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雲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致臺灣父老鄉親的一封信》(2001.12.21)

  時間:2005-10-26 15:26    來源:     
 
 


海峽盼潮平  攜手創輝煌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致臺灣父老鄉親的一封信》

(2001年12月21日)



親愛的臺灣父老鄉親們:

  你們好!

  我們是久別故土居住在祖國大陸的臺灣鄉親。今天我們歡聚北京,共同慶賀臺胞之家———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成立20周年。在這個喜慶的日子里,我們更加思念海峽彼岸的父老鄉親。

  美麗的寶島臺灣,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鴉片戰爭後的百余年,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飽受外敵的欺淩與壓迫。甲午戰爭後,臺灣被迫從祖國的懷抱中分離出去。為了使臺灣重歸祖國母親的懷抱,抗擊日本殖民統治,我們的父輩兄長不惜以死相拼,前仆後繼,犧牲達65萬人,以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動人詩篇,展示了我們臺灣鄉親豪邁的英該雄氣概和光榮的愛國傳統。

  由于人為的藩籬,半個多世紀來,血脈相連的兩岸同胞,雖近在咫尺,卻仍然無法團聚。對于我們臺灣鄉親而言,這是多麼沉重的離愁;對于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來說,這又何嘗不是她內心最深的傷痛啊?!

  自從1979年祖國大陸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兩岸同胞齊心合作,共同努力,終于打破海峽兩岸的堅冰,兩岸人民往來日益頻繁,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關係日趨密切,兩岸共榮互利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海峽兩岸的鄉親都親身見證了這一歷史過程。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成立以來,為傳遞鄉情、服務鄉親、溝通兩岸、增進了解,為促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做著自己點滴的努力。歡迎臺灣鄉親們到祖國大陸來參觀訪問、投資貿易、考察學習。我們將熱情地為鄉親們提供服務,奉獻微薄之力。

  家鄉時時刻刻都在牽動著我們的心。家鄉的穩定、繁榮和發展,鄉親們生活幸福、美滿,是我們誠摯的祈盼。但近年來,臺灣政治動蕩,社會不穩,經濟下滑,鄉親們的切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許多鄉親對臺灣前途喪失信心。我們深為不安,至為關切。我們衷心期望鄉親們能共同努力,早日走出困境,真正過上安定的好日子。

  祖國大陸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生活逐漸富庶,國力日益昌盛,中華民族的復興勢不可擋。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榮光。我們生活在祖國大陸,不但親歷這一壯觀的發展進程,而且能為這偉大的事業添磚加瓦,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海峽兩岸同屬于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血濃于水。這一事實是無法否認、不可抹殺的。歷史與現實都告訴我們:臺灣的前途係于祖國大陸,臺灣政治的穩定、經濟的復蘇與社會的和諧,都離不開一個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才能健康平穩地向前發展,兩岸才能共同繁榮。和平統一完全符合臺灣同胞的根本利益,也是全體中國人的福祉所在。臺灣少數人不願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不願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試圖把臺灣從中國的大家庭中分割出去,這是一條絕對走不通的路,受到損害的還是我們臺灣鄉親自己的利益。

  不久前,兩岸先後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為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兩岸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再也不能失去這個寶貴的歷史機遇了。海峽兩岸應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以務實的態度排除各種人為的障礙,盡快實現兩岸的直接“三通”,使兩岸能夠共同發展。

  “水流千里歸大海”。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臺灣的父老鄉親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

  遙祝島內父老鄉親身體健康,事業有成,闔家幸福!

                                          慶祝全國臺聯成立20周年大會

                                               2001年12月21日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