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小戲劇種介紹(下)

時間:2006-05-12 15:46   來源:


四、打七響

  閩南拍胸舞隨流行地區之不同,有“打七響”、“錢鼓舞”、“錢鼓弄”或“打花草”等名稱,其中有四響、七響、八響及九響不等的拍打法;在臺灣則稱“七響陣”、“七響曲”、“七響仔”或“打七響”,係拍打七響。

  打七響來源相傳有三:其一是民間傳説宋真宗時,太子遭奸人所陷,幸賴山東梁姓響馬獻“陣”搭救,皇帝大悅乃賜封此陣為“七響陣”,或説為宋徽宗所賜,封號為“天子門生七響曲”;其二為宋朝呂蒙正(或謂唐朝鄭元和),落魄行乞時所創,高中狀元,位晉三公,死後敕封為“天子門生”,爾後丐幫弟兄便以此自稱;其三是從早期乞丐行乞時,表演“拍七響”繁衍而來。

  然而,黃文博則認為,此種大致脫胎于乞丐討食技巧的“七響陣”,常與“天子門生”被合稱為“天子門生七響曲”;雖“文武郎君陣”、“七響陣”及“天子門生陣”,均源自乞丐集團所發展而成的南管陣頭,但不論由組織結構或表演形態觀之,三者並不相同。

  七響陣演員共七人——雙生、雙旦及老醜三人。生與旦配對演出,其造型、服飾、舞姿、化粧及所持道具,均與車鼓戲類似。三位老醜,一執“擔耞※”,為靈魂人物;一執“擔竹筒”;“空手”者以“拍七響”起舞,所起之舞即為“打七響”,依序雙手合拍(一下一響),再拍打大腿上側(兩下兩響),然後雙手交錯互拍肩膀(或手臂,兩下兩響),最後左右拍打前胸(兩下兩響),七個動作必須很快完成,並重復數次。(※字上為此,下為手)

  七響陣為求生動花俏,尚演出迭羅漢、翻觔斗等特殊動作。然而,雖臺灣南部地區頗多七響陣,但近年來不僅在配樂方面已多由錄音帶取代,連“擔竹筒”及“空手”者,也多被省略或改成其他腳色,純正的“七響陣”已逐漸消失。

五、牽亡歌陣

  臺灣的“牽亡”有巫術儀式和民俗陣頭兩種型式。巫術儀式的牽亡魂,乃是藉由靈媒(尪姨)施法,引出亡魂與在世者對話;民俗陣頭的牽亡歌陣,是一種超度亡靈的歌舞小戲。牽亡歌陣的理論根據,是由儒家慎終追遠理念、佛教的輪迴觀念,以及道教的神鬼思想融合而成的民間信仰;其表演型態是民間戲曲、音樂、舞蹈與信仰的綜合表現。

  牽亡歌陣可能源自説唱藝術,其源流可追溯到唐代的變文。唐代僧侶為宣揚教義,將佛經轉變成俗講,宋代之後演變為寶卷,題材多為反映宗教故事,藉以宣揚因果報應思想;牽亡歌陣則以説唱、小戲方式反映出儒、釋、道之綜合思想。

  臺灣牽亡歌陣起源有二:其一是從閩南地區所流傳的落陰歌謠和尪姨歌謠發展而成;其二係由歌仔戲蛻變而來,由歌仔戲部分藝人與“紅頭仔”組合,發展成牽亡歌陣。

  晚近之牽亡歌陣演變成中南部民間喪葬陣頭,于喪葬儀式中做各種牽亡儀式及表演,表現死者家屬的孝思;牽亡歌陣一般均由孝子孝媳或孝女孝婿聘請而來,其意義包括超度、勸亡、開路關、送亡靈平安前往西方等,其儀式則包含歌舞、法事及特技等項。

  牽亡歌陣的表演,以説唱來表現,即以口述方式描述情節之發展,並以歌唱作為補充;其表演方式乃由法師主咒、主唱,其他三位腳色對答、輪唱或齊唱;通常以一關為一段,每段大多先對答後對唱。唱與白內容多係勸人為善,且均以押韻之口語化“七字歌仔”(即白字歌仔或四句聯仔)為主;再配以伴奏,或歌或舞,或獨白或對答,相當緊湊繁複。

