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科技發展重點領域及進展

  時間:2005-11-16 13:41    來源:     
 
 


     科技發展重點領域

     中國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初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國家創新體系;加速提高中國産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增強綜合國力和保障國家安全;大幅度提高中國科技的總體水準和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質。中國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是圍繞這個總體目標來確定的。

     第一節  戰略部署與重點任務

     在目前正在執行的“十五”規劃中,中國科技工作按照“創新、産業化”的指導方針,針對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的緊迫需求和國家中、長期發展的戰略需求,在“促進産業技術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層面進行部署。

     一是以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重點攻克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推動高新技術産業發展,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促進産業技術升級和結構調整;二是充分發揮大學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大力開展戰略高技術研究和原創性基礎研究,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在有相對優勢或戰略必爭的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的跨越發展。

     1. 增強科技持續創新能力

     (1)發展高新技術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高新技術及其産業對綜合國力的影響越來越大。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得自己的生存空間,作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必須要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新興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生物技術領域:生物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技術的核心。

     圍繞人類功能基因、農作物功能基因、蛋白質工程和生物資訊技術等幾個方向進行研究。利用先進的生物學和工程學技術,按照人們的意願,研究創造可供人類需求的各種産品,包括醫藥、動植物新品種等。

     * 資訊技術領域:資訊技術被認為是高技術的先導。

     圍繞電腦軟硬體技術、通信技術、資訊獲取與處理技術、資訊安全技術、奈米級晶片等方面進行研究。它不但能提高社會運作的速度和效益,同時也能改變人們的時空觀念。

     * 新材料技術領域:新材料技術是高技術的基礎。

     圍繞光電子材料及器件技術、特種功能材料技術、高性能結構材料技術、先進複合材料等方面,重點研究光電資訊材料、奈米材料、奈米技術等先進材料設計與製造技術。

     * 先進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先進製造與自動化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基礎。

     圍繞現代整合製造系統技術和機器人技術,攻克主導中國製造業發展和升級的關鍵技術,為提高中國製造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和實現跨越發展作貢獻。

     * 新能源技術領域:能源技術是高技術的支柱。

     圍繞後續能源技術、潔凈煤技術等方面,重點研究核能、生物質能、風能、地熱能等後續能源技術,煤直接液化技術和非動力用氣化技術等關鍵技術。

     * 航空航太技術領域:航空航太技術是21世紀技術的外向延伸。

     其兩個標誌技術是太空梭和永久太空站。重點研究開發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技術、天地一體化綜合資訊應用網路技術和大中型運輸飛機系統技術。

     * 資源環境技術領域:資源環境技術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重點是海洋資源開發技術、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監測技術和環境污染防治技術等方面。努力形成中國環保和海洋高技術創新體系,使中國環境污染防治技術和海洋技術達到20世紀90年代國際水準。

     (2)加強基礎研究

     中國基礎研究工作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以認識自然現象揭示客觀規律為主要目的的純基礎研究;圍繞著重大或廣泛應用目標,探索新原理,開拓新領域的定向性研究;對基本科學數據系統地進行考察、採集、鑒定,並進行綜合、分析,探索基本規律的工作。

     “十五”期間,中國政府集中力量支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力爭在基因組學、資訊科學、奈米科學、生態科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等新興科學和交叉科學方面取得新進展;穩步推進學科建設,加強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等基礎學科創新研究和積累,為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關鍵問題提供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理論依據;不斷培養高水準的人才隊伍,增強中國基礎研究的持續創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力爭經過10-15年的努力,使中國進入世界科學中等強國行列,基本能夠自主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的重要科學技術問題。

     2. 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解決産業技術升級

     (1)加快産業技術升級

     根據産業結構優化調整的迫切需求,以企業為主體,加快開發能夠推動結構升級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

     把農業科技放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以農産品深加工為龍頭,提高産前、産中、産後的技術水準,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品質和效益;實施“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運用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大幅度提升基礎工業的技術水準,以裝備製造業為突破口,兼顧能源工業、交通運輸業、材料工業和輕紡工業,重點解決産業升級所面臨的重大共性和關鍵技術難點,加強應用技術的工程化研究,提高成套設備的技術含量和國産化水準;突破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加快成果轉化,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迅速成長,建設高新技術産業基地,推動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2)促進社會發展

     以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圍繞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重大問題,選準切入點,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抓好試點示範工程。

