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晚,廣州奧體中心棒壘球場上歡呼聲不斷。亞運會棒球準決賽,在中華臺北隊與日本隊之間展開,吸引了很多內地媒體與觀眾觀賽熱情。兩岸觀眾互相配合,為中華臺北棒球隊加油打氣。當時也前往觀賽的中華臺北奧委會副主席,同時也是此屆廣州亞運會中華臺北代表團副團長蔡賜爵先生深有感觸地説:“(尤其)在那個很緊張的延長賽中特別有感受到觀眾的力量,也感受到了經過十幾年來兩岸的交流互動,特別是這兩年來兩岸的氣氛,兩岸民眾自發性的一個舉動,對於我們的選手在那樣緊張的情況下打敗了曾經號稱亞洲棒球王國的日本,我想這一方面與兩岸觀眾的共同加油打氣(是分不開)。”
這一屆廣州亞運會的42個比賽項目中,中華臺北參加了33個項目,總代表人數596人。蔡賜爵表示這是第一屆中華臺北參加亞運有史以來最大的代表團。在前面幾天的比賽當中,中華臺北代表團在很多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好酒沉甕底”,蔡賜爵也提到中華臺北隊在接下來的空手道等項目中也將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蔡賜爵説:“經過著兩岸十多年來,(尤其是)兩岸體育界在(北京奧運會)互動交流的結果,現在大家可能都會以比較輕鬆的心理來面對此屆的亞運會。到目前為止,我們(中華臺北隊)有六塊金牌了,在我個人的意願裏面,這一屆(廣州亞運會),(中華臺北代表團達到)十塊金牌應該不是空想。”
作為中華臺北奧委會的“三朝元老”,蔡賜爵先生表示,中華臺北代表團曾在大陸參加三個重要國際賽事,分別是1990北京亞運會,2001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北京奧運會。雖然有大陸熱情觀眾的支援,但都沒有取得好成績,甚至沒有獲得一枚金牌。但這次廣州亞運會的比賽,得益於當前兩岸關係企穩向好以及兩岸大環境的明顯改觀等,使得中華臺北的運動員在廣州比賽有一種“第二主場”的感覺。就像剛才提到的在棒球場上的情況,中華臺北代表團此次比賽是在非常自然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有利於運動健兒最佳狀態的發揮。因此廣州亞運會也為兩岸的體育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蔡賜爵説:“尤其是在這一次的亞運前夕,我們在兩岸體育界朋友的互動中,也承蒙很多大陸體育界的一些朋友曾經給我們承諾,曾經給我們祝福,讓我們在廣州亞運有第二主場的優勢。”
蔡賜爵先生很驕傲地表示,兩岸體育交流是兩岸交流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紐帶,它為兩岸在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蔡賜爵説:“所以咱們體育在(兩岸交流)歷史關鍵的時候扮演重要的角色,可以説是全面,不管是文化、經濟、科技、農業等種種的交流,都是隨著體育的交流而發展的,所以這一點我們是非常驕傲的。”
通過這一次的廣州亞運會,兩岸的一些交流互動也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蔡賜爵先生表示中國大陸的體育運動産業市場有著很廣闊的空間,運動員要“擇木而棲”才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他期待如果讓臺灣運動員到大陸來發展,那將是兩岸體育交流一個共贏的機會。
蔡賜爵説:“如果以後(臺灣運動員)發展的市場,發展的目標,能夠再加上大陸這樣的一個機會(與平臺),我想這個對於大陸(體育運動産業),還有對於兩岸運動員的交流跟未來(兩岸體育交流)更有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