  此外,為説明牽亡故事行進間地點的轉移,通常以更換曲調來表示,共包括1.請魂;2.請神;3.調營;4.出路行;5.送神等五階段,其中以“出路行”最為重要,必須行經三十六關與東嶽十殿,始能到達西天見佛祖。

  根據黃文博之調查,牽亡歌陣依其目的與意義,可分成五個時機:1.出殯前日傍晚,目的在超亡慰靈;2.出殯當日遷棺前後,目的是“引魂出山”;3.出殯途中,目的是替亡魂開路關;4.下葬前,帶有“送魂上仙山”的意義;5.返回途中,目的在引魂回家(三魂七魄之一魂在“神主牌”,所以要引魂回家;另二魂,一上天報到,一在遺體。七魄則自然消失)。

  牽亡歌陣表演目的,在於帶領亡魂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而其內容便是鋪述整個路途的過程。“首先是口白,説明死者的姓氏、職業、生辰等,依死者的身分而變化説詞。其次是請神,以歌唱的方式搬請所需的神明護持,然後調營出發到陰府路關,包括了草埔路、黑土路、石仔路、石板路、冷水坑、嶺板嶺、鐵釘路……等。唱完路關開始遊十殿,從第一殿遊到第十殿,或唱或問。”抵達西方見佛祖後,尚須辭神,整個牽亡儀式始告結束。另據黃文博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對臺南縣下營鄉紅毛厝的牽亡歌陣之調查,路關則包括萬里三坡路、鬼門關、草坡路、霜雪山、冷水星路、地府觀音寺、奈河橋、六角亭、火焰山、揚州江、枉死城、七條大路、東嶽十殿及西方見佛祖等。

  另外,根據臺南郭合德所述,牽亡歌陣之程式為:1.遷棺——出殯前移動棺木,須請東南西北中等五營,亦即五營兵馬;2.路關——出殯途中所唱的歌,此時“老婆”須焚燒紙錢;3.亡葬——下葬時所唱的歌,如“……亡魂下葬手提紙錢……”;4.回路關——回途中所唱之歌,如“……燒錢獻紙是買路回……”;5.從釋迦佛祖開始唱起——如“……釋迦佛祖……,六年受苦雪山中,雪山裏六年受苦,腳踏蓮花往西方。”唱至彭祖等,共約十幾首。

  由於牽亡歌陣為民間小戲,語詞多采押有韻腳的“七字仔”,因此簡潔流暢,易於藝人朗誦、傳授。根據蔡懋棠訪問三重的“臺南一團牽亡歌團”所得,〈請神一聲〉部分歌詞如下:“靈(當為“龍”字之誤)角吹來第一聲。一聲的確(當為“龍角”之誤)請東營。東營兵,東營將,東營兵馬九千九萬兵。頭戴金魁,身穿甲羅,請要天官又地官,水官又火官,請要三界通三官,請要天上李老君,通天的天主,元始的天尊,康趙二元帥,羅車太子踏火輪,再也再更請啰,請要托塔的天王,大聖孫悟空,北極上帝公,廣德(當為“澤”字之誤)的尊王,弟子三拜,請東營兵馬到此來……。”

  此外,根據黃文博采訪所得,臺南縣下營鄉紅毛厝的牽亡歌,“請神”儀式之歌詞為:“孤角吹來心茫茫,卜請地府的地藏,二請十殿閻羅王,三請本莊王爺公,再請山神土地公,足卜眾神招出動,請神壇前※亡魂,祝你亡魂上西方。”(※字為烈,但去“列”改為“毛”)

  由上可知,民間小戲自由活潑,可依各陣頭所搜歌詞之不同,或隨藝人即興自由發揮,同屬“請神”儀式,僅須注意維持歌詞“請神”之基本精神即可,不但唱詞大不相同,亦可加入虛字或虛詞,充分反映民間歌舞小戲自由之特色。

