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悠久技藝傳統,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國古典文化精神的傳統工藝美術,其主要門類有燒造、煅冶、染織、編扎、雕刻、木工、髹飾工藝等。其中燒造工藝包括陶瓷和玻璃料器;染織工藝是最具普及性最有群眾基礎的傳統工藝,其主要門類有刺繡、織錦、緙絲、地毯和印染;雕刻工藝包括牙、玉、石、竹、骨雕刻在內;髹飾工藝即為漆器和漆畫;木作工藝及其他工藝主要指傳統傢具。進入現代社會後,傳統工藝主要多指觀賞性工藝品,它們保持著一定的生産規模,其産品主要行銷海外。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陶瓷業,隨著封建王朝的衰亡,宮廷禦窯廢棄、窮苦窯工四散而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一些實力雄厚的傳統産區如景德鎮、宜興、邯鄲、石灣等,曾經依靠倣古瓷或倣洋瓷維持過一定的生産規模,但其原有的盛勢已經喪失。雖然在近代天津、唐山、上海等城市以及傳統陶瓷産區開辦有採用外國設備與技術的新式工廠或瓷業公司,但因國難重重、洋瓷傾銷、守舊勢力頑固而未能卓見成效。抗日戰爭爆發後,陶瓷業幾乎全為戰火摧毀。這一時期的陶瓷業雖然走向衰落,但制瓷倣古技術有所提高,引進和採用了一些新的技術並出現了新的品種和裝飾手法。進入50年代以後,瓷都景德鎮開始甦醒並迅速發展,其他傳統産區也相繼快速發展壯大,而尤其以醴陵、唐山為甚。許多歷代名窯,如磁州窯、耀州窯、龍泉窯、鈞窯、定窯、官窯、建窯等在中斷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後,重新獲得新生。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陶瓷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和嶄新的氣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北京和山東淄博的玻璃器出品最為著名,但生産狀況十分蕭條。50年代以後,玻璃料器的生産規模有所擴大,技藝、品種均有發展和豐富。現代北京、淄博和河北衡水不僅繼承發展了傳統的內畫壺技藝,使這一獨特的工藝蜚聲海外,而且還發展生産國內消費的花果盆景、花插、墜飾和其他日用器具。
四大名繡(蘇、蜀、粵、湘)于清末民初曾稱雄一時,由於固守成法、取向奢侈華貴、悖逆時風,它們大都在20至30年代受挫于國際市場而趨向衰落。但湘繡因能融和各方之長,趨向鄉村民間,所以景況略好。傳統的織錦業如南京織錦、四川蜀錦、蘇州的宋錦和緙絲,均因人們穿著方式的變更、傳統銷售範圍的縮小和外國機制工造絲織物的衝擊而在20世紀初呈現衰敗之象,只有杭州都錦尚能以融合傳統、現代因素于一體的絲織日用品行銷於世並得到發展。由於民族生活習慣的影響,中國地毯織造的傳統産地分佈于西北、華北和東北。天津、上海因踞于出口商埠之地而于20世紀迅速發展成為現代地毯織造的兩大中心。在供不應求的形勢下,生産日趨粗劣,信譽下降,加之外國機制地毯具有競爭優勢,中國地毯業遂于20年代走向衰落。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織染工藝在衰勢中遭沉重打擊,以至戰後少有復蘇的跡象。20至40年代,一些舶來的歐洲工藝如抽紗、花邊、絨繡、絨線編結等,逐漸融和中國傳統織繡工藝而發展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種。它們因適合歐美日用品消費市場要求,生産一度繁榮,但也未能倖免于戰火。1949年後,織染工藝生産迅速復蘇,日益發展成為當代中國最大的工藝美術行業。這一時期的織染也不斷採用新的工藝技術、新的材料和新的圖案設計,染織業成了現代中國最具生機活力的工藝美術行業。
雕刻工藝最能體現中華民族匠心獨運的創造力和因材施藝的精湛技藝。但清末以來的雕刻工藝生産因國衰民窮、市場狹窄而慘澹零落。創造日漸淪為模倣,精工巧作日益降作粗製劣技。但仍有個別門類略有發展,並出現了一些優秀匠師和作品。北京潘秉衡曾于30年代在薄胎玉器製作上取得很高成就,恢復和發展了在玉器上壓金銀絲鑲嵌玉石的技藝。廣州翁昭製作的26層象牙球轟動了1915年的巴拿馬博覽會並獲金獎。浙江朱子常曾對黃洋木雕施行改革,使之由附屬裝飾發展成頗有銷路的藝術欣賞品,巴拿馬博覽會授予他的崇高榮譽,曾帶動黃洋木雕生産的發展。進入50年代,雕刻作為民族文化遺産和國際文化、經濟交流的有效形式,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扶持,一些瀕臨滅絕的技藝和品種在藝人們的努力下獲得新生。一代著名的工藝大師如潘秉衡、何榮、劉德盈、王樹森、張雲和、王彬、崔華軒、楊士惠、翁昭、翁榮標、杜雲松、樓水明、王鳳祚、葉潤周、陸涵生、金紹坊、支慈庵、張仕寬、林如奎、郭功森、阮文輝、戴清升等,不僅精研技藝、悉心授藝,還製作了大量富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
著名的傳統髹飾工藝産品有北京雕漆、甘肅天水雕填、山西平遙推光漆器、江蘇揚州螺鈿鑲嵌、福建福州脫胎漆器和四川漆器等。現代早期的髹飾工藝生産除北京、福州等地略有維持外,其他産地大都蕭條停滯。20世紀下半葉的髹飾工藝廣布北京、上海、江蘇、福建、江西、廣東、四川、貴州、山西、陜西和甘肅等地。生産規模和從業人員大大擴增,花色品種和産品品質有所豐富和提高。藝人們不斷改進技藝,使之更為精湛,並創造了一些新的技法,如福州脫胎漆器的錫箔嵌絲等。70年代以來,漆畫有了顯著的發展,福建、江西、四川漆畫家在繼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天津漆畫家則引入新工藝新材料,推出了時代感頗強的鋁版漆畫。
傳統傢具生産遍及全國各地。20至40年代較有影響的傳統傢具有蘇州的紅木作、北京的京式、廣東的廣式、浙江寧波的骨嵌和山東的嵌銀絲傢具。辛亥革命後,蘇州紅木作曾一度興盛;抗戰期間趨於平淡,戰後倣西式傢具,生産略有回升。進入50年代以後,傳統傢具業又全面恢復了生産。但傳統傢具業因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現代傢具的衝擊,其産品多走向國際市場或用於旅遊業。80年代,傳統傢具業開始探索和尋求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途徑。另外,福州的軟木畫,北京的宮燈、戲裝、絨鳥,蘇、杭、閩、粵的扇子,蘇州的裝裱等,都在經歷風雨之後又獲新生。20世紀下半葉,還出現了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結合起來而創制的新品種,如羽毛工藝品、彩石鑲嵌、薄木鑲嵌、貝雕蠟制工藝品、塑膠滌綸花、樹皮貼畫等。
(來源:文化部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