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天德教

時間:2001-04-10 17:27   來源:
  天德教創始人是四川樂至縣的蕭昌明。蕭昌明生於1894年,教內稱其為“佛王降世”,有7歲離家傳道、請佛召神、求雨醫病的傳説;30歲時于漢陽自命為“三才教主”,以岳陽為基地進行創教活動。1926年蕭創頒“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20字,作為“本教之骨”;1927年正式宣佈建立“天德聖教”;1930年以“南京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名義向南京政府申請備案。同年,印行《人生指南》一書,蔣介石為之題詞“修身養性”。1933年底,成立“上海特別市宗教哲學研究社”暨“東方精神療養院”。1934年夏,蕭昌明在上海開辦傳道師資訓練班,分派弟子前往各地“宏教”。一時,鄂、湘、粵、皖、贛、陜、甘等地都成立了“宗教哲學研究社”,有的稱為“宗教大同推進社”或者“德化慈善會”。蕭昌明的活動逐漸引起南京政府不安,1936年,通令取締宗教哲學研究社,蕭被迫於1937年遷至黃山。此前,其妻遭日機轟炸身亡,蕭回川續娶宋氏。抗戰期間,天德教各地社壇創辦了一些生産實業,開展了一定的難民安置和社會慈善事業。
  1943年初,蕭昌明去世,教內稱其“位證‘無形古佛’”“晉封‘——宗主’”,道務由“師母”昌慈接掌。1949年,黃山總社遷往香港新界青山,打出“天德聖教”之名向港英當局登記,號稱有教徒40萬。1953年,蕭昌明弟子、湖南平江人王笛卿由在臺國民黨海軍上校教徒龔家寶申請,桂永清出面擔保,自香港到達臺灣高雄;1965年在高雄、臺北設立公共道壇;同年10月30日,王笛卿邀王德溥、趙恒惕、劉峙等64人聯名申請,“天德聖教”立案登記,未能獲准,轉而籌組“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于1966年4月召開成立大會,前“內政部長”王德溥任理事長,並在一些市、縣建立支會,附設道壇,吸納徒眾。
  1974年,王德溥與王笛卿分袂,自立“天德聖教中華民國總會”,仍未獲准登記,但可自由活動,唯未博得各地教徒積極支援。王笛卿于1975年去世,教內稱其“果證‘圓明至聖佛’”,後被尊為天德教臺灣開山祖師。1987年,經教內人士斡旋,王德溥將“總會”交給王笛卿的弟子、在臺南主持“念字聖堂”大有發展的秦淑德管理,秦隨即召開“會員大會”,推選有軍方背景的蕭楚喬為“總會”新一屆理事長,執掌教務行政;秦淑德任道監,總管道務。1989年1月,天德教再次申請立案,4月得到臺“內政部”批准;6月25日,17個已有的天德教團體在臺北集會,將原“天德聖教總會”改組為“中華民國天德教總會”,蕭楚喬仍任理事長。
  1992年8月,天德教總會第二屆會員大會召開,蕭楚喬再次連任。當年年底統計,天德教在臺灣有壇、堂、宮、殿等活動場所34個,教職人員103名,信徒193800人。1994年該教舉行教主蕭昌明“百秩晉一”紀念慶典,當局黨政官員黃尊秋、鐘榮吉等曾出席致賀。到1997年,公佈的信徒數仍未突破20萬。
  天德教宣稱“以五教精微而成”,按蕭昌明的説法,“此教非人之教,乃天之教;非天之教,乃大公無私之教。如是者,五教各自理事,由天德教貫注各教,合而為一,謂之天德聖教”;對於“二十字”,蕭昌明在制定的教法中聲言“各教不能違此”,其“五教合一,惟我獨尊”的主張十分明顯。這種現象雖然是近代中國民間教門共同的特點,但在當代社會未免顯得封建主義氣味太濃,因此,臺灣天德教已專聲明自己“無權過問各教或眾生是否信守,請各教及社會人士勿予誤解”。該教教義駁雜,佛、道概念兼用,主旨則不出挽劫救世,復振儒家道德理想。其主神分上中下三代,如同佛教之豎三世佛,只是名目頗多,宛似《封神》,但在臺壇場內只供“無形古佛”、觀音大士、“圓明至聖佛”三尊聖像;又以橫寬五尺五寸或九尺九寸、縱高三尺三寸或五尺五寸之黃色棉布挂于壁上,稱“光布”,代表三十三天;入教者經導師指點,打坐修持,據言可在“光布”上看到“宇宙之光”傳達的“神諭”。該教強調“精神治療”,實際係以氣功(該教稱“神功”)方法為人醫病,作為傳教一途。天德教經典原有蕭昌明在世時口説的百餘萬言記錄稿,1986年秦淑德等匯集其他文獻,編纂《德藏經》四類八部二十八卷出版,其中“經藏”類包括經文16種,多冠以“佛説”字樣。
  天德教基層組織形式採教團社團合一體制。教團方面,教階分為開導師、副開導師、協理開導師、教士、修士、居士(皈依在家弟子)、信士(未皈依之信徒)等。社團方面,設道務、服務、總務、秘書、會計等組,由教職人員負責。臺灣天德教設立有“天德聖教公益慈善事業基金會”;在臺南辦有《覺明雜誌》,社長王宗銘。香港和臺灣的天德教團體之間保持著某些聯繫。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