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農工黨中央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的提案(2005.03)

  時間:2005-12-20 14:49    來源:     
 
 



  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召開期間,農工黨中央作了題為《加快福建港口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發言。發言指出,當前,我國區域經濟主要有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經濟圈。應從實際出發,再規劃形成幾個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域,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促進地區間協調發展。其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和發展應引起高度重視。
    
  海峽西岸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包括鄰近的浙江南部和廣東東部等周邊地區,是對應臺灣海峽東部,具有自身特點、獨特優勢的區域經濟綜合體。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海峽兩岸血緣相親、語言相通、習俗相近、文化相承,是祖國大陸對臺灣人民影響最大的區域。不僅應在政治上高度重視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而且應在經濟政策上對它給予更大關注,以經濟發展促進祖國統一。事實上,福建與臺灣在民間航運、經貿合作等方面的交流從未停止過。從國家實施的首批對臺試點直航效果看,兩岸實現完全“三通”是民心所向。廈門港作為首批對臺試點的直航口岸之一,近年來,其試點直航集裝箱吞吐量約佔祖國大陸試點直航集裝箱吞吐量的80%。事實表明,把福建建設成對臺航運基地不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
    
  加快福建港口發展,在經濟上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福建對臺面海,是兩岸三地、珠三角和長三角的重要連接點,具有明顯的經濟區位優勢和發展國際海運的良好地理環境。福建全省擁有海岸6128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3324公里,海島岸線2804公里),三都澳、湄洲灣、廈門港等7個海灣可建多個10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
    
  初步調查,有40多公里岸線可建20萬噸級以上泊位,深水港口岸線資源居全國首位。充分發揮福建深水岸線資源,建深水港、大信道,延伸江西、湖南、湖北等內陸更為廣闊的縱深腹地,可提升東部經濟發展層次,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與長三角、珠三角的産業對接,發揮前所未有的強大輻射功能,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對統籌沿海港口佈局、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也是國家實施全球資源戰略的重要舉措。
    
  農工黨中央建言,把“加快福建港口發展,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作為加強對臺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援。
    
  一要加快港口建設,形成港口經濟對海峽西岸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建議圍繞“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加強對福建省港口建設總體規劃的宏觀指導。合理配置,統籌安排,使福建的港口建設與海峽西岸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重大産業佈局相適應。
    
  二要優化港口結構和臨港工業佈局,支援海峽西岸港口群開發建設。建議將海峽西岸港口群列入國家沿海港口發展規劃,將廈門灣、福州港、湄洲灣港、三都澳港確立為國家主要港口,逐步發展建設成為海峽西岸區域性航運中心。在基礎設施建設、産業配套、項目安排和國際航運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優先發展和重點支援,促進該地區的資源整合。
    
  三要充分利用福建20萬噸級以上的深水岸線資源優勢,佈局國家重大戰略資源轉机、儲備基地。三都澳港是世界少有的良港,主航道水深30-115米,30萬噸級巨輪不用候潮,可隨時航行和停泊,具備建成特大型深水港的區位和自然條件。建議從長遠發展角度,將三都澳港列入國家戰略資源進口的重要港址,布點建設大型原油等國家級戰略資源儲備基地。
    
  四要完善路港銜接,建設鐵路、公路、民航物流運輸樞紐。海峽西岸經濟區港口經濟的拓展主要受制于進出省道的不暢。建議將福州列入國家交通綜合運輸網重要樞紐城市;支援福建中部鐵路新幹線建設,建設以福州港、湄洲灣港為起點,經福建三明、江西撫州至向塘的鐵路新幹線,並向西延伸,經長沙、懷化進入川、黔、滇、渝等省(市),開闢對臺物流的便捷途徑。


(來源:中國水運報)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