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科技體系

  時間:2005-11-16 13:26    來源:     
 
 


     科技管理與科研體系是為科技政策提供支撐的,而科技政策又是為國家的總體目標服務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中國的科技政策相應進行了調整,中國科研體系也進行了體制性改革。

     第一節  科技體制改革

     1978年以前,中國採取的是前蘇聯的計劃式科技發展體系,實施趕超發展的戰略,戰略目標是要在較短時間內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準,進入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採用的科技體系是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國防科研相互獨立的結構,以計劃來推動科技項目和任務,帶動技術的轉移。在國際封鎖、國內科技資源極度稀缺的情況下,在短短十幾年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科技組織體系和基礎設施,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解決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問題,使中國的科學技術從整體上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

     1978年以後,中國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方針,這也要求科技戰線能夠為經濟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在這種背景下,原有科技體制深層結構中的固有弊端日益顯現。

     首先,它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垂直結構體系,科技與經濟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其次,沒有智慧財産權的概念,缺少科技成果有償轉讓的機制,不利於技術擴散;第三,在科研院所內,國家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過多,存在著平均主義的“大鍋飯”現象,不利於調動科研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因此,科技體制改革勢在必行。

     1985年,科技界改革開始從自發進行、探索試點的階段進入到有領導的、全面展開的階段。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學技術成果迅速地、廣泛地應用於生産,使科學技術人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解放科學技術生産力,促進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自那時到現在,政府在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供給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依據改革目標與政策重點的調整,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5-1992年):改革撥款制度,開放技術市場。

     在此階段,中國改革了對科研機構的撥款制度,開始依據科技活動特點與分工對各類科研機構的科研事業費實行分類管理:對主要從事技術開發的科研機構在五年內逐年削減事業費;對主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實行基金制,國家按人員撥給一定額度的事業費。對從事社會公益性研究工作和農業科研工作的機構,國家仍撥給事業費,實行包乾;對從事多種類型研究工作的機構,其經費來源視具體情況通過多種渠道解決。

     撥款制度改革後,首先是從資金供應上改變了科研機構對行政主管部門的依附關係,使其通過主動為經濟建設服務,爭取多渠道的經費來源;其次是用商品經濟規律調整科技力量佈局,擴大全社會的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
另外就是開放了技術市場。承認技術成果也是商品,建立依照價值規律有償轉讓的機制。這一措施與撥款制度改革相輔相成,讓科技機構有了更大的自主權。目的是通過經濟利益加強研究機構同生産單位的聯繫,將研究成果及時應用於生産。

     同時改革了科研機構的管理模式。國家對科研機構的管理由直接控制為主轉變為間接管理;擴大研究機構的自主權,實行院所長負責制並引導科研機構創辦科技企業;鼓勵研究、教育、設計機構與生産單位的聯合;強化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支援和鼓勵民營科技企業發展。

     第二階段(1993-1998年):穩住一頭,放開一片。

     穩住一頭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國家穩定支援基礎性研究,開展高技術研究和事關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防事業長遠發展的重大研究開發,形成優勢力量,力爭重大突破,提高中國整體科技實力、科技水準和發展後勁,保持一支能在國際前沿進行拼搏的精幹科研隊伍。二是對研究機構分類定位,優化基礎性科研機構的結構和佈局,為準備“穩住”的科研院所提供現代科研院所的組織體制模式。

     放開一片是指放開各類直接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研究開發機構,開展科技成果商品化、産業化活動,使之以市場為導向運作。如鼓勵各類研究機構實行技工貿一體化,與企業合作經營,鼓勵科研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即變為企業、進入企業成為企業的技術中心,或與企業結合這三種方式),支援和扶植技術仲介機構等。

     第三階段(1999年-現在):科教興國與建設國家創新體系。

     在這個階段,對科技發展戰略和科技體制改革進行了實質性調整,“科教興國”成為國家戰略,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速科技成果産業化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政策走向。

     1998年8月,中國發佈了《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産業化的決定》,提出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全面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應用型科研機構和設計單位實行企業化轉制,大力促進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加強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設,形成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支援發展多種形式的民營科技企業;大力發展科技仲介服務機構等。

     第二節  科技管理體系

     1. 科技管理特點

     總體來説,中國的科技發展管理體系模式是高度集中型的。

     在這種模式下,中國政府將科技活動管理、相關的生産活動管理和資源分配的最終權力集中在特定的權力部門,其他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或短期項目。科學技術管理的組成結構分為三個層次:最高決策機關——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執行層和協調層——科學技術部、其他部委及地方的科技管理部門;具體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研究院所、企業等)的管理層。