  牽亡歌陣之成員,有法師、老婆、倒退、小旦與樂師,除樂師與法師由男性擔任外,其他三人皆由女性扮演。法師為“三壇法師”,俗稱“紅頭仔”,左手執龍角,右手持帝鐘,需唱、念兼吹,為歌陣之靈魂人物,表演時立於“歌仔棚”正前方;老婆又稱“娘媽”,即“陰陽壇娘媽”,著黑色或藍色帶白點之服裝,上裙下長褲,與法師對答或輪唱,唸白時敲打烏鑼,歌唱時左手持絲巾,右手翻動羽扇,並跳舞,表演時位於法師右方,負責帶領亡魂前往西方;倒退又稱“尪姨”,著青色服裝,頸係紅披,上裙下長褲,表演時位於法師對面,雙手持“黃金古仔紙”舞唱,並將之焚燒,沿途向小鬼買路;小旦穿著白色上裙下長褲服裝,表演時位於法師左方,與法師對唱,唸白時敲擊木魚,歌唱時左手擺腰巾,右手揮彩扇,亦唱亦跳;樂師主要負責三弦和胡琴的演奏,但為節省開支,通常僅由一位樂師負責三弦。

  至於牽亡歌陣所使用的法器,一般有“龍角”、“帝鐘”、“奉旨”、“烏鑼”及“木魚”。“龍角”係牛角製成,具有降神與驅邪雙重功能,為法師所持用;“帝鐘”亦稱法鐘、法鈴、三清鈴或師公钘仔,柄上有三叉,象徵三清之意,具降神祛鬼之效;“奉旨”又名凈板、方子、封旨或封止,為一長方形小木塊,有嚇退妖魔鬼怪的功能;“烏鑼”即單音,是帶柄圓形小銅鑼,為“老婆”(尪姨)所持用;“木魚”為“小生”所持用。

  臺灣牽亡歌陣多流行于濁水溪以南,雲林縣褒忠、東勢、土庫、四湖、口湖、嘉義縣朴子、臺南縣柳營、下營、麻豆、西港、善化、將軍、臺南市鯤鯓、高雄縣阿蓮、彌陀、高雄市草衙及屏東亦有零星分佈,其中以臺南縣下營及善化為牽亡歌陣大本營;至於臺北的牽亡歌陣,則多來自南部。

六、三腳採茶戲

  客家人的戲曲,一般稱為“採茶戲”;它包含小戲形式的“三腳採茶戲”和“相褒戲”以及大戲形式的“改良大戲”與“客家歌仔戲”。

  陳雨璋指出,從各種採茶戲的形式言之,最初傳自大陸的是一醜二旦的“三腳採茶戲”;繼而有一醜一旦對演,配上固定歌詞的客家小調,或配以即興歌詞的客家民謠之相褒小戲,進而模倣其他劇種的劇本、腳色、服飾、身段等而形成的“改良戲”;不論何種形式的採茶戲,其曲調均以【平板】客家民謠為主;而“三腳採茶戲”為“採茶戲”發展之基點,于客家戲曲史上極具價值。

  三腳採茶戲之源流可推至贛南採茶戲,其初期發展階段是以贛南民間的採茶燈為舞蹈基礎,歌唱曲調則以當地茶農所唱之山歌為主。贛南採茶戲的前身為採茶燈,裝扮為茶衣腰裙與襖子褲子,道具是一扇與一茶燈,主要唱調是由【春穀雨】、【摘茶】、【茶童調】、【看茶調】、【極茶名】、【雙牽手】及【眾姐妹】等組成。初期扮演的故事即是摘茶、看茶中的逗趣、十二月採茶及考問茶名等對歌。

  鄭榮興認為,三腳採茶戲之形成,係由採茶歌結合民間歌謠而形成“採茶燈”,也稱作“茶籃燈”。即興演出具有採茶情節的內容,逐漸加入角色與唱腔,並增添情節,形成“二丑一旦”的三腳採茶戲,而稱作“採茶班”。再者,經由贛南採茶戲于乾隆年間,傳入嘉應州一帶;後來,三腳採茶戲又隨廣東移民渡海來臺,廣東嘉應住民大多遷入桃、竹、苗一帶,因此嘉應所使用的“四縣腔”,便成為三腳採茶戲歌唱語言。

