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基層治理 助力鄉村振興
這天,在貴州省桐梓縣某村村委辦公室,村幹部和聯戶長正在為村民方某和李某調解糾紛。原來,方家的溝渠水溢出影響了李某的農作物生長,導致兩家起了矛盾,原本和睦的鄰里關係變得緊張起來。經過村幹部和聯戶長説和調解,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也消除了彼此的芥蒂。兩家都表示對村裏的調解十分滿意。
“大家都是鄉里鄉親,村民們信任我,我也熟悉各家情況。平時遇到組裏有什麼小糾紛、小矛盾,我作為聯戶長去調解,就更加順暢有效。”該村一位聯戶長説。
這樣有效的調解糾紛方式在貴州越來越多。近年來,貴州省針對源頭資訊採集難、安全隱患發現難、部門力量資源融合難等困擾基層社會治理的難題,不斷探索創新“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社會治理機制。近年來,該機制在矛盾糾紛化解、資訊採集和民情民意蒐集、政策法律宣傳、突發事件處置等方面,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心”,即設立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分級調處各類社會矛盾。“一張網”,將城鎮社區、村組等劃分為綜合網格,由村(社區)黨組織成員或社區黨員骨幹擔任網格長,配備網格員,對網格所轄群眾進行管理和服務。“十聯戶”,則是指將網格中相對集中居住的村(居)民按照10戶左右標準劃分聯防聯治服務單元,由聯戶長負責專門聯絡聯繫。通過民主推選出的聯戶長,負責採集資訊、發現風險、化解矛盾、消除隱患。
“‘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機制發揮了‘黨小組+網格員+十聯戶’作用,把問題排查、矛盾預防和服務治理向村居、向家庭延伸。”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劉小妹説,通過該機制,貴州各地形成了以綜治中心為樞紐平臺、以網格為基本單元、以聯戶為神經末梢,上下聯動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近一段時間,貴州省在不斷優化“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機制,在強化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基礎上,利用該機制拓展至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監督政策落地情況等更多領域,全面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這天,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聯戶長楊國輔來到村子裏的漁民家裏,一邊宣傳“禁漁令”,一邊為漁民退捕上岸後的生計出謀劃策。化屋村常年“靠水吃水”,村民以捕魚為生,長江流域實施“禁漁令”後,勸導村民自覺不再下江捕魚成了聯戶長們的重要任務。
在聯戶長的推動下,化屋村開始轉型,漁民們當起了農家樂的小老闆,有的漁民被聘為保潔員、河面打撈員、巡河員,每月能領3000元。如今,化屋村近50戶的網箱養魚全面撤除,40多艘漁船全部上岸,這裡變成了環境美、産業強、群眾富的生態旅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