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做客深圳文化大講堂闡述中國未來慈善事業發展的方向。他表示,中國的慈善事業面臨的問題已不再是“不願做”,而是“不會做”,這需要在社會理念、機構建設等方面做多方面努力。他透露,《慈善法》已通過民政部送達國務院,法律的起草工作進入重要階段。
中國慈善事業進入高潮
王振耀説,汶川大地震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慈善意識,使得慈善事業至少提升了10年以上的水準。他表示,除了企業家參與慈善更加熱情外,草根組織在慈善事業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他尤其讚賞活躍在深圳的草根組織,並認為這些組織是深圳成為中國新慈善事業火車頭的條件。
王振耀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全民慈善的階段,市民與政府已經形成良好的互動,熱情高漲但是方法缺乏,這是慈善事業非常突出的問題。
捐善款被誤會還很普遍
“中國人現在不是不願做慈善,而是不會做。”他發現,在中國做慈善還被人誤會的情況非常普遍。“有個企業家捐了10億元出去,馬上變成一場道德爭論,人們會懷疑他是不是要逃稅。”王振耀説,社會這樣的反應是非常古怪的。比爾 蓋茨同樣捐了很多錢,但他背後有一個團隊為其策劃新聞、跟蹤善款使用等,這才在社會上起到了良性反應。
“慈善是需要有專門團隊來協調整個過程,需要在項目上進行好的設計,才能擴大影響力。”
政府與民間需“並肩學習”
除了方法方式,慈善項目在設立上也需要動腦筋。王振耀表示,現在公益慈善組織的公信力不夠,還是因為設立的項目不貼近人的需求,只是一味地捐錢。
王振耀稱,目前中國的慈善事業要成為龐大的行業,正規組織與草根組織之間要作進一步溝通,因為慈善資源和渴望受助人員要實現對接。他還鼓勵慈善組織在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後,也設立醫院和老人院,形成經濟實體。同時資訊系統建議也需要提升,讓慈善組織知道哪些人有困難,幫助的效果如何等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