     針對中國資源缺乏的狀況,特別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加快研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相關技術和設備;針對中國環境污染嚴重、自然生態普遍惡化的現狀,加強環保領域重大關鍵技術和環保設備的工程化、成套化研究開發,建立一批環保技術示範工程和産業化基地,帶動環保産業的發展;以中藥現代化為突破口,攻克中醫藥産業化關鍵技術,加強創新藥物的研製與開發,帶動醫藥及相關産業發展;以促進社會事業發展為目標,根據當前人民群眾對人居環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健等生活品質方面的要求,加強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開發先進、適用的技術和産品,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

     3. 建設科技資源共用平臺

     科技研發資源分散,設施重復購置,封閉使用,管理落後,效率低下,造成大型科研設施及科研資料、科學數據的嚴重浪費,使中國科研的潛力遠未充分發揮,創新能力難以提高,這是制約中國科技人員參與國際競爭的主要障礙,是制約中國科技快速發展的痼疾。為解決這一問題,經國務院批准,自2002年起,科學技術部會同16個部門開始啟動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試點工作,全面整合國家科技資源。其重點是加強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開放共用和實驗基地的建設。

     2004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試點工作主要包括: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開放共用和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實驗基地建設;以基礎性、公益性數據資源為主,構建面向全社會的共用服務體系;推動國家自然科技資源共用,重點支援動植物種質等資源庫共用平臺建設;構建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國家文獻資源保障體系和網路服務體系;加強網路資源共用服務體系、網路協同工作體系和網路運作管理服務體系等網路平臺環境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和技術支撐服務體系建設。

     第二節  國家重大科技專項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科技攻關、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解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大批關鍵技術問題,整體科技實力大大增強,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同時,跟蹤模倣為主的技術發展道路越來越無法適應中國技術更新速度加快的新形勢需求。

     為了加快實現中國科技發展戰略從以跟蹤模倣為主向以自主創新和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為主的轉變,2001年12月,科技部決定在“十五”期間組織實施12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指導思想和“突出重點”的基本原則,每個重大專項特別注重跨領域、跨學科的技術整合,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專項的選擇和安排基於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科技問題。專項在實施上採用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和投入模式,建立競爭和滾動調整機制。

     “十五”期間,科技部組織實施的12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為:

     1. 超大型積體電路和軟體專項

     中國要實施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必須加快資訊産業的發展,而加快資訊産業的發展,首先要解決資訊産業發展的兩大瓶頸問題:晶片和軟體。

     本專項的重點是支援CPU的開發,大力發展系統晶片和應用於通信、資訊安全和電子整機的關鍵晶片設計,初步形成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家級IP庫。

     2. 資訊安全與電子政務及電子金融專項

     資訊安全已成為國家安全的新領域,對其他領域的安全起著基礎性作用。

     資訊安全項目通過對資訊安全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為國家資訊化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為構建統一的安全電子政務和電子金融平臺等國家資訊基礎設施提供資訊安全技術支撐。

     3. 功能基因組和生物晶片研究專項

     功能基因組和生物晶片重大專項研究,可為中國新世紀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新藥開發等領域帶來一場革命。

     本專項通過建立和完善功能基因組,包括疾病基因、水稻基因和中華民族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研究以及生物晶片研究的技術平臺,使中國功能基因組及生物晶片研究的整體水準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4. 電動汽車專項

     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的目的是實現交通能源結構的多元化,維護國家能源安全。

     本專項以電動汽車的産業化技術平臺為工作重點,力爭在電動汽車關鍵單元技術、系統整合技術及整車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

     5. 高速磁懸浮交通技術研究專項

     發展高速磁懸浮交通對於迅速提高中國的交通運輸能力,促進能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本專項計劃于2005年前後研製出1輛中國國産樣車,建一段用於研究和試車的線路,以及開發相應的國産牽引供電和運作控制系統,基本掌握系統分解和整合技術,為高速磁浮鐵路系統國産化奠定基礎。

     6. 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專項

     醫藥産業是前景廣闊的高新技術密集型産業,中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本專項目的在於加強新藥研究開發能力,建立中國化學藥、生物技術藥和中藥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幅提高中國新藥研究和開發的綜合實力,加快中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併為加入WTO後中國醫藥産業的戰略性調整提供科技支撐和保障。

