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希望裏根[152]先生就任總統後能為中美關係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中美關係打開新的一頁是從共和黨開始的,那是尼克松[138]先生、基辛格[137]先生執政的時候。我們總是記住,是尼克松先生在任總統期間下決心改善中美關係的。在卡特[153]總統任內,中美關係有了新的發展,但在他任期的後一階段,有一個《與臺灣關係法》[154]。就中國方面來説,我們希望中美關係繼續發展。坦率地説,裏根先生在競選綱領中説的有些話確實使我們有所不安。布希[155]先生來的時候,我們説了,我們理解在你們國家競選中的語言執政後不一定付諸實施,我們重視的是裏根先生就任後將採取什麼行動。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主要是解決了臺灣問題,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才取得了中美新關係的建立,並使之繼續得到發展。臺灣問題本來是過去了的問題,現在又重新提起來了。我們請布希先生向裏根先生轉達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很清楚的立場。
我們注意到,現在美國報刊和一些人的言論大概有這麼四種觀點,這些觀點如果不加澄清,很可能導致中美關係的後退。
第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很弱很窮,裝備又落後,所以中國是無足輕重的,是一個不值得重視的國家。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一個對世界力量對比的判斷問題。至於説我們窮呀弱呀,我們歷來不回避,我們向來這樣講。中國有它的長處,就是地方大、人多,但確實是窮,裝備也確實是落後。可是我們對自己也有一個清醒的估計,我們有“塊頭大”這個好處,還有就是不信邪。中國人向來是根據自己的見解行事的。過去的事大家都很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依靠自力更生建立起來的。在非常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敢於正視現實,用弱小的力量去面對強大的力量。中國儘管窮和弱,但需要中國自己做的事情,中國是敢於面對現實的。所以,對中國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發生錯誤判斷的人,起碼不會有一個正確的國際戰略。
第二種觀點,説中國現在有求於美國,美國無求於中國。美國報刊中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這樣的議論。這兩年我們也做了一些蠢事,引起了一些人的錯覺。有不少這樣的代表團和那樣的代表團往美國跑,我們沒有控制住,而一些代表團的言論行動又不謹慎。本來去訪問不是壞事,是好事,但卻引起了一些人的錯覺,以為中國現在有求於人。不但在美國,在歐洲也可能有這樣的反映。今後我們派代表團要控制一下,當然不是説正常的來往不需要發展。最近我們正在進行經濟調整。我們敢於公佈財政赤字,表明我們還有某種自信。通過調整,今年我們的財政收支可以基本達到平衡。日本朋友説,他們從來不相信用控制的方法能夠達到財政收支平衡。我們可以辦到,而且我們還進一步確定,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一定要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原則。中國是很窮,但有一個長處,就是中國本身的生存能力比較強,還有就是窮日子過慣了。最典型的是我們的延安時期,吃飯穿衣都困難。包括那時我們的各個抗日根據地,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我們都能夠生存。現在如果一切國際通道都切斷了,我們也能夠生存。即使現在世界發生大的動亂和各種難測的變化,中國自己也能夠活下去。以為中國有求於人的判斷,會産生錯誤的決策。
第三種觀點,認為如果美國政府對蘇聯採取強硬政策,像臺灣這樣的問題,中國可以吞下去。吞不下去,不會吞下去的。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由於臺灣問題迫使中美關係倒退的話,中國不會吞下去。中國肯定要做出相應的反應。我們説中美關係停滯不好,倒退更不好,但是一旦發生某種事情迫使我們的關係倒退的話,我們也只能正視現實。至於倒退到什麼程度,那要看導致倒退的來勢如何。這種話説多了並不好,但要明確一點,即在臺灣問題上如果需要中美關係倒退的話,中國只能面對現實,不會像美國有些人所説的那樣,中國出於反對蘇聯的戰略會把臺灣問題吞下去,這不可能。
最近荷蘭發生了一件事,説是荷蘭的公司搞的,準備同臺灣簽訂合同,為臺灣製造兩艘潛艇。荷蘭政府當然干預了這件事。其實荷蘭政府搞這筆交易是得到某些人支援的。我們正在嚴肅地處理這個問題。如果荷蘭不改變這個決定,中國同荷蘭的關係肯定要倒退。當然,我們還做一點工作,希望荷蘭改變它的立場,因為我們看到它的議會是以微弱多數通過這個決定的,因此,改變這筆交易不是完全不可能。如果做了工作以後不行,那我們將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希望在中美之間不要出現類似的事情。既然中美和中日關係正常化都是在解決了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這個問題後實現的,那末,以後能否繼續發展中美關係、中日關係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這個問題是焦點。
我們注意到,有的議論説,裏根先生可能採取向臺灣派總統私人代表的形式。今天我坦率地説,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認為這是什麼私人代表,而是一種正式的政府與政府之間的關係。如果出現了這樣或類似的事情,我們肯定會認為美國政府的決策已經改變了中美建交公報和上海公報的原則。它的性質不僅是使中美關係停頓,而且是使它倒退。
第四種觀點,認為中國政府信奉的意識形態旨在摧毀類似美國這樣的政府。這樣的觀點至少不是八十年代的觀點,也不是七十年代的觀點,而是恢復了六十年代以前的觀點。
我重復説,我們真誠地希望中美關係不但不要停滯,而且要發展。我們對競選期間和總統就任以前的言論是很注意的,但我們可以對這些言論作某種理解。我們重視的是美國新政府上任後採取的行動。我剛才説的都是中國政府的正式立場。我認為,使美國朋友們清楚地了解中國政府的正式立場,這是很重要和很必要的。
*這是鄧小平同志會見美國參議院共和黨副領袖史蒂文斯和美國總統出口委員會副主席陳香梅時談話的一部分。註釋:
137基辛格,一九二三年生,當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一九七一年七月到北京與周恩來總理就兩國關係正常化等問題舉行會談。
138尼克松(一九一三——一九九四),美國共和黨人。當時任美國總統。
152里根,一九一一年生,美國共和黨人。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任美國總統。
153卡特,一九二四年生,美國民主黨人。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一年任美國總統。
154《與臺灣關係法》是美國總統卡特于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簽署生效的一項立法。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美國政府宣佈與臺灣斷交、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一月二十六日卡特總統提出《與臺灣關係法》議案,美國國會眾、參兩院分別於三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予以通過。《與臺灣關係法》聲稱:“美國作出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決定是以臺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這種期望為基礎的;凡是企圖以和平以外的方式來解決臺灣問題的努力,都將會威脅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引起美國的嚴重關注。”並提出要向臺灣提供“防禦性武器”,使之“保持抵禦會危及臺灣人民的安全或社會、經濟制度的任何訴諸武力的行為或其他強制形式的能力”。這個法案繼續將臺灣當作“國家”對待,違反了中美兩國建交時雙方同意的原則以及美方的承諾,是對中國內政的公然干涉。
155布希,一九二四年生,美國共和黨人。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五年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三年任美國總統。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