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叫我大美人,不要叫我大明星,我現在是作家作家作家!”
7月24日晚6點,香港會展中心演講廳。一串不疾不徐的臺北腔,像記憶裏的嬌嗔,將江雁容推到臺前,又像是“白色山茶花”雲之凡從雲南出發取道香江,停足訪友。“作家”林青霞息影多年後,終於又站到聚光燈前,帶著一本舊文稿精心選粹的集子《窗前窗外》,去面對最忠誠的影迷,和最善意溫柔的朋友們臺上是鼓勵她動筆的文化人馬家輝,臺下是李敖、徐克、施南生、董橋、張叔平、楊凡等人。
林青霞説自己17歲那年完成了學業,放下書包,成績不理想的她處在迷惘中,卻因為上天的安排馬上背上書包,走進《窗外》劇組。“直到我嫁到香港,又走進了窗裏,後來,一直在窗邊寫作……”
一扇窗,裏面是煙火氤氳的世俗家居,外面是霓裳流光的熒幕疊影。林青霞17歲從電影《窗外》一夜成名,從此盛名和傳奇緊隨身後……直到毅然決定嫁人,婚前接演的最後一部電影是《刀劍笑》,而影院上映的最後一部電影是《東邪西毒》(《東》作為林的第100部電影與第一部《窗外》的版權恰好都在王家衛手裏)。
馬家輝説林青霞放棄寫自傳,是聰明之舉,仿佛閒庭信步,寫其所寫,閱其所閱,兩不相欠;同樣,要抒發對“作家”林青霞的種種意會解讀,似乎也很難尋找一個四平八穩的工整模板,反不如書裏的感覺一樣,下場絲絲綿綿的細雨,雨點零落窗外,水汽卻也沾染窗裏,散漫之中説到底還是骨子裏洶湧的情結。
美演
著名戲劇大師賴聲川曾經説過,在根據同名話劇改編的電影《暗戀桃花源》之前,林青霞一直困惑于演技與美貌的矛盾中。曾經與林合作過電影《今夜星光燦爛》的香港導演許鞍華多年之後來到大陸拍攝《玉觀音》提及林青霞也是説:“她不是沒有演技,而是因為太過漂亮。”林青霞美,愛美都是不爭的事實。在書中,她依然細細地寫下第一次去電影公司試鏡時的“行頭”:胸口繡著四個大大的白色英文字母LOVE,下著白色喇叭長褲,腳踩當時流行的松糕鞋。
因為美,林青霞是玉女,也一度被認為是花瓶,演技不被肯定,但她的內心卻真心希望自己是一個好演員。1977年,一些小報打出駭人聽聞的大標題“林青霞、秦漢已秘密結婚!”邵喬茵還一怒之下跑去臺中指責林青霞。之後,林孤身前往美國進修表演。1981年,她回臺接拍了《愛殺》,不穿BRA,首次真空上陣的鏡頭則成為當時輿論最關注的焦點,有人用“沒落”來形容,反倒一些理智的影評人認為她有突破。從此,林青霞擺脫了純情的瓊瑤戲路,戲路開拓。
賴聲川説,有趣的是,林青霞一直都不認為自己很美,這絕對不是矯情。有一年,人在香港的林青霞專門電話賴導,讓他託人送《暗戀》的DVD,結果她看完後第一句就説:“我真的沒有想到,那個時候的自己真的好美。”賴聲川覺得很好笑,反駁她,“廢話,你當然是最美的啊!”賴聲川説,以前的林青霞是最大的明星,但是反而沒有像今天那樣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現在的她開始正視自己的一切,包括美貌。
愛傷
馬家輝確定林青霞能寫,而且一定能寫好,是有一次他與林青霞在徐克、施南生夫婦家中小聚,那夜他躺在鬆軟的白沙發上,品著紅酒,抽著老爺遞過來的雪茄,“微醉,靜靜聆聽著林青霞對於景物和心情的細緻描述,忍不住暗暗對自己説,她能寫。”當時,林青霞仿佛就站在舞臺中央,講起有一段日子每當從臺北返港,車子走在大嶼山的筆直公路上,她望向窗外的天空與燈火,心情頓時舒暢,因為她在臺北悉心照顧父母親,每當面對醫院裏面的生老病死的低沉氣氛,難免情緒憂結哀傷……
林青霞的父母對她本人有華著很深的影響力。當年,母親力阻林青霞接演《窗外》,就是怕女兒身陷複雜的娛樂圈不能自拔,還以自殺的紅星林黛、樂蒂為例。在拗不過女兒答應後,就在劇本裏打叉,刪去所有接吻的戲,並且拿到扮演林父母的演員曹健、錢璐家地址,帶著林從下午一直守到黃昏,為的就是希望有人出來承諾關照女兒。
2002年11月,長期罹患憂鬱症的母親跳樓自殺。2006年,最敬重的父親也過世。其間又有八卦傳媒報道林青霞丈夫外遇的傳聞,種種事端導致大美人心理壓力越來越大。2007年8月,曾有媒體目睹她一臉愁容地前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香港健康情緒中心,當時港媒就猜測她患上抑鬱症。令人驚訝的是,同年香港名醫李誠推出自己的作品《九鬱一躁》,講解新興都市情緒病“鬱躁症”,同樣找來3位星級名人寫序,分別是曾智華、徐楓和林青霞。其中,林青霞寫的序言堪稱“爆炸性”:她在文中透露自己“得了嚴重抑鬱症”“有鬱躁症的傾向”。林青霞在序言中也寫到:父親剛過世,整個人就像一攤爛泥,東歪西倒的,整天就拿著筆和幾張紙,一心想把我和我父親的情感記錄下來。