     7. 主要農産品深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專項

     目前,中國農業品附加值低,嚴重影響中國農産品加工的國際競爭力。

     農産品深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項目的實施將攻克一批農産品深加工關鍵技術難題,初步建立以食品加工為主體的國家農産品加工體系和新型的“農産品加工技術體系”,使中國農産品加工總體上達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準。

     8. 奶業重大關鍵技術研究與産業化技術整合示範專項

     中國奶業發展嚴重滯後,大力發展奶業是推進畜牧業發展,加快農業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突破口,是增加農民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本專項針對制約奶業發展的共性關鍵瓶頸技術開展攻關,研究並建立適合不同地區奶業發展的現代化生産技術體系,構建中國奶業科技創新體系與産業化生産模式。

     9. 食品安全關鍵技術專項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係到人民健康和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本專項針對中國食品生産、加工和流通過程中影響食品安全的關鍵檢測、控制和監測技術等進一步加強研究開發和應用示範,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撐體系。

     10. 現代節水農業技術體系及新産品研究與開發專項

     中國日益尖銳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急需建立符合國情的節水農業技術體系。

     本專項加強節水高效農業前沿和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節水農業設備和産品的産業化開發,大幅度提高節水農業技術與裝備水準,強化節水農業技術的整合配套和産業化示範功能,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

     11. 水污染控制技術與治理工程專項

     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

     本專項積極開展水污染控制技術與示範研究,推動中國水污染控制技術的跨越式發展,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環境、確保水安全以及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12. 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專項

     通過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專項的實施,為中國技術標準的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為構建新型技術標準體系奠定基礎,為建立中國合理的貿易技術性措施提供技術支援,促進重大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産業化、國際化,促進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高中國技術標準整體水準。

     12個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將涉及19個部門、22個省市,以及2000多個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十五”期間預計總投入近200億元,其中,國家下撥經費60億元,地方政府和企業投入140億元。

     在通過技術、經濟及管理等專家充分論證、明確目標後,上述所有專項都已完成啟動部署並進入全面實施階段。目前,很多專項都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截至2003年,培養了1000多名重大課題帶頭人,有近2000名博士和留學回國人員參與到重大專項的實施中;重大專項共申請專利1559項,其中發明專利佔78%。

     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優先發展領域

     1994年國務院發佈的《中國21世紀議程》,即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是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和環境與發展的總體出發,提出的促進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和政策措施方案。

     綜合能力建設:可持續發展立法與政策、教育與培訓、公眾參與等。

     可持續農業:農業發展戰略與示範區建設、農業節水、生物農藥與綠色産品開發等。

     清潔生産與環保産業:清潔生産管理、主要工業企業清潔生産工藝引進與示範、脫硫——除塵、環保産業發展及環保工業園建設等。

     清潔能源與交通發展:清潔燃煤技術、節能、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大城市現代化交通管理等。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土流失防治、濕地保護、自然資源核算方法、自然資源動態監測網路建設及廢棄物、礦産資源綜合利用及交易市場的建立等。

     環境污染控制:城市水污染控制與廢水資源化、湖泊水質恢復、固體廢物無害化管理與處理處置以及酸雨控制等。

     消除貧困與區域開發整治:貧困地區的扶貧示範以及國際關注的、具有很大經濟潛力和效益的典型區域開發等。

     人口、健康與人居環境:不同類型社區可持續發展示範、計劃生育、衛生保健以及防災減災等。

     全球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關注的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

     電動汽車專項已形成的關鍵技術

     在整車動力系統和零部件方面,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系列核心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準。

     在整車技術方面,已經能夠研發出多種型號的電動汽車。上海研發的中國第一輛燃料電池轎車樣車“超越一號”,性能接近國際先進水準;北京、天津研製的純電動客車和轎車已通過了5000公里汽車産品“型式認證試驗”;混合動力客車性能已基本滿足運作要求,燃油消耗和排放大大改善,成本預計可控制在與同類車型相比不高於30%的水準;東風汽車集團的4輛混合動力客車已在武漢正式試驗示範運作;北京、天津、威海等城市的電動汽車示範運作工作也已啟動。

     在零部件方面,轎車用凈輸出30KW、客車用凈輸出60KW氫空氣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動力蓄電池技術、電機及其控制系統等也已裝車運作或完成樣機生産。

     電動汽車專項的實施使中國初步形成了能夠為未來電動汽車産業提供支援的技術體系,將對培育新興産業,實現跨越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科技成就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科學技術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

     通過科技攻關、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造,解決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一大批關鍵技術問題,中國整體科技實力不斷增強。

