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共和國部長訪談錄:蔡武談新中國60年文化建設

2011年06月03日 22:11:0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文化部部長 蔡 武

  【提要】

  60年,文藝創作日益繁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文化産業蓬勃發展,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60年,文化遺産保護成效顯著,對外及對臺港澳文化交流活動有聲有色,中華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2008年3月走馬上任的文化部部長蔡武,是新中國的同齡人,他伴隨人民共和國走過了每一個春秋,也見證了人民共和國文化發展的光輝足跡。

  “在回顧新中國走過的60年時,有些人往往把前30年和後30年對立起來,這是不對的。”接受記者採訪的蔡武部長,語速不急不緩,隱約有一點西北口音,讓人感到他的謙遜和真誠,“我們要辯證地看待中國歷史發展的曲折性,不能用後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來否認前30年為改革開放進行的艱難探索,也不能用前30年取得的基礎性成果來否定後30年的改革開放。文化建設同樣如此”。

  建立以人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新中國的文化建設在初期曾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一度走了不少彎路,甚至經歷災難。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文化建設一定要以人為本。我們始終不能忘記發展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讀書、看報、文化欣賞、文化創作的基本文化權益,社會文化工作逐步從“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活動組織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轉變。蔡武介紹,截至2008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819個,文化館(含群藝館)3217個,文化站37938個,村(社區)文化室247332個,公共博物館1893座。到“十五”期末,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的目標基本實現。到2010年,將基本實現“鄉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送書下鄉工程、流動舞臺車項目、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重點文化工程的實施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我週末習慣到公園散步,每當看到公園裏的人們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我的心底都涌出一種感動。説實話,我們群眾的需求並不高,我們有責任為滿足老百姓並不高的文化需求創造更好的條件。”説到這裡,蔡武的眼中飽含深情。

  蔡武指出,建立具有便利性、均等性、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和社會經濟發展水準密切相關,所以現在還只能是低水準、廣覆蓋。“但有一點是明確的,我們的工作思路就是要‘重心下移,面向基層,面向群眾’。”

  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産業發展

  “1979年悄然出現在廣東東方賓館的一家經營性音樂茶座,是我國第一家文化企業。”30年後,面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中國的文化産業迸發出旺盛的活力,全國文化産業增長速度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到8個百分點,文化産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上升。      

  “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將進行文化産業規劃寫進文化部職能。但直到十六大以後,我們才真正搞明白文化産品具有意識形態和社會商品的雙重屬性,才明確了文化産業和文化事業是什麼關係。”

  蔡武説,近年來,傳統文化産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動漫、網路遊戲等新興文化産業迅速發展,由娛樂、演出、音像、電影、網路文化、藝術品等市場組成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逐漸形成。

  文化産業的飛速發展,得益於文化體制改革對文化生産力的大解放。蔡武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産業市場主體的培育、文化市場的發育和健全、文化科技的創新、文化傳播手段的建設、對外文化貿易的發展等都是體制改革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通過改革真正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文化市場格局,才真正有利於維護我們的文化安全,保證黨和國家文化政策的執行。”

  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民族文化記憶

  60年來,我國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卓有成效,文化遺産法制建設、人才培養、博物館建設、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對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蔡武表示:“我們要加強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力度,我們國家有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産,申報的過程並不僅僅是説要一個匾牌,而是在申報過程中加強對文化遺産的全方位保護,使它以更好更完整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幾年發展最快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説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蔡武神情生動,“不到十年的功夫,現在農村的老百姓都知道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了”。

  目前,國務院已公佈了兩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共1028項,文化部命名了三批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共1488名,命名了4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題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傳習所建設正在穩步推進。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等4項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技藝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可以變成産品,它的附加值很高,能帶動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它是我們的民族文化記憶,人們對它們有天然的親近感。比如説農民剪的窗花,”他把雙手舉起來合成一個圓,“貼在窗戶上讓人看了就高興,它蘊含了我們民族的基本價值觀,比如家庭和睦幸福、恭喜發財……”他爽朗地笑起來,“在樹立民族文化形象方面,有時候它比很多理論家的文章還有用”。

  中國文化要多種途徑走向世界

  在談到“以人為本”的文化工作理念時,蔡武特別指出:“文化建設必須緊緊依靠文化人,依靠文化戰線的藝術家和所有文化工作者,要全面貫徹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方針。只有文化創作者的思想能夠自由馳騁,時代的精品佳作才能出現。”

  60年來,各級文化部門不斷加強對藝術創作的扶持和引導,涌現出一大批精品佳作,也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就任文化部部長之前,蔡武長期從事對外宣傳工作,這使他對文化交流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過去我們認為文化走出去就是宣傳我們的文化、介紹我們的文化,所以免費,政府投入。後來我發現,有時候以政府交流的方式免費演出人家反而不重視,文化傳播的規律決定了你要想辦法讓他掏錢買票。只有真正發揮文化市場的作用,文化傳播和交流的效果才會更好,影響會更大。”

  蔡武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文化貿易逆差一直居高不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得到顯著改善,“以出版為例,過去版權交易逆差很多,最高的時候15:1,這幾年已經是5:1了,這説明我們的精品在世界上是有競爭力的”。

  “事實證明,在文化走出去戰略中,要堅持多種途徑,”蔡武説,“一是政府主導的文化交流;二是要官民並舉,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交流;三是高度重視開拓國外文化市場,培育有競爭力的民族文化品牌。這三個方面如果都做了,特別是第三個迅速發展起來了,我們的文化走出去戰略就能顯示出巨大的作用,提高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親和力,這也是我們文化體制改革中要解決的問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