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5日電 題:石油儲備 新能源電價 對外投資 産業過剩——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回應四大能源熱點問題
記者周英峰
2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佈會,由國家能源局介紹新中國60年能源事業發展成就。會上,媒體的目光聚焦到了當前能源領域的熱點問題上。面對中外記者的輪番發問,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進行了坦誠解答。
熱點一:國家石油儲備有無新計劃?
24日,新疆獨山子國家石油儲備項目開工。中國在石油儲備上的一舉一動,歷來備受媒體特別是海外媒體的關注。發佈會上,第一個獲得提問機會的路透社記者上來就直指這個熱點話題。
“中國現在已經建成了第一期四個石油儲備基地。隨著新疆獨山子國家石油儲備項目開工,標誌著中國第二期石油儲備基地建設全面展開。”張國寶回答説,在獨山子石油儲備基地開工以後,將在其他地方繼續開工二期石油儲備基地。
張國寶表示,現在中國的石油儲備才剛剛開始,還遠遠不能達到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水準。在二期建設以後,中國還會建設第三期石油儲備,最終目標是向發達國家的石油儲備要求靠攏。
據了解,目前OECD國家石油儲備的標準是不少於上一年90天的凈進口量。其中,美國政府石油儲備規模約9400萬噸,日本約4000萬噸,德國約2600萬噸,分別相當於本國56天、92天和76天的石油凈進口量。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20年以前,我國將陸續建設國家石油儲備第二期、第三期項目,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進一步增強應對石油中斷風險的能力。
熱點二:新能源電價有無新的機制?
一個産品的定價是否合理,會影響到整個産業的發展。受技術、市場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上網電價通常比火電高出很多。為了推動新能源産業發展,國家在電價、稅收等方面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
對此,張國寶表示,價格是個雙刃劍。價格定得越高,大規模應用就越難。在一個新産業發展的初期,政府可以補貼高電價。但是隨著規模的擴大,單靠補貼來解決不是辦法,還是應該靠市場的力量,確定正確的價格,來引導産業的發展。
從2003年開始,風電實施特許權招標,用競爭的辦法來確定電價。“經過六年實踐,無論投資者還是電網,都發現了一個公平的價格。”張國寶説,目前風電價格已歸於理性,每度電5角到6角。這個價格仍高於火電,高出的部分全網平攤。
在太陽能定價方面,目前國家能源局也採取了特許權招標的方式,在甘肅敦煌開工建設第一個10兆瓦太陽能電站,每度電的價格是1.09元。
“風能、太陽能的單機發電容量比較小,而且非常分散,如何合理地確定電價,仍然是一個需要進一步加以研究的課題。”張國寶説。
熱點三:中國何以頻頻投資海外能源?
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單靠本國資源難以滿足需要,對海外的能源和一部分礦産資源産生了需求。近兩年,中國企業在投資海外能源資源方面屢有行動,海外對此有著種種擔心和誇大言論。
“中國的對外投資增加了世界能源的生産能力,是一個積極的因素。”張國寶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張國寶説,為了增加國際生産能力,中國在能源礦産領域進行了對外投資。多數的投資對象國對中國的投資持歡迎和支援的態度。目前,中國能源的國際合作領域也在擴大,從最初的石油天然氣為主,擴展到了天然氣、煤炭、電力、風能、生物燃料、能源科技等各個方面。
“在中國的對外投資中,很多都是和西方國家的大公司共同進行的。”張國寶舉例説,在伊拉克、安哥拉的招標當中,都是中國企業和英國BP公司一起中標。在蘇丹,也不只有中國的投資,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投資。現在,有更多的西方國家公司願意和中國探討在第三國共同投資的問題。
熱點四:新能源産業是否出現過剩?
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在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時,點了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産業的名。一時間,新興産業是否出現過剩的討論不絕於耳。
“産能過剩是指風電設備,而不是風電事業。沒有人發出這樣的資訊,説中國的風電搞得太多了,要少搞。”一直倡導大力發展風電的張國寶解釋説。
作為一個新興産業,風電吸引了眾多的投資者。世界大型風電企業維斯塔斯、GE等都已進入中國投資風電設備産業。中國很多大型國有企業,也在從事風電設備生産或者準備進入這個領域。還有眾多的民營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
據了解,現在已經進入或準備進入到風電設備製造領域的企業有七八十家,這只是整機製造廠,還不包括零部件企業。但國際風力發電設備市場上,知名的企業也就六七家。
“如果中國的風力發電設備市場那麼分散,每個企業的産量那麼低,我們怎麼會有競爭力呢?”張國寶説,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每年的産量還不到十台。政府發出“産能過剩”這樣一個資訊,是讓投資者能夠冷靜地作出決策。
[責任編輯:陽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