     隨著一項項科技突破的産生,中國的專利申請量逐年增加。2003年的國內專利申請總量達30.8萬件,4年即翻了一番。

     從反映一個國家基礎研究領域國際地位的衡量指標之一—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論文數量來看,2002年,中國被SCI收錄的論文數量在國際上的排名已上升至第6位,達4.1萬篇。

     中國的技術合同成交總量也持續增長。2003年,全國共簽訂技術合同26.8萬項,成交技術合同總金額1084.7億元。

     第一節  農業科技,碩果纍纍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比印度還多出3億多人,是美國人口的6倍。

     曾經有許多西方學者懷疑:“中國人是否能養活自己?”至今,這種論調也未完全平息。

     他們的理由是:雖然中國的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三大國,但由於大部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氣候條件比較差,真正可以用於耕種的土地面積不足一億公頃。

     這個數字意味著:中國平均每人不到0.07公頃耕地,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土地利用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中國政府認為,其根本出路在於科學技術,即讓科學與生産真正結合起來,將農業發展的基礎從土地等自然資源轉移到科學技術上。

     長期以來,中國科學家在這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國農業整體育種水準迅速提升,選育出一大批農作物高産、優質、多抗新品種,在中國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高産優質水稻,優質麵包小麥,優質蛋白玉米和高油玉米,雙低、高産、高抗油菜新品種,轉基因雜交棉等都已在生産中推廣應用。其中特優水稻新品種“中香1號”,米質可與泰國名牌大米媲美,而單産卻是泰國米的兩倍;優質麵包小麥新品種“中優9507”畝産達400公斤以上,品質達到國際麵包麥最優標準。

     中國在轉基因抗蟲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成功將雙價抗蟲基因直接導入到優良棉花新品種(係)中,培育出中國第二代轉基因抗蟲棉。中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有轉基因抗蟲棉花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國家。2002年種植面積佔棉花種植總面積的40%,五年來累計為農民增收50多億元。

     胚胎移植技術在牛、羊品種的改良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轉基因豬、羊、牛、魚等多種動物已相繼在中國誕生,為中國高效、優質、高産畜牧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農業節水技術的研究及推廣,為解決中國水資源緊缺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九五”國家重大科技産業工程項目——農業高效用水科技産業示範工程取得的“井灌區地下水採補平衡水資源高效利用綜合技術”等14項農業高效用水關鍵技術的採用,産糧用水可以降低一半左右。近年來,在300個節水增産重點縣等國家級節水示範項目帶動下,農業節水工作進展順利。中國農業靠節水已增加427萬公頃灌溉面積。

     第二節  以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

     傳統産業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仍將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力量,提升傳統産業技術水準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通過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使相當一部分傳統産業實現了生産的全面機械化和自動化,使各式各樣的自動化生産線成為很多工廠的普通裝備。

     中國大力倡導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已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不乏在國際範圍內有影響力的項目。

     電腦整合製造系統(CIMS)是用電腦通過資訊整合實現現代化的生産製造,以求得企業的總體效益,是電腦應用技術在工業生産領域的主要分支技術之一。

     北京第一機床廠實施CIMS工程後效益顯著,1995年11月被美國製造工程學會授予“工業領先獎”。這也是自該獎設立以來首次授予美國境外企業。近年來,該廠先後投資3億元進行技術改造,並將CIMS納入企業技術改造規劃以求獲得更高效益。

     利用電腦輔助設計(CAD)和電腦輔助製造(CAM)技術改造傳統産業,也使傳統産業越來越知識化,比如向柔性製造系統方向發展。海爾集團自從採用CAD技術進行新産品開發後,已申請專利510項,其中獲准312項。

     “智慧化農業資訊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在2003年12月獲得世界資訊峰會大獎。它是世界範圍內資訊技術在農村地區廣泛應用的成功案例。目前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已經在越南推廣應用,並將通過國際合作渠道逐步向亞洲東盟和非洲等有關國家推廣。

     從1990年開始,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開始組織實施此項目,開發了5個農業專家系統開發平臺。在此基礎上,各地經過二次開發,建立了包括大田作物管理、設施園藝栽培、畜禽養殖、水産養殖等方面的200多個本地化、農民可直接使用的農業專家系統,包括10萬多條知識規則、3000多萬個數據、600多個區域性知識模型。按該項目要求,在22個省市建立了23個應用示範區,累計示範面積5000多萬畝,增加産量24.8億公斤,使700多萬農戶受益。