     2. 主要管理機構的職能

     (1)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

     1998年,中國國務院成立了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時任總理的朱鎔基擔任組長。現任組長為溫家寶總理,副組長為陳至立國務委員。成員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部長、科學技術部部長、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財政部部長、農業部部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長、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

     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審議國家科技和教育發展戰略及重大政策;討論、審議科技和教育重要任務及項目;協調國務院各部門及部門與地方之間涉及科技或教育的重大事項。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理領導小組日常的事務性工作。辦公室設在國務院辦公廳。

     (2)科學技術部

     科技部是中國國務院對科技工作進行歸口管理和協調的政府部門。現任部長為徐冠華,他同時也是一位遙感應用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科技部的主要職責包括:

     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和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法規;研究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確定科技發展的重大佈局和優先領域;推動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科技創新能力。

     組織編制全國民用科學技術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研究制訂加強基礎性研究、高新技術發展的政策措施;負責重大基礎性研究計劃、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科技攻關計劃,負責國家科技能力建設和産業化環境條件建設。

     強化高新技術産業化及應用技術的開發與推廣工作;研究科技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科技人才成長良好環境的相關政策;推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

     研究制訂中國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的方針、政策等。

     (3)其他部委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農業部、衛生部、資訊産業部等部委均參與相關的科技管理。

     例如,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也具有重要的科技管理職能,即做好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以及國防建設與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銜接平衡,推進重大高技術成果的産業化,提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政策,協調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國家教育部則協同科學技術部擬定國家基礎研究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規劃並指導高等學校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宏觀指導高等學校的高新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科研成果轉化和“産學研”結合等工作;協調並指導高等學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防科技攻關項目的實施工作;指導高等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建設。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國家科技發展的方針政策,運用國家財政撥款,資助基礎研究;發現和培養人才;協同科學技術部擬定國家基礎研究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同外國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門、科學基金會及有關學術組織建立聯繫並開展國際合作等。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下設7個科學部,即數理科學部、化學科學部、生命科學部、地球科學部、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資訊科學部、管理科學部。本屆委員會共有委員26名,其中有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18名。現任主任是陳宜瑜院士。

     (5)中國科學院

     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而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不僅是中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同時也是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設有數學物理學部、化學部、地學部、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技術科學部、資訊技術科學部。由於中國科學院下屬大量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院部具有很強的管理職能。

     (6)中國工程院

     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諮詢性學術機構,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戰略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中國工程院設有機械與運載工程、資訊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能源與礦業工程等8個部。現任院長是徐匡迪院士。中國工程院現有院士660名,其中女院士36名。並擁有外籍院士27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是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群眾組織,現已發展成為擁有按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及其相關科學的學科組織,以促進科學技術發展和普及為宗旨的168個全國性學會(協會、研究會)、31個省級科協及廣泛的地方、基層組織的科技團體。現任主席為核物理學家周光召院士。

     第三節  科研體系

     1. 主要科研機構

     中國的科研體系主要由國有研究開發機構、高等學校、企業等方面的科技力量組成。

     (1)國有研究開發機構

     國有研究開發機構是中國研究開發的重要力量。2002年,國有研究開發機構有4347個,其中中國科學院屬98個。設在國有研究開發機構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有68個,其中設在中科院下屬院所的重點實驗室為52個。國有研究開發機構中從事R&D的人員共有20.6萬名。

     在北京的三里河路南端,有一組綠色琉璃瓦頂大廈構成的建築群,這就是中國科學院的院部所在地。

     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11月1日,目前它不僅是中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同時也是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的發展中心。在中國科學院所屬的科研機構中,集合了一大批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他們主要從事基礎研究、社會公益研究、高新技術研究與開發,以及興辦高新技術産業。同時,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技創新人才。

     郭沫若、方毅、盧嘉錫等為歷任中科院院長。現任院長是路甬祥院士。

     中國科學院擁有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專業科技人員6萬餘名。他們在100多個研究所、400多家科技企業、3所院屬大學,以及北京地區以外的13個分院中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謂,每兩年增選一次。在中國,院士擁有終身榮譽。年齡超過80歲的院士獲得資深院士的稱號。在2004年6月召開的中國科學院大會公佈的資料表明,中國科學院擁有院士676名,其中資深院士159名、女院士44名、外籍院士41名。

