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

兩岸僑界首次聯手紀念辛亥百年 近140位臺胞參加(2011.06.28)

時間:2011-06-29 09:59   來源:新華網

  “百年傳承的辛亥革命精神,是海內外華僑華人共同的資産。28日兩岸僑界人士憑吊孫中山先生,不僅是為了緬懷他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更要將他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付諸實現。”28日,結束為期一週的兩岸僑聯辛亥革命足跡尋訪之旅,臺灣中華僑聯總會理事長簡漢生深有感觸地説。

  為共同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中國僑聯和臺灣中華僑聯總會首次聯手組織了兩岸僑聯辛亥革命足跡尋訪團。來自臺灣和港澳地區的170余名華僑華人參加此次活動,其中近140人為臺胞。

  尋訪團于6月23日從澳門啟程,先後前往澳門鏡湖醫院、廣東孫中山故居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湖北武昌紅樓、南京中山陵等地參觀、拜謁,重溫孫中山先生對民族、對人民的深厚感情,追憶中華民族追求解放和自由的崢嶸歷史,不少尋訪團成員表示心靈受到震撼和洗禮。

  位於廣東中山市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是孫中山26歲時親自設計建造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小樓,1892年至1895年他在珠江三角洲一帶行醫和從事革命活動及後來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回鄉期間,均在此居住。親臨孫中山故居,讓參訪團內的不少臺胞倍感親切。

  簡漢生説,自己在臺灣讀小學時就從教科書上看到過孫中山故居的圖片,如今實地參觀後發現果然與教科書上一致。“紀念辛亥百年意義重大,是讓人們重溫歷史、醒思未來的一個很好的機會,孫中山先生的精神是兩岸共同的遺産,兩岸各界應抓住這一機會,加強交流,增深共識。”他説。

  在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參訪團成員拾級而上,向為革命犧牲的志士們敬獻花籃,鞠躬致意。64歲的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會長梁淦基言語凝重地説,4歲時,出生在印尼的他隨母親第一次回到祖國,就來到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拜祭,60年後故地重遊,對辛亥革命與孫中山思想有了更多的理解,對華僑華人在國家建立與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有了更深的體會。

  “今天國家發展的環境已與百年前大不相同,華僑華人更應利用自己的身份優勢多做工作,為祖國早日完成統一大業、實現民族復興發揮獨特作用。”梁淦基説。

  讓來自臺灣的海峽兩岸和諧文化交流促進會會長陸炳文尤為難忘的,是此次活動期間得以在武漢與辛亥革命志士後裔促膝座談。熊秉坤、劉公、劉裕海等近10名辛亥革命志士後裔冒著酷暑專程趕到會場,與尋訪團成員緊緊握手、親切合影的情景,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陸炳文感慨地説,海峽兩岸本同根同源,兩岸華僑華人能夠坐在一起重溫辛亥革命史,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具體體現,相信兩岸僑社關係的和諧發展、僑聯組織的友好合作以及僑胞同胞的團結友愛,定會促進兩岸關係的平穩發展,增進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

  發生於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記憶。中國僑聯副秘書長、海外聯誼部部長林佑輝説,兩岸僑聯辛亥革命足跡尋訪之旅,是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一個良好開端,相信隨著更多紀念活動的相繼開展,兩岸同胞將進一步凝聚共識,促進交流,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記者崔靜)

編輯:郭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