     第三節  醫療保健,惠及國民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的肆虐給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地區帶來了嚴重損失。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果斷、有效的措施,短短幾個月時間裏,SARS在中國得到有效控制。在這方面,中國在醫療保健領域所長期開展的科研活動功不可滅。

     中國多年來努力控制和消滅了多種惡性傳染病。過去肺結核等傳染病是造成中國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而現在則降至全國前10項致死病因以外。各種疫苗的應用,有效控制甚至消滅了天花、骨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等重大疾病。國産基因工程B型肝炎疫苗是中國正式批准投放市場的第一種高技術疫苗,已經代替了傳統的血源B型肝炎疫苗,並於2002年開始列入免費的國家免疫計劃。繼B型肝炎疫苗之後,中國又研製成功了痢疾、霍亂等數種基因工程疫苗,並經國家批准進入臨床試驗。現在中國生産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疫苗已達20余種。

     1989年,中國批准了第一個在國內生産的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干擾素α1b,標誌著中國生産的基因工程藥物實現了零的突破。重組人干擾素α1b是世界上第一個採用中國人基因克隆和表達的基因工程藥物,也是到目前為止惟一的一種中國自主研製成功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基因工程一類新藥。

     2003年10月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給自主研製的“重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頒發了新藥證書。這意味著,世界上第一個基因治療藥物在中國領得了“出生證”。

     近年來,中國醫藥生物技術發展明顯加快。進入臨床研究的生物醫藥已達150多個,涉及腦惡性膠質瘤、血友病B等疾病的6種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基因治療方案進入臨床試驗,基因工程干擾素等21種生物技術藥物投入生産。
目前,中國共有生物制藥企業400多家,其中具有較強生産規模和研究開發實力的佔15%左右。2000年,生物醫藥製品銷售額已達200多億元。

     中醫藥作為中國的國粹,在國內已經具有良好的應用基礎。中國在醫藥保障事業中一直重視中醫藥的應用,如“九五”科技攻關計劃將中藥現代化列為重大專題,並取得了很大成就。

     新中國建立以來人口增長速度過快,為此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展了避孕節育的科學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成果並在全國普遍推廣。80年代以來,中國已經有了一個種類齊全、方法多樣、可供群眾自由選擇的避孕節育技術系列。中國避孕藥的研製也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對控制中國人口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國公眾的生活品質得到提高,每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建立的1949年,中國的嬰兒死亡率高達200‰、每人平均壽命只有35歲。而到2001年,中國的嬰兒死亡率已下降到31‰、每人平均壽命達到71.8歲,進入了世界上長壽國家的行列。

     第四節  發展經濟,保護環境

     中國人口多,資源相對不足,經濟增長快,環境承載力低。資源環境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之一,目前煤炭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約佔70%,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中國SO2排放量中約85%是燃煤排放造成的,形成的酸雨面積已超過中國國土面積的40%。

     中國一直重視潔凈煤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經過20多年的努力,在煤的燃燒、發電、轉化、排放物控制等關鍵技術裝備及其系統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為推進中國潔凈煤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

     經多年攻關,日處理千噸級煤多噴咀水煤漿氣化技術已取得重要進展,並用於兗礦集團24萬噸醋酸、76MW發電多聯産工程項目。該技術的突破,打破了德士古和殼牌公司在煤氣化領域的壟斷地位,為中國潔凈煤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003年,中國建成了千噸級煤間接液化示範裝置,目前已完成部分連接試驗工作,為中國下階段實現10萬噸級煤間接液化工業性示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主開發的煤直接液化催化劑已成功進行了技術測試及性能評價,效果很好,將用於神華集團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工程。

     2003年,東南大學建成“燃煤流化床聯合迴圈(PFBC-CC)”試驗電站,實現了燃氣/蒸汽聯合迴圈發電,燃燒效率達到99%以上,此舉標誌中國在潔凈煤發電技術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863計劃”重大項目10兆瓦高溫氣冷核反應爐2003年並網發電成功,它是世界首座投入運作的模組式球床高溫氣冷實驗堆。它的主要特點是安全性好、發電效率高和用途廣泛。至此,中國已經自主掌握了這一先進核能系統的設計、建造和運作技術,為進一步實現産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荒漠化危害大、治理難,被喻為“地球的癌症”。中國荒漠化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27.3%,並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發展,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達540億元,並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存和生活以及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九五”期間,中國在荒漠化治理研究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在乾旱區水分平衡的風險評價、植物種質資源的適宜性評價、沙漠土壤鹽分動態規律研究等領域,豐富和發展了荒漠化及其相關學科,其中沙質荒漠化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第五節  高新技術,成效顯著