     未來10年中,中科院計劃建成80個左右具有強大科技創新和持續發展能力、特色鮮明的國家研究所,其中約30個研究所有望成為世界公認的高水準著名研究機構。

     中國農業科學院是中國的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擔負著全國農業重大基礎與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研究的任務,在解決農業及農村經濟建設中基礎性、方向性、全局性、關鍵性重大科技問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目前擁有39個研究所(中心),其中從事種植業研究的有16個,養殖業10個,經濟、環境資源8個,農業工程和高新技術5個。中國農業科學院現有科技人員5975人,擁有2個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

     坐落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下的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於1958年,目前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社會公益性科研機構。主要任務是:以林業應用研究為主,同時開展應用基礎與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研究和軟科學研究,著重解決林業建設中帶在全局性、綜合性、關鍵性和基礎性的科學技術問題,為建設現代化林業服務。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森林培育、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資源管理、木材加工利用、林産化工、資源昆蟲、林業經濟與科技資訊等。目前下設11個研究所、4個研究開發中心、4個林業實驗中心,分佈在全國11個省(區、直轄市)。全院建成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部級重點開放性實驗室。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惟一的國家級醫學科學學術中心和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它擁有20多個研究所,其中包括臨床醫學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藥物研究所、醫學資訊研究所、腫瘤研究所、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微迴圈研究所等;還有7所醫院、4所學院和5所分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是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直屬的國家級綜合性環境科研機構。目前擁有17個研究所、實驗室和中心;形成了包括兩名院士、近百名高級研究人員和一批博士、碩士研究生的400余人的科研、開發與教學隊伍。

     (2)高等學校

     2002年,中國擁有高等學校1396所,R&D人員18.1萬。設在高等學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為96個。

     和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一樣,中國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尤其是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以及人文科學領域,高等學校進行的研究工作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些年來,在中國的大學中,有關應用性基礎理論的研究進展很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一批著名大學的研究一直處於國內的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

     在與其他研究機構及企業的合作中,中國有一套在大學進行科研,再把科研成果返回到生産的獨特發展模式,即用理論來解決生産實踐中的問題,然後再返回去,形成市場上富有競爭力的産品,把科研成果轉化成市場需要的商品。

     在2001年的國家“三大獎”中,國家自然科學獎18項中有9項是有高校參加的,佔50%;國家發明獎12項當中有8項是高校參與的;科技進步獎137項中高校參與了64項。高校科研力量的作用和地位在近幾年的上升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説,大學已經在國家的科技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國家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稱讚道:“高校已經成為中國基礎研究方面的主力軍、應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軍。”

     2002年高校科技産業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2002年度全國高校校辦産業共實現銷售收入720億元,比2001年度增長了19.4%,其中科技型企業銷售收入為539億元,佔總額的74.86%。

     (3)企業

     在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的科研資源主要分佈在獨立科研院所,科研工作也主要在獨立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中進行。隨著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進行,中國的科研主體已經實現了從獨立科研院所向企業的戰略轉變。

     2002年,中國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為2.3萬家,其中有科研活動的企業數為1萬家左右,有下屬科技機構的企業數近6000家,R&D人員超過了40萬。

     近些年來,大量高技術企業在中國迅速崛起,發展壯大,有的已經發展成為在中國舉足輕重和具有相當規模的企業集團,如聯想集團、四通集團、方正集團、紫光集團、東大阿爾派集團等,它們還創造出了一批有足夠影響的著名品牌。

     為了提升中國的産業技術,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援試點企業研發中心的建設,打算用5到10年的時間在試點企業基本建成國際一流的研發中心,推出一批居於國際前沿的原創性研發成果,為國內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應用。

     2. 科研機構轉制

     與中國體制改革相適應,中國的科研機構目前正在進行轉制,並且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國科研機構的轉制主要涉及面向産業的科研院所和公益性科研院所。

     (1) 面向産業的科研院所

     1999年,10個國務院産業部門所屬的242個科研機構實施管理體制改革,具體方式可以自主選擇,包括轉變成科研型企業、整體或部分進入企業和轉為技術服務與仲介機構等。經國家批准繼續保留事業單位性質的少數科研機構,也要引進科技型企業運作機制。

     到2000年底,這242家科研院所的轉制工作已經完成。這是中國科研院所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

     隨著1999年中央直屬242家面向産業的科研院所全部實現企業化轉制,其中一些科研院所進一步開始向股份制改造、上市籌資等方向發展,涌現出一大批“科”字頭的上市公司,知識和資本結合得更加緊密。過去的“所長”,如今的身份變成了“董事長”或者“總經理”。市場成為決定科技發展方向與規模的關鍵性因素。

