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傳統大戲:九甲戲

時間:2005-12-02 10:37   來源:


九甲戲的淵源與流變

  高甲戲曾流行于泉州、南安、晉江、廈門及臺灣等閩南方言地區。它又稱“九角戲”、“戈甲戲”、“交加戲”或“九家戲”,甚至有稱作“狗咬戲”者;臺灣俗稱“九甲戲”,但新竹以北地區之藝人,亦以“白字戲”稱之,大陸則統稱“高甲戲”。稱“九角戲”,據説因其于梨園戲七子班基礎上,再加兩位武腳而得名;稱“高甲戲”,則是合興戲時期,演員常穿大甲,在廣場的高臺上跳桌子而得名。據藝人説法,因其“搭高臺,穿盔甲。”故名“高甲戲”。

  高甲戲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稱為“宋江戲”,至清朝中葉,發展為合興班,清末以後始稱高甲戲。因此臺灣之“九甲戲”係由福建“宋江戲”演化而來。

  宋江戲原為泉州地區民間遊藝陣頭,明朝陳懋仁《泉南雜誌》記載:“迎神賽會,莫  盛于泉。遊閒子弟,每遇神聖誕期,以方丈木板搭成臺案,索以綺繪、周翼扶欄,置幾于中加幔于上,而以姣童粧扮故事。”有如臺灣之“藝閣”。

  閩南民間流行化粧遊行,尤以泉州為盛。村民每逢喜慶吉日或迎神賽會,便裝扮成梁山好漢,配以民間器樂演奏,于村鎮中游行,或于廣場上排成“蝴蝶陣”、“長蛇陣”等帶有故事性之表演;演出節目仍為宋江故事,稱為“宋江仔”,繼之由成人組成職業戲班,搬演戲劇,稱“宋江戲”。臺灣所流行之“宋江陣”當由此而來。

  “宋江戲”之稱,源於演出之內容均為《水滸傳》梁山泊宋江與一百零八條好漢的故事而得名。後來宋江戲融合布袋戲、布馬戲和懸絲傀儡表演藝術,並大量引用梨園戲之身段與音樂,演齣劇目亦不限于宋江故事,遂發展為“合興戲”;清末再吸收弋陽腔與徽劇等劇目與部分表演藝術,逐漸形成“高甲戲”。

九甲戲演藝特色

  高甲戲源自宋江戲,其戲碼亦以武戲見長;俗諺説:“布袋戲上棚重講古,高甲戲上棚撞破鼓。”此乃意謂布袋戲演出首重唸白,高甲戲則以武戲為主,使用較多鑼鼓點,故言“撞破鼓”。

  以唱工言,高甲戲演唱均使用本嗓,僅高音處代之以假嗓,每句末尾,昔日皆由後場幫腔,現已不用。高甲戲演唱之曲調,包括南管、傀儡調及民間小調,而以南管為主。高甲戲唱腔較梨園戲自由,且梨園戲唱多白少,高甲戲則反之。

  從表演型態言,高甲戲深受布袋戲與懸絲傀儡之影響,因此許多身段動作與偶戲相似;其中又以醜腳最具特色,“高甲醜”在民間戲曲中堪稱一絕,其造型特殊,種類繁多,概分為公子丑、大肚醜、破衫醜、傀儡醜、傻醜、武醜、老醜、媒婆醜和家婆醜等類型,其基本身段分為頭手肩足臀五部分,且各有專門架式,演出時造型突出、動作誇張、詼諧逗趣,極為精采。

  清末民初,晉江、南安及同安等地之高甲戲戲班相當多,當時京戲入閩,對高甲戲造成極大影響。如《中國戲曲志.福建卷》記載,高甲戲的表演程式、武打科套、鑼鼓經開始吸收京戲,並加以改編。

九甲戲的腳色

  高甲戲(九甲戲)之腳色,主要分成生、旦、醜、北(凈)及雜等五類。根據《中國傳統戲曲音樂》記載:“生類有文武老生、小生、武生;旦類有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醜類有文醜(有長衫醜、公子丑、老醜、破衣醜、童醜、袍子丑、戇醜)、武醜(有長甲、短甲之分);北類有大花、二花、紅北(紅凈)、烏北(黑凈)等;雜類有監(太監)、套(龍套)、旗(旗牌)、軍(軍士)、武行。”

