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方瑀曾榮膺選美比賽冠軍
連方瑀出身書香門第,又是長女,父母分外疼愛。連方瑀回憶童年的時光時,令她記憶猶深的是:“我家別的不多,書不少。父親很有老中國人的思想,就是不管學哪一行,從小到大國文根底要打好。”
連方瑀說,我4歲就被送去上小學,當時父親每天把我抱起來坐在他的膝蓋上,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詩詞,若我背不出來就打小手心。比起來,外公教的方法就有趣多了,他會吟詩,他常常拉著我的小手教我怎麼吟怎麼唱,我就當唱兒歌一樣地唱出來。”
等到連方瑀上初中時,每逢寒暑假,父母親都會請一個70多歲姓吳的國文老師教她學古文。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玩水或者踢獾子,而她每天都要關著門學習,還是小女孩的連方瑀很生氣。為趕老師走,她從不在老師對面坐,而是背對或側對著老師,不看他,直到烹飪高手的母親把美食放到老師的面前,才轉過身來。
連方瑀第一次正式投稿是讀初中的時候,稿子投給了當時有名的《學友》雜志。但她表示,“我真正開始寫作是25歲,那年夏天戰哥帶我去歐洲遊歷了1個多月,我每到一個地方都積累了不少資料,回來後認真坐下來寫遊記,1年後寫完了。那是我的第一本書《歐遊雜記》,我至今一共寫了5本書。”
但連方瑀的第4本書到第5本書之間,卻隔了長長的6年。
連方瑀曾是“中國小姐”。第二百四十八期《今日世界》雜志(1962年7月16日出版),連方瑀是1962年選出的第一名“中國小姐”,封面同時還有第二、三名的江樂舜與劉秀嫚。
連方瑀無論走到哪里,發型總是吹得很完美,臉上的妝也很精致,但是您知道嗎?這樣的美麗,並沒有付出高昂的代價,連方瑀的妝發都是在住家附近的小美容院打理,洗頭發220臺幣起跳,剪頭發也只要600臺幣,連方瑀不但把自己打點的漂漂亮亮,就連兒媳婦也會一塊帶來,而且因為光顧很多年了,設計師還會特別幫她畫個眉毛。
而對這對美女婆媳,美容院的員工們都讚不絕口,直說:“她們都好可愛,人很好、很溫和”。
方瑀與連戰共有四個子女(長女連惠心,長子連勝文,次子連勝武,次女連蚑心)。作為“一家之主”的連戰每日回到家都有個習慣,就是站在玄關脫鞋時展開總點名,由老奶奶叫到小豬寶,甚至幫忙侍奉老人的護士也不漏掉,如果有誰不應,必要查詢再三。

資料圖:連方瑀
延伸閱讀
方瑀,出生于1943年4月14日,祖籍江西,生于重慶,因與連戰結婚而冠夫姓,稱連方瑀。
1946年隨父親方聲恆舉家遷往臺灣。家境為書香世家,父親方聲恆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太空農業專家,曾在臺灣大學任物理係教授。母親汪積賢,畢業于南京金陵大學,來臺後任教于強恕中學二十余年。方瑀自小成績優異,獲得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係學士,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生化碩士。大學一年級時,她獲第三屆“中國小姐”選美競賽冠軍。
1965年9月5日和連戰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龐德教堂結婚,婚後連方瑀曾任教于東吳大學中文係,教授現代文學。現為連雅堂文教基金會及連震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熱愛文學的方瑀,從寫作中得到了無窮的樂趣,著有《歐遊雜記》、《伊蓮集》、《親情》、《愛苗生我家》。連方瑀撰寫了《感子故意長》被多家媒體轉載,近日,連方瑀女士出版其新作《半世紀的相逢──兩岸和平之旅》。對于這些作品,方瑀透露過一個小秘密,“其實自從結婚後,我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連戰的潤飾和審核才出門的”。
連方瑀女士在連戰的從政生涯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連戰的競選活動中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她在2004年連宋聯袂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時,不辭勞苦紓尊降貴的為連戰站臺打氣,得到民眾讚賞。2005年4月26日,連方瑀女士隨連戰奔赴中國大陸進行國民黨大陸和平之旅訪問。在訪問中,連方瑀女士以端莊的舉止,優雅的穿著,高貴的氣質博得了眾人的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