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中國科技發展歷程

  時間:2006-05-16 10:57    來源:     
 
 

 
第一節  古代中國——科學技術成就輝煌

  中華民族的科技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曾經為人類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並且在16世紀中期以前一直處於世界科技舞臺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關日食的記載。距今2500年以前的戰國時期問世的《考工記》準確地記載了六種不同成份的銅錫合金及其不同用途。西元1世紀初期的西漢時期,中國人發明瞭造紙術,西元105年左右中國科學家蔡倫又改進和提高了造紙技術,從而使造紙技術在中國迅速推廣開來。西元3世紀左右,中國人發明瞭瓷器,這一技術在11世紀傳到波斯,由那裏經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傳到義大利以及整個歐洲。到唐朝,中國科學家發明瞭火藥,並在西元9世紀首次將其用於戰爭之中。在11世紀中期的宋朝,中國科學家發明的指南針和活字印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5世紀中期,中國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成為中國古代醫學發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時為止,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達到了頂峰時期,四大發明已經先後登上了歷史舞臺。著名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認為,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準”,現代西方世界所應用的許多發明都來自中國,中國是一個發明的國度。

  由於從明代14世紀60年代末始以來,中國對外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影響了近代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並使之處於相對停滯狀態。

  與此同時,歐洲成為現代科學的發源地,生産力突飛猛進,科學技術獲得迅速進展。中國逐漸拉大了與世界先進國家的距離。

第二節  近現代中國——科技發展歷經曲折

  在近代歷史上,積貧積弱的中國不僅在科技發展上乏善可陳,而且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還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一個有著光輝燦爛歷史的文明古國就這樣退出了世界科技舞臺。

  19世紀中葉,一批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中國先行者,倡導科學救國、教育救國,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

  於是中國開始有了出國求學者。1847年,來自廣東香山南屏鎮的容閎來到美國,3年後,他考入耶魯大學。1854年,他又以優異的成績從這所大學畢業,成為歷史上畢業于美國大學的第一位中國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後  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國留學。1905年,中國廢除了科舉制度,清政府舉行了第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這些歸國人員為引進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發了辛亥革命。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領導下,終於推翻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帝制,中國走向共和。

  孫中山是近代中國主張科學救國的先驅。但是,20世紀前葉的中國,動蕩不安,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物質條件極差,所以發展依然很緩慢。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為反對“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1919年5月4日,中國爆發了偉大的愛國救亡運動,即“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為中國近代科學的誕生掃清了道路。當時的留美學生趙元任、任鴻雋、楊銓、胡適等在美國發起組織了中國科學社,其宗旨是“聯絡同志,研究學術,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並創辦了《科學雜誌》。這是中國第一個科學家團體。

  1928年6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了當時中國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國立中央研究院,著名教育家及科學家蔡元培先生為首任院長。1929年9月又組建了國立北平研究院。到1935年,全國各類專門的科研機構已超過了70個。國民政府在此後的十幾年裏,把各國發展科學技術的經驗移植到了中國,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體、通才教育和政府較少干預的歐美式科學技術發展模式。

  中國北京猿人(俗稱“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發現,是這個時期的重要科研成果。1929年12月2日下午4點多鐘,剛從北京大學地質係畢業不久的裴文中和其他4名工人,在北平(即今北京市)附近的週口店龍骨山洞穴堆積層中,發現了一個半露在地面的猿人頭蓋骨。這就是後來名揚中外的北京猿人的第一個完整頭蓋骨。

  這時的中國科技界已不再與國際科技界隔絕,科技交流逐漸增加。一批有成就歸國科學家,成為當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地質學家李四光,地理及氣象學家竺可楨,林學家梁希,物理學家葉企遜、周培源、吳有訓,空間物理學家趙九章,化工學家侯德榜,土木科學家茅以升等。葉企遜、吳有訓、周培源、王淦昌、談家楨等一批中國的傑出人才出國深造。近代力學奠基人、航空動力學大師馮卡門,控制論之父維納,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尼爾斯玻爾等先後到過中國。

  抗日戰爭(1937-1945)爆發後,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所先後內遷至四川、廣西和雲南,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科學研究。一批日後頗有成就的科學家,如李政道、楊振寧、黃昆、吳文俊、朱光亞和林家翹等,都是這個時期培養出來的佼佼者。美籍華人李政道和楊振寧,一起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三節  新中國成立——科技事業新的起點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的中國國內僅有30多個專門研究機構,全國的科學技術人員不超過5萬人。中國的科學技術需要在一片“廢墟”上重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科學院,作為新中國的主要政府研究機構,並在隨後的幾年裏陸續成立了中國科協、中國氣象局、國家地質部等科學技術協調與研究機構。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新中國的建立,激發了大批海外學子的殷殷報國心。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任教的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後異常興奮,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在國外的終身教授職務和優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國。

  1955年,航空動力學家馮卡門的學生、時任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的錢學森,歷經險阻,回國效力。後來的幾十年間,他為發展中國的國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貢獻。

  到1957年,歸國的海外學人已經有3000多人,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在海外留學生和學者的一半以上。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紛紛回到祖國,大多數人成為新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奠基人或開拓者。在中國科學院選定的第一批233名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中,近2/3是這批歸國的海外學人。

  同時,中國政府大力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建立科研機構。在短短的時期裏,中國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高等院校、國務院各部門研究單位、各地方科研單位、國防科研單位五路科研大軍組成的科技體系。