     中國在資訊技術、可再生能源、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航空航太等高新技術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從21世紀初開始,中國開始向CPU等電腦核心技術進軍,並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中國科學院計算所于2002年8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通用CPU——龍芯1號CPU晶片。該晶片運作穩定可靠,可商品化生産。它使中國實現了通用CPU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2002年12月,中芯微系統公司推出方舟2號32位嵌入式系統晶片(SoC),其性能比前一年推出的方舟1號有明顯提高。2002年12月底,北京大學也推出了眾志系列32位嵌入式系統晶片,並已成功批量生産,進入市場推廣階段。該晶片包含800萬電晶體,是迄今為止中國人開發出來規模最大的CPU系統晶片。它的體系結構、指令系統、整合電路IP核、晶片的前後端設計、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均為自行開發,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

     2004年6月由慕尼黑大學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出爐的“超級電腦500強”排行榜中,曙光電腦公司研製的“曙光4000A”排行第10名,運算能力達到每秒8萬億次浮點運算。它使用了2560個AMD公司的Opteron晶片,除CPU和Linux平臺系統外,其他部件都使用了中國自己的技術。

     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方面成就顯著。利用玉米等糧食生産燃料酒精的技術已分別在河南、黑龍江具備了數十萬噸的年生産能力,乙醇汽油已在部分地區推廣試用;日産量20余噸的生物柴油生産企業2002年在四川問世,填補了我國生物柴油工業化生産的空白。在風力發電方面,600KW的風電機組已實現國産化,750KW的風電機組正在産業化。在生物氣化發電方面,中國自主研製的1兆瓦和4兆瓦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已實現産業化和正在建設示範電站。1兆瓦電站設備已出口泰國。

     在核技術非動力應用領域,高性能集裝箱檢測系統各性能指標處於世界先進水準,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已實現産業化,在海關得到了成功應用,為打擊販毒走私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裝備。

     2003年,中國自主研發出燃料電池轎車、燃料電池城市客車性能樣本及其配套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關鍵零部件,正在形成自主開發體系。

     在新材料研究領域,大尺寸高品質人工晶體材料及全固態鐳射技術保持領先地位。奈米及奈米複合材料的製備與領先國家處於同等水準。如2004年初,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製成功高性能奈米復相陶瓷。這種材料的強度、韌性,以及降低電阻率等方面的性能均具有很高水準;形狀記憶材料、金屬間化合物材料、金剛石薄膜、新型儲能材料等領域形成了研究熱點,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和材料;鎳氫電池、高性能片式電子元件、高檔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等一批新材料已在工業上得到應用或已開始形成産業。

     在人造衛星方面,中國繼1970年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之後,又在1972年發射了第二顆科學實驗衛星,1975年11月16日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從1970年到1998年,中國已成功發射科學試驗衛星、通信衛星和氣象衛星三大系列50多顆各種軌道衛星,而且掌握了技術複雜的衛星回收技術和地球同步衛星控制技術。

     在載人航太方面,中國科學家的突出成就令世人矚目。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中國自主研製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並將中國第一名航太員送上太空。此次發射也是繼1996年10月以來,中國航太發射連續第29次獲得成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太活動的國家。

     第六節  基礎研究,成就巨大

     目前,中國投入基礎性研究的科技人員有10萬餘人,僅在“九五”期間,中國安排進行的科學研究課題就達2萬多項。

     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投入的大量資源和人力,使中國取得了許多令世界為之矚目的科學成就,如在生命科學、超導研究、量子資訊、古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等學科領域。

     1965年9月,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王應睞、鈕經義、鄒承魯等,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汪大猷等,以及北京大學化學系邢其毅等科學家共同協作,經過6年零9個月的艱苦努力,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

     諾貝爾獎獲得者、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生化研究所所長蒂斯利尤斯教授對此在1966年8月評價説:“核能力説明瞭新中國的進展,但更有説服力的是胰島素,因為,人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到製造原子彈,但不能從書本上學習製造胰島素。”
   
   1998年,中國成功研製出了基因重組人胰島素,並投放市場。由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生産、銷售基因重組人胰島素的國家,結束了中國糖尿病人依賴進口人胰島素的歷史。

