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國民經濟

  時間:2005-11-16 09:43    來源:     
 
 


經濟體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猶如一個極度貧弱的巨人,近5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全國主要工業品最高年産量僅為:紗44.5萬噸,布27.9億米,原煤6188萬噸,發電量60億千瓦小時;糧食最高年産量也只有1.5億噸,棉花84.9萬噸。此為新中國經濟發展的起步點。

  通過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50餘年後的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國之一,人民生活也整體達到小康水準。從1953年到2000年,中國已陸續完成九個“五年計劃”,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而1979年以來的改革開放,則使中國經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步高速增長,2002年,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0萬億元,增長速度達8%。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內容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的前30年,中國政府一直推行計劃經濟體制,由國家專門機構“計劃委員會”來規劃和制定經濟發展各個領域的目標。工廠按照國家計劃生産産品,農村按照國家計劃種植農作物,商業部門按照國家計劃進貨和銷售,所有的品種、數量和價格都由計劃部門統一制定。這種體制使中國經濟能夠有計劃有目標地穩定發展,但也嚴重地束縛了其本身的活力和發展的速度。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注意到中國經濟及其發展速度與世界的差異,作出重大決策:對中國實行了幾十年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

  1978年,改革率先在農村展開。推行以家庭聯産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農民重新掌握土地的使用權,可以自主安排農活和處置農産品,由他們自行決定種什麼、種多少;在農産品的經營方面也給予農民更多的選擇權,取消統購派購的做法,放開大部分農副産品價格;取消過去眾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許農民發展多种經營、開辦鄉鎮企業,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得以空前提升。

  1984年,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移到城市。

  1992年,經過十幾年改革開放的嘗試,中國政府有了更加明確的改革方向,此便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據政府正式發佈的文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种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為城鄉居民提供同中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1997年,中國政府進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産要素參與收益分配,使經濟體制改革邁出更大步伐。

  到2002年,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成效明顯。現在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顯著增強,宏觀調控體系日趨完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和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經濟增長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按預定計劃,到2010年,中國將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來源:中國網)

中國經濟發展戰略

     中國現代化建設大體分“三步走”。這一戰略部署就是: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産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産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準;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中共十四大進一步提出,要在20世紀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20世紀末國民生産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實現第二步發展目標;同時,也對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提出初步設想。

  中共十五大又將第三步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週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國成立一百週年時,基本上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來源:新華網)

國家重點工程

  “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是中國政府為改變經濟發展佈局,實現全國資源合理調度的三大戰略性工程。利用西部水力、煤炭資源,建設輸電通道,將電送往東部城市的“西電東送”工程,總投資達1160億元,現已全面進入實施階段;從西部起始,鋪設一條全長4200公里的管道,穿越九個省、市、自治區,將天然氣送往華北及東部城市的“西氣東輸”工程,總投資3000億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總工程量的一半;“南水北調”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啟動,一期工程總投資1560億元,到2010年完成後,將首先解決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同時實現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解決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目的是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保障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1952年,毛澤東在視察黃河時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宏偉設想。1972年,中國在漢江興建丹江口水庫,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開發打下基礎。

  1992年,江澤民提出要抓緊南水北調等跨世紀特大工程的興建,南水北調的實施被提上國家議事日程。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持續進行幾十年的調研工作,在分析比較了50多種方案的基礎上,形成了分別從長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調水的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

  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上,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經隧洞穿黃河,流經山東、河北至天津。輸水主幹線長1156公里;一路向東,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輸水線路長701公里。中線工程,從長江中游北岸支流漢江加壩擴容後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總幹線全長1267公里。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補充黃河水資源的不足,主要解決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等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在規劃的50年間,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分三個階段實施,總投資將達4860億元人民幣。

  2002年至2010年為實施南水北調工程近期階段,總調水規模約200億立方米;2011年至2030年為中期階段,調水規模約增加168億立方米,累計達到368億立方米左右;2031年至2050年為遠期階段,年總調水規模約增加80億立方米,累計達到448億立方米左右。(來源:中國網)

人口與就業

  中國人口與經濟概況

  1997年末,全國人口12.36億,其中市鎮人口3.7億,佔29%,鄉村人口8.6億,佔71%;男性佔51%,女性佔49%。

  1997年,勞動力資源為8.35億,城鄉從業人員6.96億。

  1997年,國內生産總值(GDP)達747,72億元,按可比價為1991年的1.87倍,從1991年到1997年,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0.2%。到本世紀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使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使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在"兩個根本性轉變"的前提下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就業與勞動者素質概況

