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特色

時間:2012-03-19 14:45   來源:台灣網

  鞦韆賽會

  每逢閨月年的農曆3月6日玄天上帝誕辰,光路社區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便會舉辦一項全省獨一無二,且已延續300餘年的“盪鞦千”比賽。

  盪鞦千是一項流傳已久的民俗活動,據説係春秋戰國時由北方的山戎傳入,盛行于漢朝,在嘉義成為活動盛會,則有一段典故:清康熙年間,嘉義湖仔內下路頭地區瘟疫不斷,當時有一村民自故鄉福建玄天上帝廟請來分靈,建廟奉祀,村民們紛紛向北極星化身的玄天上帝祈求化災止厄,瘟害果真就此消失。居民為感謝玄天上帝,不僅在他生日時隆重祭祀,甚至煞費苦心思索助興節目以娛玄天上帝。某日有位舉人見其女興高采烈地盪鞦千,於是靈機一動,想到以舉行鞦韆賽會,讓大家在敬神之餘,猶能更接近“天”,符合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藉升到高處,遙望神州故土級玄天上帝祖廟,以示不忘本的情懷。因此,開啟了光路裏300餘年的盪鞦千民俗活動。

  為沿襲昔日原始的搭建方式,每回鞦韆賽會所搭設的鞦韆架皆採古法,即不用任何釘子,僅以竹子和藤條架設、捆綁。鞦韆架起的高度高達12公尺,相當於四層樓房,主架之外,還有橫干支架,架成兩面八格,代表八卦無極之意;鞦韆板離地面約一丈高,因此要賽鞦韆,得先學會上單槓,否則夠不到鞦韆板,就不要提賽鞦韆了。鞦韆啟動時,須仰賴地面助手以竹竿推動,然後再由參賽者借勢奮力擺蕩。

  這項鞦韆盛會,約每5年舉行2次,每次總能吸引如潮的遊客前往參與盛會。比賽一般分團體與個人兩組,每組再以年齡區分,比賽不限時間,以蕩的高度決勝負,而比賽現場只見鞦韆隨著加油聲,忽而上天,忽而墜地,一來一往的擺蕩,凝聚所有人的目光,蕩出一波波高潮,緊張熱鬧,現場感十足。

  交趾陶

  嘉義是臺灣交趾陶的發源地,因而有“交趾陶的故鄉”之稱,日人又稱之為“嘉義燒”。交趾陶為一種低溫多彩釉,是融合了軟陶與廣窯的一種陶藝,且包容了捏塑、繪畫、燒陶等技藝及宗教文化的民俗工藝,堪稱民間藝術的國寶。

  據考證,交趾陶發源於兩廣福建一帶,清時隨移民傳入臺灣。臺灣的交趾陶主要作為廟宇或傳統建築中的裝飾,多飾于廟宇建築的屋頂、墻壁上的水車堵、身堵、墀頭,而題材多半以教化人心的忠孝節義及吉祥獻瑞等為主,其人物的身段、服飾則深受地方戲曲及歌仔戲的影響,不論人物或鳥獸、花卉的造型、用色,皆十分鮮艷生動而活潑,其特色在於晶亮艷麗的寶石釉彩,呈現多元豐富的民俗風格。

  而在傳入臺灣的150年間,由於交趾陶的製作技巧難度高,因此習得此藝的匠師寥寥可數,其中以尊為“葉王”的葉麟趾,為臺灣交趾陶的開山宗師。其作品還曾在世界博覽會中引起藝壇的震驚,被譽為臺灣絕技,後世尊為“臺灣交趾陶之父”,其作品散見於嘉南一帶各大廟宇,如今僅剩臺南學甲“慈濟宮”、佳裏“震興宮”及嘉義“城隍廟”等地保留較完整;其作品造型豐富、沉逸古拙,尤以人物栩栩如生,用色沉斂穩健,並獨創胭脂紅、翠綠顏色的釉料,後世更有“葉王交趾燒”之封譽。

