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
中國的戲曲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歌舞,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説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在原始社會,氏族聚居的村落産生原始歌舞,並隨著氏族的逐漸壯大,歌舞也逐漸發展與提高。 如在許多古老的農村, 還保持著源遠流長的歌舞傳統, 如“儺戲”;同時,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適應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誕生。正是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藝嫺熟的民間藝人,並向著戲曲的方向一點點邁進。
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初,逐漸産生了職業藝術和商業性的演出團體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觀點的宋雜劇和金院本,如關漢卿創作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以及《趙氏孤兒大報仇》等作品。這個時期是戲曲舞臺的繁榮時期。
16世紀明朝中葉,江南興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貫》、《佔花魁》等戲曲劇目。這一時期受農民歡迎的戲是産生於安徽、江西的弋陽腔,昆腔受封建上層人士的歡迎。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寫人民群眾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趙匡胤等。這時的地方戲,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黃。京劇是在清代地方戲高度繁榮的基礎上産生的。在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了名列“同 光十三絕”的第一代京劇表演藝術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師,標誌著京劇藝術的成熟與興盛。不久京劇向全國發展,特別是在上海、天津,京劇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劇種,將中國的戲曲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
辛亥革命前後,一批有造詣的戲曲藝術家從事戲曲藝術改良活動,著名的有汪笑儂、潘月樵、夏月珊等,他們為以後的戲曲改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現代戲曲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段時期,一些有志之士對戲曲進行了改革。梅蘭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鄧霞姑》、《一縷麻》等宣傳民主思想的時裝新戲,周信芳、程硯秋等也都創作了不少的作品。
五四運動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各個劇種都出現了一批高水準的優秀演員。京劇有餘叔岩、言菊朋、梅蘭芳等,川劇有周慕蓮,漢劇有董瑤階,湘劇有吳紹芝,秦腔有劉毓中,蒲劇有王存才,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涌現了一批優秀劇目,如京劇《將相和》、《白蛇傳》,評劇《秦香蓮》,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昆劇《十五貫》等,著名歷史學家吳 還撰寫了歷史京劇《海瑞罷官》。以後,又陸續推出一系列優秀作品,如京劇
《白毛女》、《紅燈記》、《奇襲白虎團》,評劇《劉巧兒》,滬劇《蘆蕩火種》, 豫劇《朝陽溝》等。粉碎“四人幫”後,重建了戲曲藝術隊伍,為群眾喜愛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傳統劇目,如京劇《謝瑤環》、蒲仙劇《春草闖堂》、呂劇《姊妹易嫁》等也得以重新上演。
戲曲藝術發展到今天,經過不同的時代,戲曲藝術不斷適應新時代、新觀眾的需要,保持和發揚民族傳統的藝術特色,戲曲界提出的“現代化”與“戲曲化”的問題,已成為新的歷史時期積極探討和積極實踐的問題。
曲藝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説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曲藝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古代,我國民間的説故事、講笑話,宮廷中俳優(專為供奉宮廷演出的民間藝術能手)的彈唱歌舞、滑稽表演,都含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到了唐代,講説市人小説和向俗眾宣講佛經故事的俗講的出現,大曲和民間曲調的流行,使説話伎藝、歌唱伎藝興盛起來,自此,曲藝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到了宋代,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城市繁榮,市民階層壯大,説唱表演有了專門的場所,也有了職業藝人,説話伎藝,鼓子詞、諸宮調、唱賺等演唱形式極其昌盛,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耐得翁的《都城紀勝》都對此作了詳細記載。