     1987年初,中國科學家趙忠賢院士領導的科研小組發現了在液氮溫區100K以上條件下的超導體,併為此而獲得了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學獎。

     2001年9月3日至8日,國際量子資訊學術研討會在中國安徽黃山舉行。這是因為中國科技大學具有獨創性的“量子避錯碼”和“量子概率克隆機”等研究,被國際量子資訊領域的權威專家公認為是這一研究領域“最令人激動的成果”。

     量子計算的編碼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克服消相干最有效的方法。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小組運用他們的“無消相干子空間理論”,在國際上首創了“量子避錯編碼原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量子計算中的編碼錯誤造成系統計算誤差問題。

     2002年5月3日,美國《科學》雜誌報道了清華大學朱宏偉、吳德海、徐才錄等研究人員與美國同行合作製造出長達20cm的超長單壁碳奈米管束。他們的新方法作為一種更為簡便的替代工藝,也許還可以用來生産高純度的單層碳奈米管材料。

     始於1990年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被譽為生命科學研究中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該計劃的核心內容是測定人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從而獲得人類自身最重要的生物學資訊,實現人類對自身認識的一次最重大的飛躍。中國作為參與國中惟一的發展中國家,于1999年承擔了人類3號染色體短臂上的一個約3000多萬個鹼基序列的測序任務,約佔人類基因組的1%。中國科學家高效率、高品質地完成了所承擔的測序任務。這一成就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1998年,由日本政府和其他公共資金支援,包括中國和其他1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水稻基因組測序計劃正式啟動。中國于2001完成了秈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圖”的繪製,並免費公佈數據庫。該框架圖的測序工作量達水稻基因組的4倍;基因組覆蓋率達92%以上;經初步組裝的“一致性”序列中鹼基的準確率達99%以上。數據庫的無償使用,得到國內外同行的一致好評。至今,已有22個國家20多萬人次在因特網陳情問和下載了中國的水稻數據。
     《科學》雜誌以14頁的篇幅發表了“水稻(秈稻)基因組工作框架序列圖”,並配以大量的評論文章,高度評價該工作是“具有最重要意義的里程碑性工作”,“對新世紀人類的健康與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響”,是“對世界科學乃至全人類里程碑式的貢獻”。

     2002年12月初,中國率先完成秈稻全基因組“精細圖”的繪製,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組裝高精度全基因圖的國家之一。

     在古生物學和進化生物學領域中國科學家成績斐然。由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研究員、雲南大學侯先光教授和西北大學舒德幹教授承擔的“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研究項目獲得重大進展。該研究項目榮獲200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目前,已發表論文90多篇,其中在國際著名雜誌《自然》和《科學》上發表論文14篇。

     雜交水稻

     1973年,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三係雜交法”育成秈型雜交水稻,並且在此基礎上推出了多個雜交品種。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三階段發展戰略的“袁氏設想”。經過全國22個單位、數百名科學家的共同協作和10年的艱苦努力,袁隆平終於培育出一種新的“二係法”雜交水稻品種,平均每公頃産量可達11250公斤,是中國目前大面積種植水稻中産量最高的品種。

     在此基礎上,中國的超級雜交稻研究又取得了新的進展,每公頃産量突破了12噸,國際上提出的超級稻指標首先在中國實現。

     1990年,雜交水稻作為中國的第一項農業技術轉讓給美國,試種結果比美國的優良品種增産38%,目前世界上已有美國、日本、巴西等20多個國家引種。

     美國普渡大學湯巴來伯格在《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一書中這樣評價袁隆平:“袁隆平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增産的糧食實際上使人口增長率下降了,他在農業科學上的成就擊敗了饑餓的威脅。袁隆平領導著人們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同時,他給那些保守者上了一堂很有價值的課,這就是怎麼在農業科學事業上去創造功績,他把西方甩到了後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了水稻雜交優勢的偉大科學家”。

