還有機關工作人員,這不是自己評自己嗎?這樣的評議都能讓官場震撼,可見民主監督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之少之弱。

  官員應該好好想一想,相比自己掌握的那種巨大的權力,這點兒小評議、小監督算什麼?官員由公眾納稅供養,本就該把與行使公權相關的行為置於陽光下接受納稅人的監督,由出錢養官的人評議其工作合不合格、能得多少分。更何況我們是一個全權政府,政府部門和官員掌握著巨大的權力,收費的權力,支配公共財政的權力,合法使用暴力的權力,還有分配資源、審批證件、檢查考核等無數種大大小小的權力,權力如毛細血管般深入和佈滿社會每種事務中,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沒有民主監督的緊盯和修理,權力如何不會謀私和腐敗?

  更該好好想一想,相比應該受到的監督,相比發達國家官員受到的監督,這種“百人評議團”又算什麼。從權力監督理論來看,真正的民主監督是多層次、全方位的,包括選民監督、人大監督、媒體監督、政敵監督、平權部門在權力制衡中的監督、內部監督、上級監督等等,有一個龐大的監督網和制度系統發揮著對官員的監督功能。我們的官員應該捫心自問,自己受到了多少監督,自己在行使權力上是多麼的養尊處優。正因為平常監督太少,養成了不受監督、只管制公眾而不受公眾監督的習慣,公眾突然可以反過來評議官員了,而且還要公佈評議結果,脆弱的心靈和嬌氣的權力就承受不了而大感“震撼”了。

  並不是想批評“百人評議機關”這個活動,相反,我倒想讚揚它的進步和在增進民主上的努力;也不是想批評聲稱“受震撼”的權力,他們只是實話實説而已,而且“被民主評議震撼”也是一種對民主的感悟。只是想説這種本不該有的震撼,暴露出我們平時的監督實在太少了,民主太弱了,權力太嬌氣了,官員遠遠還沒有養成接受監督和修理的習慣。

  我相信,如果民主監督能夠更全面、更深入,那麼官員受到的震撼會更強烈。不過,震撼慣了,震撼多了,慢慢也就不震撼了;被修理多了,修理成為日常政治的常態,像吃飯睡覺那樣習慣,就不會再有彆扭感了。監督正常了,才會以平常心面對監督,這就是“震撼”所昭示的。所以,千萬不能止于“百人評議機關”受到的那點震撼,應該呼喚震撼來得更猛烈些。當官員能夠平靜面對監督,甚至沒有監督才感覺“震撼”,那時候民主監督才真正建立起來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