  同樣是寺廟裝飾要角的剪粘,主要飾于廟頂,常與交趾陶互為搭配。

  近年來,本土意識覺醒,臺灣民俗傳統工藝日漸復興,交趾陶藝術再度受到重視,這項失落的民間工藝獲得重生。

  石猴


  石猴源起
 
  嘉義是石猴的故鄉,素人藝術家們以石猴為創作主題已有六十年的歷史。這一群石猴創作者利用嘉義八掌溪所出産的各種貝類化石,化腐朽為神奇,將原本其貌不揚的原石、化石,經由靈巧的雙手將猴子特有的神韻及俏皮靈巧的天性充分表露在作品上,創作出“返璞歸真,真情流露”的作品特色,孕育成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嘉義石猴。

  説起嘉義猴雕的歷史淵源,必須從“龍師——詹龍”説起,他率先把嘉義八掌溪的溪石帶入雕刻的藝術殿堂,開創嘉義石猴創作的風氣。詹龍從小生長于嘉義市南門打石街,在耳濡目染及因緣際會下,從打墓碑到從事石猴創作,更將創作的風氣引領成嘉義獨具的地方特色。詹龍猴雕的輝煌時期大約從1973年起,由於大量採用嘉義地區溪流盛産的貝類化石做為雕刻石材,加上雕工出神入化,受到日本人極大的喜愛,幾乎供不應求,因此吸引許多人加入石猴創作的行列。難能可貴的是,從猴雕第一人詹龍以來,這一群石猴創作者大多是未經學院派訓練的“素人藝術家”,秉持對石猴創作的熱誠自行摸索、精益求精,聚集眾人的努力雕鑿及默默耕耘,終於創造出“石猴世界”的藝術特色。

  嘉義市文化局自1998年首度精心策辦“嘉義市石猴戶外創作展”活動,邀請這群素人藝術家于現場創作,讓大家親自體會了這些素人藝術家如何在鑿起鑿落間,將“頑石”雕琢成活靈活現的石猴,也藉此機會讓市民了解到嘉義豐富的人文特色。

  嘉義猴雕第一人——詹龍

  “龍師——詹龍”率先把嘉義的溪石帶入雕刻的藝術殿堂,開創嘉義石雕風氣,更是猴雕之神,嘉義的侯雕創作者中,許多人都可尊稱詹龍一聲師父。

  詹龍從小生長于嘉義市南門打石街,打石街打的是墓碑,雖然家裏經營青草店,但環境的耳濡目染下,二十歲時詹龍就加入打造墓碑的行列。不久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詹龍被日本政府徵召到海南島充當軍夫,大戰結束後,詹龍滯留在海南島,身無分文,不得返臺,在此期間,曾接觸到汕頭一位建造寺廟龍柱的師傅,跟著他學習雕龍柱,加深了石雕創作的基礎。

  回到故鄉後,詹龍先是上山當採石工,也曾雕刻寺廟龍柱,後來回到打石街開設墓碑店,但生意冷清,只維持了三年之久。如此變動不定,一直到四十多歲,他才決定全心投入石雕。紀念人像、石猴、觀音佛像,無所不雕,而最受歡迎、創作最豐的則屬猴雕。

  詹龍在阿里山當採石工的歲月裏常常觀察成群的臺灣獼猴在溪澗林邊嬉戲,猴子的活潑俏皮、母猴帶小猴的親情體態,深深吸引著他,於是閒暇之間,他隨手撿來石頭,把猴子的生態化做永恒的石雕藝術。

  詹龍石雕的輝煌時期大約從1973年起,由於大量採用嘉義地區溪流盛産的貝類化石做為雕刻石材,加上雕工出神入化,受到日本人的喜愛,透過民藝店大部分轉售到海外,幾乎供不應求。雖然其作品熱賣,但大部分的利潤都進了中間古董商的口袋,因此詹龍即使走過輝煌年代,依舊兩袖清風,一生都寄人籬下,買不起房子,他曾自嘲“一生刻猴三千件,古董店賺錢開車買大樓,我到老也是‘稅厝站’”。

  詹龍于1990年病逝,生前他對自己一生鍾情猴雕的批註是“我生於臺灣嘉義,用八掌溪的石頭雕刻阿里山的臺灣彌猴,留給臺灣子孫做紀念”。

  “嘉義龍師,雕猴第一”是石雕界流傳至今的一句話,它不曾因為“龍師”的離世而改變。“龍師”石雕藝術精神已由其妻小、兒女,甚至女婿傳承下去,家族中有五人專業或業餘從事石雕創作。他們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龍師”的影子,這是他們最引以為榮的地方。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