  1997年底,全國從業人員6.96億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2.02億人,佔總從業人數的29%,鄉村從業人員4.94億人,佔總從業人數的71%(見附圖1);城鎮從業人員中,各類經濟單位職工1.83億人,城鎮個體勞動者1919萬人。鄉村勞動者中,農業勞動者3.2億人,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3億人,鄉村個體從業人員3522萬人。

  1997年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578萬人,登記失業率3.1%。

  1997年,第一産業從業人員數為3.47億人,佔城鄉從業人員總量49.9%;第二産業從業人員數為1.64億人,佔23.7%;第三産業從業人員數為1.83億人,佔26.4%。與1991年各産業從業人員構成的60:21:19相比,第一産業從業人員下降9.8%,第二産業上升2.3%,第三産業上升7.5%。

  1997年,城鎮從業人員中,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為1.1億人,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為2883萬人,聯營和股份制經濟單位從業人員為511萬人,個體、私營、外商投資經濟單位和港澳臺投資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分別為1919萬人,750萬人,300萬人和281萬人。

  與1991年相比,1997年,個體勞動者增加1.8倍,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增加10倍,外商投資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增加2.1倍,港澳臺投資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增加3.1倍。

  中國勞動者中,文盲、小學、初中、高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別是12:36:38:11:3。新就業人員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比例達到70%,在職工人中技術工人的比重,初級61.5%,中級35%,高級3.5%。

  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概況

  截止到1998年9月底,國有企業下崗職工人數為716萬人,佔國有企業職工總數的6.8%。

  目標任務

  國家將解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問題,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

  每年實現再就業的人數大於當年新增下崗職工人數。1998年已下崗職工和當年新增下崗職工的50%以上實現再就業。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就業機制。

  主要措施

  ──普遍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保障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

  ──資金採取“三三制”,即:財政預算安排1/3,企業負擔1/3,社會籌集1/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分流安置和再就業渠道。

  ──加快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強化再就業培訓。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宣傳教育。

  培訓就業改革目標

  在目前經濟轉軌時期,中國政府更加重視職業培訓與就業的結合,積極探索和尋求職業培訓與勞動就業結合的 有效途徑,使培訓與就業相互促進,協調運作。

  在國家總體規劃中,制定促進就業與職業培訓同步發展的目標。

  ──國家計劃在1996-2000年的5年中:

  a.在城鎮,實現新增就業4000萬人;

  b.將城鎮失業率控制在4%,並根據改革進程,積極穩妥地分流企業富餘人員;

  c.在農村,向非農産業轉移4000萬農業勞動力。

  ──在這五年中,國家將繼續推行三個就業計劃項目,即“再就業工程”,“農村勞動力流動有序化工程”和“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工程”。

  為配合“再就業工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制定了“三年千萬”再就業培訓計劃。該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從1998年-2000年的三年中,為1000萬下崗職工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培訓服務(對1000萬下崗職工普遍進行職業指導,對其中600萬人進行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通過努力,使下崗職工樹立新的就業觀念,轉業轉崗人員掌握實用技能,自謀職業者增強創業能力。具體任務:1998年300萬人;1999年350萬人;2000年350萬人。

  國家計劃中確立的職業培訓目標:

  ──加強後備勞動力培養,使城鎮新就業人員和農村向非農産業轉移的人員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80%至90%;

  ──所有轉崗轉業人員在重新上崗前都能得到必要的職業培訓;

  ──使中級工比例提高到50%左右,高級工比例提高到6%左右,建立一支以中級工為主體,高級工為骨幹的産業工人隊伍,為促進和穩定就業服務。 (來源: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網站)

物價管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監測預測價格總水準變動,提出價格總水準的調控目標、調控政策和價格改革建議;起草商品價格和收費方面的法律、法規;擬訂重要商品價格和收費政策並組織實施;提出價格管理的範圍、原則和辦法;擬訂和調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價格和收費標準;組織重要農産品成本調查。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司指導價格監督檢查工作,組織實施價格檢查,依法處理商品價格和收費的違法行為和違法案件;承擔中央各部門、省級人民政府和中央企業的價格違法案件的審理工作;起草價格監督檢查的行政法規、規章,按規定受理價格處罰的復議案件和申訴案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單位價格監測中心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的全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負責國內、國際市場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監測工作,實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報告制度,調查、分析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供求的變動情況。跟蹤反饋國家重要經濟政策在價格領域的反映,加強價格預測並適時提出預警建議,編輯、出版《價格公報》,做好價格資訊發佈工作,並協助開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的成本調查工作,配合指導地方價格監測業務工作。(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
 


(來源: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