明清兩代及至民國初年,伴隨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城市數量猛增,大大促進了説唱藝術的發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邊地帶賦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説唱紛紛流向城市,它們在演出實踐中日臻成熟,如道情、蓮花落、鳳陽花鼓、霸王鞭等;一方面一些老曲種在流佈過程中,結合各地地域和方言的特點發生著變化,如散韻相間的元、明詞話逐漸演變為南方的彈詞和北方的鼓詞。這一時期新的曲藝品種,新的曲目不斷涌現,不少曲種已是名家輩出流派紛呈。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曲藝品種,大多為清代至民初曲種的流傳。
説唱藝術雖有悠久的歷史,卻一直沒有獨立的藝術地位,在中華藝術發展史上,説唱藝術曾歸於“宋代百戲”中,在瓦舍、勾欄(均為宋代民間演伎場地)表演;到了近代,則歸於“什樣雜耍”中,大多在諸如北京的天橋、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徐家匯、天津的“三不管”、開封的相國寺等民間娛樂場地進行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給已經發展成熟的眾多説唱藝術一個統一而穩定的名稱,統稱為“曲藝”,並進入劇場進行表演。
據調查統計,我國仍活躍在民間的曲藝品種有400個左右,流佈于我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這眾多的曲種雖然各自有各自的發展歷程,但它們都具有鮮明的民間性、群眾性,具有共同的藝術特徵。其表現為:
(一)以“説、唱”為主要的藝術表現手段。説的如相聲、評書、評話;唱的如京韻大鼓、單弦牌子曲、揚州清曲、東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似説似唱的(亦稱韻誦體)如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等;又説又唱的(既有無伴奏的説,又有音樂伴奏的唱)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安徽琴書、貴州琴書、雲南揚琴等;又説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轉、十不閒蓮花落、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商 花鼓等。正因為曲藝主要是通過説、唱,或似説似唱,或又説又唱來敘事、抒情,所以要求它的語言必須適於説或唱,一定要生動活潑,洗煉精美並易於上口。
(二)曲藝不像戲劇那樣由演員裝扮成固定的角色進行表演,而是由不裝扮成角色的演員,以“一人多角”(一個曲藝演員可以模倣多種人物)的方式,通過説、唱,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種各樣的故事,表演出來,告訴給聽眾。因而曲藝表演比之戲劇,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只要有一兩個人,一兩件伴奏的樂器,或一個人帶一塊醒木,一把扇子(評書藝人所用),一副竹板兒(快板書藝人所用),甚至什麼也不帶(如相聲藝人),走到哪兒,説唱到哪兒,與聽眾的交流,比之戲劇更為直接。
(三)曲藝表演的簡便易行,使它對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書目的內容多以短小精悍為主,因而曲藝演員通常能自編,自導,自演。與戲劇演員相比,曲藝演員所肩負的導演職能,尤為明顯。比如一個曲目、書目,或一個相聲段子,在表演過程中故事情節的結構、場面的安排、場景的轉換、氣氛的渲染、人物的出沒、人物心理的刻劃、語言的鋪排、聲調的把握、節奏的快慢等等,無一不是由曲藝演員根據敘事或抒情的需要,根據對聽眾最佳接受效果的判斷,來對説或唱進行統籌安排,進行調度,導演出一個個令聽眾心醉的精彩節目。
(四)曲藝以説、唱為藝術表現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訴諸人們聽覺的藝術。也就是説曲藝是通過説、唱刺激聽眾的聽覺來驅動聽眾的形象思維,在聽眾形象思維構成的意象中與演員共同完成藝術創造。曲藝表演可以在舞臺上進行,也可劃地為臺隨處表演,因而曲藝聽眾的思維與戲劇觀眾相比,不受舞臺框架的限制,曲藝所説、唱的內容比戲劇具有更大的時間和空間的自由。為了把聽眾天馬行空的形象思維規範到由説、唱營造的藝術天地之中,曲藝演員對聽眾反應的聆察更其迫切,也更為細緻,因而他與聽眾的關係,比之戲劇演員更為密切。
(五)為使聽眾享受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藝術美感,曲藝演員必須具備堅實的説功、唱功、做功,並需具有高超的摹倣力。只有當曲藝演員具有了活潑潑的動人技巧,對人物的喜怒哀樂刻劃得維妙維肖,對事件的敘述引人入勝,才能博得聽眾的欣賞。而上述堅實功底之底蘊是來自曲藝演員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與積累,以及對歷史生活的分析、研究和認識。這一點對一個曲藝演員顯得尤為重要。
以上是400來個曲藝品種藝術特點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處,是它們的共性。而400多個曲種各自獨立存在,自有其個性。不僅如此,同一曲種由於表演者之各有所長,又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即使是同一流派,也因為表演者的差異各有特色,這就形成曲壇上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
(來源:文化部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