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南:“銀發”黨員助力家鄉舊貌換新顏
“唰…”拉開臥室大飄窗的窗簾,近看窗明几淨,院落整潔;遠望,滿目蔥蘢的山峰,仿佛一幅潑墨山水畫。9月23日,重慶市巴南區聖燈山鎮梁崗村魚塘灣村民婁興海跟往常一樣,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欣賞窗外的美景,並陶醉其中。
這如畫的美景,正是重慶近年來持續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通過整治,魚塘灣院落的土房子變成了鄉村“別墅”,整體顏值提升後,每當有客人來訪,村民都驕傲的解釋“這不是民宿,這是我們的家。”
魚塘灣的“蝶變”,離不開老黨員們貢獻的銀發力量…
老黨員婁華昌正在自家屋前篩小辣椒。徐俊聰攝
聖燈山鎮下設11個村和3個社區,區裏對每個行政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5萬元補助資金,11個村每年就有55萬元。該鎮決定將資金集中起來,先試點示範再進行推廣——魚塘灣就是作為示範村啟動整治的。
魚塘灣有8個黨員,88歲的婁華禮是年紀最大的黨員。婁華禮年紀雖大,思想卻超前。他認為農房整治是農村風貌提升的契機,也是村民幸福生活的開始。
“國家有政策支援,我們好好幹就是了。”整治行動開始後,婁華禮一邊積極動員村民響應號召,一邊加入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重活幹不了,他就當小工。村民們挑來了水泥和沙子,他就趕緊拉出自家的水管,幫忙和水泥。持續了三個月的整治行動,婁華禮就忙活了三個月。
農房整治後村民的氣派“小別墅”。徐俊聰攝
“國有所呼,我有所應。”婁華禮的弟弟婁華昌,今年86歲,是魚塘灣黨齡最長的黨員。“黨員就是要發揮帶頭作用,國家搞鄉村建設,是為百姓造福,我當然也要帶頭出力。”婁華昌身軀有些佝僂,但精氣神十足。
改造前,房屋前的邊坡雜草叢生、垃圾遍地、蚊蟲亂飛。一到夏天,老遠都能聞著臭味。婁華昌便帶著幾個村民組成邊坡清理小分隊,轉移清除陳年垃圾,剷除坡邊雜草,用水泥將其加固。整治後的邊坡,不僅消除了水土流失的隱患,還成了村民的小花壇,各色綠植點綴其間,生機盎然。
“外人路過我們這裡,都誤以為是民宿。”婁興兵是魚塘灣的社長,外界對魚塘灣産生的“美麗誤會”,讓他感嘆人居環境整治是政府、村民、社會三方“共贏”的好事實事。
杉板裝飾的屋內,老黨員婁華昌正熱情地給客人們倒茶。徐俊聰攝
“人居環境整治,匯聚了老黨員、人大代表、退役軍人、有建築經驗的村民等各方的智慧。”婁興兵介紹,當初,一接到鎮政府把魚塘灣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試點院落的消息時,他第一時間便召集大家開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
“國家有政策,免費提供水泥、鋼筋、石頭、琉璃瓦等建築材料,個人花費很少。”村民擔心增加費用負擔,派老黨員“靠前”宣傳政策,消除思想顧慮。村民對改造措施有疑慮,派人專門請來做裝修設計的專家到府服務,贏得了村民的好評。
“院壩用鋼筋水泥結構的倣木欄杆美觀結實,比不銹鋼欄杆可靠多了。”村民對圍欄意見不一,派人外出比較,用事實統一了大家的意見。此外,院壩花木種植、擺放,室內裝飾裝修等環節,全體村民都參與其中“貨比三家”,最終達成一致再實施。
寬敞的堤壩,整潔的院落。徐俊聰攝
貼近村民需求,聽取村民意見,凝聚全村最大合力。“在環境整治過程中,事無巨細,大家都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婁興兵説,當整治的效果一點點呈現時,全體村民都體會到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重慶,像魚塘灣一樣的美麗鄉村越來越多。去年底,重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後,立即制定了《重慶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體系向自然村(組)延伸,農村基礎設施佈局更加優化等,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