  1956年是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1月,中國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科學技術事業開始進入了一個有計劃的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這一年,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組織全國600多位科學家和技術專家,制定出中國第一個發展科學技術的長遠規劃,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擬定了57項重大任務。此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于1962年提前完成,從而奠定了中國的原子能、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計算技術、航空和火箭技術等新興科學技術基礎,並促進了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的誕生和發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基礎上,中國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學技術規劃綱要》(簡稱《十年規劃》)。

  中國政府在1958年對科技管理機構進行調整合併,成立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陸續成立了各級科委,形成了中國的科學技術管理體系。中國科學技術事業進入了國家計劃下的現代發展時期。

  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首次提出要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簡稱“四個現代化”。

  在此期間,科技事業得到迅速發展。1959年,地質學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陸相生油”理論,打破了西方學者的“中國貧油”説;1960年,物理學家王淦昌等人發現反西格瑪負超子;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裝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在此過程中,中國形成了一批學科較齊全、設備較好的研究所,培養了一支水準較高、力量較強的科研隊伍。到1965年,全國科學研究機構已達到1700多個,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達到12萬人。這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繼續發展的基礎。

第四節  “文化大革命”——科技事業遭受重創

  不幸的是,從1966年開始,中國經歷了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這場政治運動對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其間,科技管理陷入癱瘓,研究機構被肢解,廣大科學技術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農村或廠礦勞動。中國的科學技術幾乎停滯不前。

  儘管如此,中國科學技術工作者還是在極為困難的條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數學家陳景潤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著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邁進了一大步。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第五節  改革開放——迎來科學的春天

  1978年3月18—31日,時任副總理的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作了極為重要的講話。他提出,要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關鍵在於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並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鄧小平的講話極大地鼓舞了中國的知識分子。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在大會上發表了著名講話《科學的春天》。他用澎湃奔放、抒情洋溢的語言,表達了“文革”結束後中國知識分子的喜悅心情和躊躇滿志。這次大會預示著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將由亂到治、由衰到興。

  不久以後,1978年12月,召開了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中國共産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從此,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也真正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1985年初,中國科技體制改革進入到有領導、有組織的全面實施階段。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政府對其科技發展目標進行了影響深遠的重大調整。

  1988年,中國政府先後批准建立了53個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此後,又先後制定了“星火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攀登計劃”、重大項目攻關計劃、重點成果推廣計劃等一系列重要計劃,並建立中國自然科學基金制,形成了新時期中國科技工作的大格局。

  在此期間,中國也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建成了正負電子對撞機等重大科學工程,秦山核電站並網發電成功,銀河系列巨型電腦相繼研製成功,長征系列火箭在技術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第六節  科教興國  面向未來

  1995年5月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正式提出“科教興國”戰略。這是繼1956年號召“向科學進軍”、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之後,中國科技事業發展進程中第三個重要里程碑。

  1997年,中國政府批准了中國科學院關於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方案,投資實施知識創新工程。1998年6月,中國成立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表明中國從更高的層次上加強對科技工作的宏觀指導和整體協調。1999年8月,中國政府召開全國技術創新大會,提出要努力在科技進步與創新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到目前為止,中國科學家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1%基因繪製圖,在世界上首次構建成功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許多指標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記錄;中國在國際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經性高頻耳聾基因、乳光牙本質Ⅱ型、漢孔角化症等遺傳病的致病基因;量子資訊領域避錯碼被國際公認為量子資訊領域“最令人激動的成果”;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並順利返回。

  以政府為主導的中央計劃體制正在轉變,一種以“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為原則,政府科技機構、産業研究部門以及高等院校之間分工明確、良性互動的新型科技體制逐步形成。民營科技企業迅速發展。

  目前,中國正著手制定新世紀第一個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科技支撐。

  開放的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視野展開新世紀的科技事業。

中國古代主要科技成就一覽表

發明名稱    發明者  發明時間 
十進位制   源於甲骨文  西元前13世紀 
冶鐵   佚名 西元前513年 
銅錫合金記錄  源於《考工記》  西元前4世紀左右 
針炙  源於《內經》  西元前3世紀左右 
水力鼓風設備  杜詩  西元31年 
 造紙術  蔡倫  西元105年左右 
瓷器    佚名  西元3世紀左右 
渾天儀 張衡  西元2世紀初
《九章算術》 劉衡  西元260年左右 
圓周率計算    祖衝之  西元5~6世紀 
農學著作《齊民要術》  賈思勰  西元533~544  
火藥    源於沈括《夢溪筆談》  西元7世紀 
指南針    源於沈括《夢溪筆談》  西元11世紀初 
活字印刷  畢昇  西元1041~1048年間 
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李時珍  西元1578年 

 

清朝留美青少年

  1872年-1875年,在曾國藩、李鴻章、容閎等洋務派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12-20歲的學生赴美國留學。其中50多人進入哈佛、耶魯、哥倫比亞、麻省理工等著名學府深造,許多人學成後歸國。這批歸國青少年有不少以後成為晚清民初的優秀人才。

  中國鐵路工程開拓者詹天佑即是其中一位。當時年僅12歲的廣東南海人詹天佑,以10門考試總分1000分滿分的優異成績,隨容閎來到美國。1881年,20歲的詹天佑從著名的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當年即回到祖國效命。1904年,他成為中國自己鋪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北京)——張(張家口)鐵路的總工程師。(科技部供稿)
 

(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