九甲戲的音樂與劇目

  高甲戲(九甲戲)最初之曲調僅有【慢頭】、【玉交】及【漿水】等二十余種,且變化不大,後來則豐富不少。各種曲調的運用,基本上依據曲調的風格而分類,喜樂之場面多用【相思引】、【金錢花】、【賞花】及【生仔走】等。憤怒時用【慢頭】、【南北漿水】、【撲燈蛾】、【緊玉交】與【剔銀燈】等;悲哀時用【生死地獄】、【越恁好】、【勝葫蘆】和【四邊靜】等;幽怨時則使用【倍思】、【相思曲】及【雙閨】等曲調。

  高甲戲所使用之樂器,文場有笛、洞簫,小噯仔(小嗩吶)、二弦、三弦、殼仔弦、二胡、琵琶及拍板等;武場有大噯仔(大嗩吶)、大鈔、小鈔、大鑼、小鑼、大鈸、小鈸、響盞、通鼓、扁鼓及木魚等。以高甲戲整體後場樂器言,係以噯仔(嗩吶)為主樂器,配合堂鼓(唐鼓)及北鼓(小鼓)。以樂器使用的情形言,最早有品簫、笛、大噯、小噯、二弦、大鑼、大鈸、小鈸、通鼓、碗鑼、北鼓(小鼓)、板。後來又增加三弦、二胡、京胡、琵琶、月琴、北三弦、雙清、小鑼、雙鈴等樂器。
高甲戲大量從古典小説、民間傳説取材、改編,其中多為連臺本戲,演出之劇目多達六百多本,但大多屬於幕表戲。高甲戲較常搬演之劇目有:《山伯探英臺》、《牛頭山》、《白虎堂》、《白兔記》、《王昭君》、《西岐山》、《花田錯》、《取木棍》、《陳杏元和番》、《鄭元和》、《雙槐樹》和《麒麟山》等出。

臺灣九甲戲之流傳與現況


  高甲戲傳入臺灣約在清代中葉,于臺灣流行之後,又與北管戲曲結合,形成本土化之九甲戲,因此風格上與大陸有所不同。臺灣藝人認為九甲戲是以其“文戲武戲”交加、“南管北管”交加而得名,因此“九甲戲”又稱為“交加戲”。
臺灣之九甲戲經常與南管戲(梨園戲)混淆,許多九甲戲劇團自稱為南管戲劇團,學者亦常將九甲戲誤認為南管戲。此乃因九甲戲之音樂與身段大多源自梨園戲;且早期之九甲戲戲班,多由小梨園戲戲班轉化而來所致。嚴格言之,臺灣九甲戲泛指經過改良的梨園戲與本土化的高甲戲。

  臺灣的戲曲活動多與宗教有關,而最早盛行于臺灣的小梨園戲(七子班),文詞典雅,曲調優美,雖深受文人雅士喜愛,卻因曲高和寡,難為一般市井小民所接受;且其風格又不符廟會活動熱鬧之需求,因此文武兼備,喧囂熱鬧的九甲戲乃廣為流傳。

  九甲戲在臺灣曾盛極一時,其中又以泉州移民聚集地區為主要據點,例如彰化縣伸港鄉,曾經是九甲戲盛行之地,其中的“新錦珠劇團”,成立於清朝中葉,被視為臺灣最古老的九甲戲團。根據文獻資料及田野調查之統計,彰化縣境曾經出現之九甲戲劇團,有三十二個團體之多。此外,還有一些九甲戲藝人散居於臺中縣後裏、梧棲和臺北縣三重地區。 

  九甲戲對臺灣唯一土生土長之劇種——歌仔戲,也産生極大之影響;歌仔戲的【慢頭】、【緊迭仔】、【吟詩調】和【漿水】等曲調,均源自九甲戲。不過,目前臺灣已無純粹之九甲戲班,當歌仔戲興起之後,許多九甲戲劇團解散,或改演歌仔戲,如“錦上花”的陳四川先生,以及“明華園”的陳明吉先生(一九九七年辭世),原本均係九甲戲演員;而早期風靡全省的“新錦珠”、“勝錦珠”與“新樂園”,早已煙消雲散;原為九甲戲劇團的彰化“正新麗園”、臺北“新金英”以及新竹“錦上花”等劇團,目前均改演歌仔戲;而現在唯一尚有演出九甲戲的員林“生新樂劇團”,不但兼演歌仔戲,且該團周水松藝師亦已于一九九九年逝世。由以上觀之,九甲戲表演藝術已瀕臨滅絕,若不加以保護,不久的將來,九甲戲在臺灣可能成為絕響。

(來源:《臺灣戲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