     全路客票系統統一應用軟體

     中國鐵路系統共有客運站5000多個,日開行旅客列車2000多列,每天發售客票250-300萬張,春節期間最高日發售量達400余萬張。因此,“買票難”一直是中國人出門旅行的一大難關。車站售票口前擁擠的人群似乎在時時提醒著人們:出門難,出門買票難,歸程買票更難。但是,僅僅幾年的時間裏,“買票難”的問題就解決了。鐵道部科研院電子所的科學家們創造性地提出了集中與分佈相結合的三級系統結構,採用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和網路技術,研製成功了全路客票系統統一應用軟體,使中國的火車售票由硬板票作業方式改變為電腦發售並印製軟票,通過該系統發售的車票已經佔到中國鐵路總票額的85%以上,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了買票難的問題。該系統獲得了2000年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度美國“電腦世界史密斯尼安”決賽獎。

     世界資訊峰會大獎“全球獎”

     世界資訊峰會是由聯合國發起、國際電信聯盟具體承辦的世界首腦峰會。2003年12月的日內瓦峰會開始設立全球獎、洲際獎兩個獎項,每3年評選一次,以獎勵聯合國成員國在科技、文化、衛生、政務、商務等八大領域應用資訊技術及推進資訊化方面具有創造性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3年度共有803個項目參加評選,共評出40項全球獎,中國“智慧化農業資訊技術應用示範工程”乃其中之一。

     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荒漠化治理技術研究與示範”

     在區域性控制荒漠化的發展方面取得成效,開發出一批區域性荒漠化土地防治與開發綜合技術體系和治理模式,如毛烏素沙地荒漠化土地可持續治理“三圈”技術、鹽漬化土地三系統治理技術、青海高寒地區荒漠化綜合治理模式等。

     在新疆、北京等8個重點省(區、市)三個不同荒漠化類型區(乾旱、半乾旱、亞濕潤乾旱區)建成10大試驗示範基地,示範區內植被得到有效恢復,荒漠化得到遏制。

     用“低壓滲水管道技術”代替農渠和毛渠輸水灌溉,減少輸水滲漏損失30%-35%,減少蒸發量90%以上。“高大沙丘滴灌節水造林技術”可節水70%-80%。

     對沙冬青等灌木種類進行了不同繁殖方式的試驗,解決了這些種類在乾旱沙區繁殖困難的技術難題;研究出“高桿-大穴-深埋-圍欄”四位一體的治沙造林配套技術、河流兩岸高大沙丘的飛播技術、提高綠洲邊緣防護林體系穩定性的生態技術等一系列植被恢復和提高防護林穩定性技術,並選育出一批適應荒漠化地區惡劣條件的優良抗逆性植物品種。

     此項目共取得了新産品10項,新技術、新工藝58項,新材料51種。推廣應用的成果25項,有7項達到了産業化水準,獲得綜合經濟效益1.7億多元。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國開始實施載人航太工程的“921工程”。當時擔任航空航太工業部部長的林宗棠,在一次會議上熱情洋溢地講了一段充滿豪情的話。

     他説:“今年是1992年,這一年,在已經記滿了五千年方塊字的史冊上,將另起一行,莊嚴書寫:仙女散花,不再是年畫上的;飛天弄琴,不再是石窟裏的;嫦娥奔月,也不再是神話中的!中國,不會永遠被地球引力捆綁住。因為我們中國人已經準備造船了。”

     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

     2000年6月26是一個全世界都為之震撼的日子。這一天,參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和中國等6國聯合宣佈人類基因組序列“工作框架圖”繪就。這是該計劃實施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02年2月又公佈了人類基因組“精細圖”。

     2003年4月,6國科學家經過13年努力共同繪製成功人類基因組序列“完成圖”,比原計劃提前兩年。人類已揭開了生命之書中最令人振奮的篇章。

     早在2001年8月26日,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部分“完成圖”提前兩年繪就。另外,中國已經建立了相適應的數據分析與基因鑒定能力。能在24小時之內,在內部網路中完成全部數據的初步分析,從而為人類了解自身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

     1984年,在風景秀麗的雲南澄江帽天山上,侯先光教授發現了一個寒武時代早期化石寶庫。之後,這個寶庫舉世聞名,最令外人艷羨的便是軟軀體化石的保存。

     這個澄江動物群化石生動再現了距今五億三千萬年前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實面貌,充分顯示出寒武紀早期生物多樣性,將絕大多數生物的“前世”展現得非常清晰,為揭示早期生命演化“寒武紀大爆發”的奧秘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證據。《紐約時報》評論這是“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寒武紀大爆發”是令達爾文最為困惑的一個科學問題。中國科學家20年磨一劍,通過澄江動物群化石的發現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紀大爆發”的整體輪廓,證實幾乎所有的動物祖先都曾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科技部供稿)



(來源: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