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工業

  時間:2005-11-16 09:55    來源:     
 
 


工業的發展

  1979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工業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長。2003年,全國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産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1045億元,實現利潤815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和42.7%,呈現出速度與品質、效益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自1996年以來,鋼、煤、水泥、農用化肥、電視機的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

 

多种經濟成分並存

  1978年以前,中國只有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國有企業佔77.6%,集體企業佔22.4%。改革開放為多种經濟成分的共同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工業、個體和私營工業等其他經濟成分如雨後春筍般迅猛發展。

  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中國政府做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嘗試,試圖解決國有企業長期大面積虧損問題。截至2003年,中國4371家骨幹企業中,已有80%的企業實行了公司制改革,而中小企業的改制面已超過90%。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國有企業,經濟效益持續回升,總體實力和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也不斷增強。到2003年,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産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47.3%,集體企業佔6.8%,其餘份額為非公有制企業佔有,包括外商投資企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以及個體和私營企業,呈現出多种經濟成分並存的活躍局面。

  2003年,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了48家國有企業的部分産權和股權的轉讓行為,涉及國有資本及權益225億元。

能源工業

  在中國工業門類中,包括火電、水電和核電的電力工業發展最為迅速。1990年以來,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從1億千瓦躍上3億千瓦的新臺階,2003年底達到3.85億千瓦,發電量為19108億千瓦小時。目前,中國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電網建設也進入歷史上最快的發展階段,各大電網已覆蓋全國所有城市和大部分農村。500千伏主網架開始逐步取代220千伏電網,承擔跨省、跨地區電力輸送和交換任務。以電腦為主的國際先進調度自動化系統已普遍採用並達到實用化程度。目前,除西北之外的六個跨省區電網,以及五個獨立的省級電網500千伏主網架已經建成,連同一系列大型電站的投産,表明中國電力工業進入了以大機組、大電廠、大電網、超高壓、自動化為主幹的新時期。

  電力供應充足也得益於主要燃料煤炭産量的迅猛增長。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家投鉅資新建一批大型現代化煤礦,使煤炭産量逐漸提高,1989年後年産量一直保持在10億噸以上,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國煤炭工業的技術水準,目前已經具備設計、施工、裝備及管理千萬噸級露天煤礦和大中型礦區的能力。煤類洗選技術和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煤類液化、地下氣化工作正在開展。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煤炭出口量突破8000萬噸,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

  石油和天然氣為中國的重要能源。中國原油産量1995年突破1.5億噸,1997年至2003年連續七年年産量超過1.6億噸,列世界第五位。石油工業的發展帶動了地方經濟和機械製造、鋼鐵、交通運輸等相關産業的發展。中國天然氣産量1996年突破200億立方米,此後一直保持穩步增長,2003年達到350.2億立方米。石油、天然氣産量的增加,使其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明顯提高。中國石油、天然氣消費量佔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分別從1995年的17.5%和1.8%上升到2003年的22.7%和2.8%。

  2003年,中國核發電量創歷史最高水準,比上年增長120%。到2020年,除目前已經投産和在建的870萬千瓦核發電能力外,將再建2700萬千瓦的核電設施。

機械工業和汽車工業

  中國機械工業可向各行業提供高水準的大型成套設備,包括大型燃氣輪機、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核電機組等發電設備,超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大型冶金、化肥和石化成套設備,城市軌道交通設備,新型造紙和紡織機械等。中國機電産品已成為外貿出口的支柱産品,1996年至2003年,連續八年保持中國第一大類出口商品的地位。2003年,中國機電産品出口額達22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8%,比一般貿易出口增長幅度高11.1個百分點。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汽車工業作為國家支柱産業之一得到穩步發展,汽車産量由1995年的145萬輛增加到2002年的325萬輛。2003年,全國共生産汽車444萬輛,銷售437萬輛。汽車這個中國居民家庭擁有率最低的高檔耐用消費品,現已發展成為零售增長速度最快的商品。調查資料表明,中國有能力購買家庭用車的人群達1200萬戶,汽車工業前景廣闊。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