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醫生”四十余載漫漫科研路 賦能文物“煥新生”
中新社西安11月24日電 題:“文物醫生”四十余載漫漫科研路 賦能文物“煥新生”
中新社記者 阿琳娜
修復漢代陶俑彩繪層上僅頭髮絲五分之一細的裂縫、恢復檔案上已褪色的字跡、保護性去除照片底片的黴斑……從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四十余載,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遺産保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潛心研究,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獲得100余項發明授權專利。
談起自己的文物保護修復之路,李玉虎坦言是另一種“緣分”。化學專業的他畢業後從事檔案修復工作。看似毫不相關,他卻將所學專業與檔案保護聯繫起來。
“在工作中我發現檔案文件中用墨水、圓珠筆、複寫紙等書寫的字跡存在嚴重褪色、模糊不清等情況,如何讓字跡恢復清晰成了急需解決的問題。”李玉虎回憶道,當時的研究可謂“從零開始”,經過反覆的理論研究和實驗室論證等,他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
對檔案的修復,也讓李玉虎開始關注文化遺産保護。從紙質文獻與古舊字畫保護,到土遺址、古代壁畫、文物彩繪、珍貴影像資料保護等,李玉虎的文物保護修復之路亦是不斷突破的科研之路。
記者在李玉虎團隊實驗室看到,研究人員用鑷子夾起蘸著“藥水”的棉球,小心翼翼地在待修復的檔案上輕輕按壓,原本模糊的字跡便清晰起來。看似簡單,背後卻有著“大文章”。
“文物的珍貴不言而喻,因此我們在對文物進行修復時都是慎之又慎,所有材料和步驟都要經過反覆推敲。”李玉虎告訴記者,讓字跡重新顯色等修復保護材料的研究是漫長之路,要確保對文物的絕對安全,有些成果從研究到應用達五年甚至十年之久。
經歷時間“洗禮”的古代壁畫會出現脫落、酥粉、褪色、霉變等病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李玉虎團隊開始從事風化褪色的古代壁畫、文物彩繪、建築彩畫的恢復與保護研究,搶救了包括彩陶、壁畫等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至今我們還在進行跟蹤觀察,修復效果穩定。”李玉虎認為,文物保護修復必須有科學的嚴謹性,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四十多年來,李玉虎帶領團隊實施了包括大唐西市遺址、西漢彩繪兵馬俑、唐乾陵園區陪葬墓壁畫等在內的重點檔案、重點文物修復保護工程100余項。
“一個人、一個團隊能做的始終有限,希望培養更多‘後繼之人’參與到文物保護修復事業。”如今,李玉虎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於培養學生,建立了研究專家和工匠人才相結合的培養體系,激發大家的創新動能。他的很多學生畢業後奮戰在文物保護修復領域,這也讓他十分欣慰。
如今已白髮蒼蒼的李玉虎仍堅守在文物保護修復一線,長時間“沉浸”在實驗室。他還是會因為修復好一件珍貴文物而激動不已,也會因為一些目前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而遺憾萬分。
“一件件文物‘煥發新生’的背後,是長時間默默無聞的科研,是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堅定決心。”李玉虎説,文物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作為文物守護者,必須守住本心,朝著目標堅定地“走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