所幸的是,林青霞找到平衡內心的方法,除了寫,就是對佛法産生了興趣。過世的聖嚴法師對林青霞影響深刻,大師有一句箴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因為這句話,林青霞説自己最終度過生命裏最不可承受的傷痛。賴聲川透露,林青霞這些年都致力於公益和慈善事業,只不過為人低調,不願意告訴公眾而已。再過幾年,大家最終會知道她在人道主義方面做出的貢獻,將會有與她名字緊密相連的成果出來。
文華
林青霞息影之後,雖然再無觸點,其間也有風傳她將出演各種電影,比如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還有曾一度有消息稱白先勇力邀她出演電影版《金大班的最後一夜》,以及徐克、施南生夫婦也表示過,希望能説服她出山,接演電影《狄仁傑》,就是劉嘉玲的武后一角,但是種種一切都被證實是空。反倒不時地,我們能看到林青霞捧場各種文化演出或講座的消息。
為《窗裏窗外》寫序的蔣勳是林青霞的偶像,為了能夠親自聆聽蔣的演講,林青霞可以做到每週必從香港飛回臺北。她説蔣勳是她唯一的偶像,是半顆安眠藥。好友賴聲川的戲劇她必定支援,《這一夜,women説相聲》在深圳首演時,她就與作家龍應臺,施南生去後臺捧場;等到袁泉出演的新版《暗戀桃花源》在香港演出時,她再度親臨。白先勇改編的《牡丹亭》在北京的長安大戲院演出時,她也是低調飛來觀看……身為豪門名媛,我們看不到林青霞出現在各種時尚派對或者奢華場合,卻總能看到她在看戲、看展覽、聽講座,零零碎碎的足跡,反倒像一個文藝女青年“孤獨的旅行”。
在書中,林青霞毫不掩飾自己對文藝的興趣和傾心。她會請教董橋如何寫作,抓住龍應臺給她上一課寫作速成課,也會來北京拜訪病床上的季羨林先生,看了楊絳、季羨林、沈從文等大師的作品,會興奮地電話朋友嘮叨。林青霞的“野心”,卻顯然不僅限于一本兩本作品,她閒時摹倣的野獸派馬蒂斯的畫,頗具神韻,她報名至香港城市大學進修書法,修文習字兩年。
剛推出處女作的林青霞就已經透露了自己的下一步寫作計劃,就是挑戰倪匡的“千字小説”。她説:“我有一個小小的野心,我希望,等到林青霞60歲的時候,她會是一個藝術家。”
影幻
2009年,數位修復版《東邪西毒》重新公映。片子已經過了重新的配樂(馬友友演奏)和調色,人生閱歷積累足矣的林青霞重看時,終於覺得自己看懂了,當年該片在威尼斯影展映出時,她曾當著王家衛的面失望地吐出三個字“不好看!”而今,她卻悟出了一個“愛”字,更讓她欣喜的是,當年蓬頭垢面拍攝的效果如今看來美不勝收,她又一次對王家衛説:少了遺憾,多了慶倖。最近,王家衛《重慶森林》中有一段關於林青霞被刪的花絮曝光了,也讓影迷驚艷。鏡頭前,林青霞大波浪頭,眼神迷離地在麥克風前演唱經典粵語歌曲《明星》(可能是葉德嫻配唱版本),一低頭、一蹙眉、手指夾煙,顛倒眾生。也許王家衛很懂林青霞,於是就選了這首歌,歌詞是:當你記起當年往事,你又會如何,可會輕輕悽然嘆喟,懷念我在你心中照耀過。這句話似乎也説出林青霞與愛她的影迷之間的緣念。
《窗裏窗外》中除了林青霞細膩的筆觸值得品位,還有就是各種珍貴圖片,有些照片的掌鏡人都是大師級別,比如導演楊凡、攝影師杜可風。除了劇照和電影海報,書中選擇的圖片主要是生活場景,於是就有一些讓人唏噓的合影出現,比如林青霞與鄧麗君在海灘上的比基尼合照,比如林青霞與張國榮在電影《東成西就》劇照埋位時的合影,還有林青霞遊訪山東老家的情形等等。不過,或許為了避嫌,前塵往事不想再度翻起。有一套照片並沒有入選,那就是當年秦漢掌鏡的照片,尤其是那張林青霞跪坐沙灘上的豪放泳裝照。不過一切的確都過去了,那些影像在林大美人心中已經是一場幻象,消散無遺。
結語
尷尬在於,旁人的解讀肯定是隔靴搔癢,並不能精準地表達出林青霞本人的感受。好在文字是她親自撰寫的,登載出來,別人從哪個角度如何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知道自己想説什麼,想要什麼。所以,在這裡就摘錄一段林青霞在書開頭寫的人生小語,希望讀到的人都能有所感悟:
小時候重復做同樣的一個夢,墻角有一張又平滑又白的紙,心裏感覺很清涼,很舒坦,因為太喜歡這種感覺,深怕它會變皺,它卻開始有了褶皺,我那清涼平靜的心,也越來越糾纏,越來越絞痛,就在這個時候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