     2000年,又有11個部委管理的134個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完成企業化轉制。

     據2003年上半年對276個轉制科研機構(佔部門轉制院所的86.5%)調查:轉制院所在國家産業科技創新中仍然發揮著骨幹作用,2002年276個轉制科研機構承擔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達18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18.4%。面向行業的技術擴散和服務能力繼續增強,2002年橫向科技服務收入達到55.4億元,比2000年增長23.9%。科技産業規模特別是經濟效益明顯提高,2002年實現總收入303億元,比2000年增長31.8%;實現利潤18.5億元,比2000年增長35%;轉制前收入過億元的有30多家,2002年過億元的已達到50多家,並有4家收入過10億元。

     地方開發類科研機構也在穩步推進。到2003年底,已有70%以上的地方開發類機構完成了工商註冊,有近一半的省(區、市)屬開發類科研機構轉制工作全面完成。江蘇、浙江、寧夏、重慶、青島、瀋陽、武漢、廣州、杭州等地在院所實現轉企的基礎上實施公司制改造,轉制院所初步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如江蘇省19家轉制科研機構2002年收入均超1000萬元,每人平均達31.8萬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浙江省廣播電視科研所2002年總收入為4668萬元,凈利潤542萬元,分別為改制前的4.7倍和7.3倍。

     (2)社會公益類科研院所分類改革

     在推進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向企業化轉制的同時,公益類科研機構分類改革工作也在2001年拉開帷幕。到目前為止,有18個部門、佔94%的部門屬公益類院所已經制定並實施了改革方案。

     248個公益類院所改革的結果是:按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管理、由國家重點支援的院所為89個,佔原有機構數的36%。轉為企業的院所61個,佔機構數的25%。其他機構通過併入大學、轉為其他事業單位、轉為仲介機構多種方式發展。

     第四節 科技仲介機構

     科技仲介機構屬於科技服務體系,對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大力推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有重要的作用。科技仲介機構一般包括生産力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諮詢評估機構、技術市場、科技情報資訊機構以及科技風險投資中心等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仲介機構得到了很大發展。到2003年,全國大中型城市共有各類科技仲介服務機構(包括技術貿易機構)6萬多個。

     其中生産力促進中心850家,服務企業6萬家。通過各種服務使企業增加銷售額310多億元、增加利稅32億元。
科技企業孵化器460多家,其中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72家,大學科技園22家,在孵企業近1.5萬家,累計育成企業近4000多家,已有32家企業成為上市公司。

     科技諮詢評估機構1.3萬多家,完成諮詢項目30多萬項。

     常設技術市場和技術産權交易所400多家。截止到2003年底,全國共簽訂技術合同26.8萬項,成交技術合同總金額1084.7億元。

     科技情報資訊機構400多家,還有相當數量的科技風險投資中心、科技條件市場、專利代理機構、科技招投標機構、各類行業協會、專業技術協會等,這些仲介機構在推進科技創新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這些科技仲介機構中,一批實力強的科技仲介機構已經脫穎而出,成為業界的佼佼者。如西安創業服務中心經過近10年的建設和發展,自身實力大幅度提高,已擁有6萬多平方米的孵化場所,能夠為孵化企業提供開發試驗、貸款推薦與擔保、風險投資、諮詢培訓、政策指導和落實、國際合作等全過程、全方位、高效率的優質服務,形成了“品牌效應”。雖然其孵化場所的租金高於當地其他企業孵化器,但仍是創業人員的首選之地。

     儘管中國的科技仲介機構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從總體上看仍處於起步階段,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是國家創新體系中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為此,中國政府正在大力進行科技仲介機構的培育。

     中國科學技術部把2003年作為仲介服務機構建設年,研究和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中國科技仲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包括制定稅收扶持政策、培育骨幹科技仲介服務機構、建設公共資訊平臺、加強培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等。

     星期天工程師

     20世紀80年代,中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但普遍缺乏技術、管理人才,一些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國有大型企業的工程師利用業餘時間參與這些企業的技術活動,為企業解決實際的技術難題。同時,他們也從此項工作中獲取報酬。這種現象尤其以上海為甚,因為毗鄰有大量鄉鎮企業的浙江和江蘇。