  早期三腳採茶戲之組織均為男性,後來才有女性之加入。三腳採茶戲之演出,僅須醜、旦三名腳色,亦即二旦一醜,如《賣茶郎故事》中,醜扮賣茶郎張三郎,二旦分扮三郎之妻與妹,人物雖因故事之不同而異,醜、旦均為滑稽、潑辣之詼諧人物。後場需兩名操弦樂師及一名負責打擊樂器之伴奏樂師。後場伴奏樂器包括拍板、鐵弦、大鑼、小鑼、小鈸、通鼓、揚琴、簫、嗩吶、胖胡、大廣弦及二弦等。

  三腳採茶戲之演出原為落地掃型態,多在廟前廣場或空地上,臨時以繩或布圍出表演範圍,就地演出;後來因神誕廟會,登上野臺戲舞臺。此外,尚有私人聘請演出者,通常于庭院廣場搭布篷,舞臺中央後方置一方桌,並擺一、二張圓凳,桌上並置茶杯與茶盤,舞臺右方及左方,分別為文場與武場樂師之座位。

  三腳採茶戲傳入臺灣後,逐漸流行,于清末民初達到鼎盛。早期的三腳採茶戲具有濃厚的娛樂性質,為客家民眾普遍的休閒娛樂,雖不具濃厚宗教功能,但在客家族群神誕或做醮時,三腳採茶戲已以陣頭型態出現。不過,三腳採茶戲是否受到陣頭影響,則有爭議。

  三腳採茶戲之服裝,醜腳:著素色布衣,頭戴瓜皮帽,頸上以細帶子扎蝴蝶結,腰間圍一白布裙,褲腳一邊捲起,形成一高一低,腳著布鞋,手拿扇子,臉上貼八字鬍,有時也挂眼鏡框。旦腳:著農婦衣服,頭戴笠帽或頭巾,或僅戴頭花,腳穿繡花鞋,手執一巾。至於身段,除《梆扇尾》等少數劇目有部分固定之小動作外,並無程式化的特別身段,早期醜腳出場時,常有的擺臀動作亦因不雅而刪除。

  就其曲調言,以【採茶腔】(【平板】)為主要唱腔,山歌及其他小調為輔,每齣戲均有類似主題曲的固定曲調,傳統三腳採茶戲使用不同聲腔,與各種不同的小調,因此有“九腔十八調”之説。鄭榮興認為,九腔十八調源於三腳採茶,其名稱僅表繁多之意。此外,數據記載藝人曾先枝表示:“【採茶調】除了【平板】是較中庸速度的板式外,還有【短句採茶】(快板)、【長板採茶】(慢板)、【老腔採茶】(自由板)等板式。”

  從三腳採茶戲的歌詞形式觀之,以四句七言之形式為主,亦可于第四句之後再加一句而形成五言,或採七字以上,而實際演唱時則常運用許多虛字。就其唸白而言,有“板書”(“數板”)與普通唸白之分。醜腳一登場,須念一段“棚頭”,而“棚頭”通常為十三句至五十四句,演員須熟記,不得即興編撰;其內容多屬與戲曲故事無關之滑稽情節,且多押韻,如同“上場詩”。

  三腳採茶戲的主要劇目,是由張三郎及其妻(大嫂)、妹(張三妹)為主軸的十齣戲。根據莊木桂先生所述,此十齣戲為《上山採茶》、《送郎出門》、《送郎十里亭》(《梆扇尾》)、《糶酒》、《送茶郎回家》(《勸郎怪哥》)、《賣茶郎回家》、《賭盤》、《十送金釵》、《問卜》及《桃花過渡》等。

  客家採茶戲班,目前有“金興社”、“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前身為“慶美園”)、“龍鳳園歌劇團”、“新永光第二歌劇團”、“雙美人”等二、三十個團體,但根據研究資料,仍在活動的團體只有十幾個,且大都集中于桃、竹、苗客家人聚集地區。

(來源:《臺灣戲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