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佛教(二)

時間:2001-04-13 09:33   來源:
  近二三十年來,臺灣佛教界充分利用臺灣社會給佛教發展帶來的條件,運用廣播、電影、電視、出版等傳播媒介和舉辦各類法會、講演會、文藝演出、弘法遊行、宗教觀光、聖地朝拜等活動,全方位、多渠道地宣揚佛教,吸引信徒,使臺灣的佛教信仰在社會表層呈現出極其興旺的景象,並在世界範圍産生了相當的反響。與此相聯繫,臺灣知識界對於佛教的學術研究興趣大增,不少學術成果問世。這裡,值得提到的兩位重要人物是星雲法師和印順法師。星雲是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12歲在南京棲霞山剃度,曾任宜興大覺寺、南京華藏寺監院;1949年到臺灣,1967年在高雄縣大樹鄉破土興建佛光山寺,該寺20年後成為臺灣最大道場,別院、分院遍及臺灣各地,甚至還發展到香港、東南亞、日本、關島、夏威夷及美國本土,以至澳大利亞和南非;星雲還發起成立“國際佛光會”,以各地的佛光山寺院和活動點為中心,聯絡組織當地佛教信徒加入協會,從而在臺灣和國際華人社會乃至部分非華裔人口中掌握了引人注目的信眾資源。星雲把自己的做法看作是“提倡人生佛教,建設人間凈土”的實踐,他以宗教家的熱忱、企業家的手段、政治家的謀略,終於把佛光山建成一個資本雄厚、事業眾多的跨國集團,其資産總值在80年代已達新台幣100億元以上。憑藉巨大的經濟實力及個人活動能力,星雲在宗教、政治和社會生活領域十分活躍,還被國民黨“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選為“中央評議委員”。在始終受到蔣氏父子青睞的“中國佛教會”多屆理事長白聖法師去世以後,星雲和“中佛會”名譽理事長悟明是臺灣佛教界僅有的兩位具有這個高級政治頭銜的僧侶。
  印順法師,浙江海寧人,1906年生,曾師從名僧太虛,在大陸時就以《印度之佛教》一書奠定其學術地位。50年代初到臺灣,創福嚴精舍、慧日講堂,從事佛教教育和佛學研究,出版專著多種,是今日臺灣公認的佛學泰斗,在大陸和國際學術界也享有盛名。印順法師力求按照歷史的本來面目闡釋佛教思想的産生、發展、作用和地位,以其對大乘佛教義理的深入考證、精闢思辨和高屋建瓴的詮解、發揮,震動了有感於佛學之深湛浩博的新一代臺灣知識層信眾,被不少人譽為“臺灣佛教的精神領袖”。印順的思想學説在客觀上支援了星雲這樣的佛教“革新派”的大膽行動;甚至有人宣稱受到印順的啟迪,悟出一番道理,創立了新的教團。因創建“慈濟功德會”、為臺灣下層民眾提供醫療慈善服務,向國際社會提供災難救助,而連續獲得臺灣當局和國際性獎勵的證嚴法師,也是印順的女弟子。
  目前,慈濟功德會的會員達250萬,財力已絕不亞於佛光山,只是使用方式不同。一些以知識分子和青年為成員的佛學研究機構或佛教團體,不約而同地請印順擔任“導師”,時常請教。印順歷來與星雲一樣飽受“中國佛教會”中某一派勢力的排擠,在“中佛會”聲威今非昔比的時候,印順法師門庭“下自成蹊”,反映了臺灣佛教界內部結構組合的新態勢。 縱觀臺灣佛教近二三十年的發展,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入世佛教”,即“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自力自足”。其最好注腳,就是佛光山集團的所作所為。星雲主張今後的佛教要走工禪、商禪並舉的道路,這是傳統佛教面對現代社會生活嚴峻挑戰的一種回應,以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來求取佛教在現世的生存空間;二是“居士佛教”,這是近代中國佛教本來已很突出的現象,在臺灣,一方面表現為在俗信徒的增加超過僧侶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現為初中以下程度佔63.03%的僧侶隊伍素質不能適應佛教進一步發展的需要,造成一批高層次知識型信士以鑽研、護持正法為己任,而社會上非正規佛教的“複合”信仰一派興旺的局面。這種狀況不能不説是潛藏在臺灣佛教繁榮表層之下的危機,但同時又可能是臺灣佛教整體水準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希望。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