     此現象在當時曾引起廣泛爭議。有關部門對兼職的態度,走過了一條種種限制(憂心忡忡)——無所作為(暗中放任)——公開鼓勵(熱烈歡迎)之路。

     先科研再産業化

     1984年11月,柳傳志、王樹和等11位完全不懂市場、完全不懂經營管理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的科技人員,響應中國科學院科技改革的號召,走出實驗室的大門,創立了計算所公司,也就是聯想集團的前身,揭開了計算所探索科研成果産業化道路的序幕。

     在計算所技術的基礎上,1985年底計算所公司開發出了聯想漢字系統,成功地安裝在促銷代理的國外品牌PC機上,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歷程。目前聯想已經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資訊技術企業。

     除聯想外,當時中關村著名的“兩通兩海”(四通、信通、科海、京海),都有計算所的科技人員參與創建、經營。這一時期的計算所成了中關村創業初期電腦企業的搖籃。許多公司在初創時期的核心技術都是在計算所孕育的,有的公司甚至還通過計算所招收培養研究生,計算所是他們的“營養缽”和技術源頭。

     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所創辦的公司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應用的技術是在計算所基本研究成熟,或者已經成熟,所創辦的公司依附計算所這個母體,也就是通常所説的“(計算)所屬公司”。這也是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産業化所走的最早的道路。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是一個以物理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機構。研究方向以凝聚態物理為主,包括凝聚態物理、光物理、原子分子物理、電漿體物理和理論物理等。擁有磁學、超導、表面物理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光物理、電鏡、真空物理、極端條件物理等4個院開放實驗室以及軟物質物理、凝聚態理論與材料計算、奈米物理與器件、微加工等4個所級實驗室,由微加工實驗室、工廠、圖書館、網絡中心構成了全所的技術支撐系統。

     截止到2002年9月底全所共有科技人員357人。科技人員中有兩院院士12人,研究員111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138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8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117人,博士研究生215人。博士後及客座流動人員48人。

     物理所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以“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及研究”、“低純度釹鐵硼永磁材料”和“碳奈米管”為代表的一批原創性重要研究成果,獲國際、國內獎共300多項,其中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1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1項,國家發明獎7項。

     清華大學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建校于1911年的清華大學校訓。建校至今,清華大學共培養了近10萬名畢業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學術大師、興業之才和治國之才。清華大學一直是中國理工科最優秀考生心嚮往之的所在。

     清華大學目前設有理學院、建築學院等12個學院共48個係,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現有教職工約750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在校全日制學生25000多名,其中本科生14000多名,碩士生7400多名,博士生3700多名。

     清華大學擁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著大量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以及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清華大學創辦了20多家高科技企業。2003年9月,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0億元,包括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這是實現高等學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大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海爾中央研究院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著名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2003年,海爾全球營業額實現806億元。同年,海爾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一名。

     1998年12月26日,海爾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並開始運作。它是海爾集團聯合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8傢具備一流技術水準的公司,通過技術合作建成的綜合性科研基地。它的目標是要建立世界先進水準的技術研究、開發機構以及先進的技術資源整合中心,整合利用全球優勢科學和技術資源,為海爾集團在全球的發展服務。作為海爾集團的核心技術機構,海爾中央研究院擔負的使命是“軟體資源整合商、造勢支援服務商、標準擁有者和世界名牌的發動機”。

     從鋼鐵研究總院到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鋼鐵研究總院創建於1952年,是原冶金工業部直屬的綜合性鋼鐵冶金和材料研究開發機構,人才薈萃、裝備配套完整。研究領域包括全部鋼鐵生産流程的工藝技術。1985年科技體制改革以來,雖然鋼鐵研究總院在研發和産業創收方面有所發展,技工貿總收入從800萬元增加到1997年的4.7億元,年均增長達到50%以上,初步達到了自我生存的目標,但仍然存在著一系列問題。

     鋼鐵研究總院確立了建立科技企業集團的總體目標,以組建上市公司作為向企業化轉制的突破口,以此從整體上帶動改革步伐。

     1998年12月,即在國務院正式批准國家經貿委管理的10個國家局所屬242個科研機構全部實現轉制的前4個月,以鋼研總院作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的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

     遵照整體改制戰略,鋼鐵研究總院對院內新材料研發領域進行了重組,共投入優良的經營性産業1.1億元,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354項(其中國家級科研成果98項),獲准專利44項和10個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明顯的高新技術擬投資項目。

     安泰科技以高新材料及其製品和新材料的生産工藝及裝備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産及銷售為主業。1999年,公司先後通過了改制驗收和科技部、中科院的“雙高”認證。同年,即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躋身於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第13強。(科技部供稿)
 


(來源: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