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界定:
是“新詩”還是“現代詩”?
胡適在《談新詩》一文將“新詩”一詞對舉于舊詩,泛指五四以來的詩作,這樣的定義被沿用至今。“現代詩”一詞的定義則顯得分歧。孟樊《當代臺灣新詩理論》歸納現代詩有兩種指稱:多數人將國民政府遷臺後,臺灣的新詩發展稱為“現代詩”,但亦有泛指從胡適提倡白話詩迄今的新詩發展,如蕭蕭和張漢良合編的《現代詩導讀》。但不論是上述何種指稱,“現代詩”並不等同於“現代主義的詩”。成立現代派的紀弦,在《“現代詩”的正名與其他》一文,認為現代詩的定義可以有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説法,廣義的現代詩是指“現代人”所寫的詩,是“現代”的詩。就較嚴格且正確的狹義定義而言,現代詩則是指“現代主義”的詩。羅青《論白話詩》則就紀弦的定義,指出現代詩若從時間上來考慮,則隨時日推移無法切確斷定何謂“現代”,現代詩只是奉行現代主義的詩,是流派的一支,不能成為詩的通稱。羅青主張“現代詩”一詞只適合用在具有“現代”素質的詩。因此,就大多數人認知而言,“新詩”一詞的定義是較寬廣且比較不會産生歧異認知,“現代詩”一詞則具有上述從“現代”的時間、“現代”特質和“現代主義的詩”等不同詮釋。
日據時期(1920至1945年)
日據時期新詩為臺灣新文學運動的産物,由於受到五四運動的啟發,它屬於一種新式白話文的創作,在形式上則成為一種自由或自成規律的排列。
許俊雅在《日治時期臺灣白話詩的起步》中,以1927年和1932年作為分界的指標年,認為1927年以前傾向於以中國白話文書寫反封建、控訴殖民者的不公義與愛情的主題;1927年之後,則漸趨雜有臺灣話文,作品以控訴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壓迫、同情普羅大眾的內容為主。1932年後,左翼遭日本政府全面肅清,社會運動連帶受到影響,因此反抗的批判的文學受到干預、檢查,此時,以楊熾昌引進超現實主義為代表,詩的寫法漸漸走向含蓄和具藝術性。
大體來説,日據時期新詩就使用的語言而言,歷經白話文、臺灣話文以及日文三個階段,詩語言的轉換則與日本政府對臺的“國語政策”背景息息相關。就主題而言,此時期的新詩創作圍繞著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反封建思想以及愛情、臺灣風土描寫等幾個重要主題。就作者的文學觀及政治立場而言,則可略分為“批判的現實主義”與“前衛的現代主義”二類。前者以賴和、楊華、楊守愚為代表,後者以王白淵、楊熾昌、林修二與後期逐漸嶄露頭角的日本語詩人如陳千武、詹冰等人為代表。
以詩的藝術形式看來,此時期的新詩吸收了日本現代詩與世界文學思潮引進的一些新觀念,在修辭技巧、結構與意象的運用,有漸趨精確、凝練的進步。
日據時期新詩的發展,在日本殖民統治的最後幾年,由於東亞與太平洋戰事爆發,造成自由創作的全面停頓,頌揚日本與戰爭的“皇民詩歌”成為幾乎唯一可以上報、被雜誌刊登的類型。但日據時期新詩奠定了一種詩人立足臺灣土地的堅定信念,以及批判現實、抵抗強權的精神,這二種遺傳跨越了時空的的阻隔,影響六、七○年代以後的本土詩人甚巨。
戰前戰後時期詩派的傳承(1945年至1949年)
1945年8月,日本戰敗,臺籍詩人面臨語言轉換的困境,復加二二八事件的陰影,1946年到1949年底,臺灣僅有出版雷石榆《八年詩選集》、汪玉岑《卞和》和綠原、田野等十七位二十二首詩選集《路》。
歌雷主編的《新生報》“橋”副刊(1947年8月1日至1949年3月29日)是當時主要刊登新詩的園地。在這動亂的文壇階段中,值得注意的是“銀鈴會”,除卻本身的歷史意義外,後來加入的成員,如林亨泰、錦連與詹冰等人,都在戰後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日據時期,臺灣文學主流是側重於客觀寫實,反映社會樣貌。在這樣的寫實氛圍中,《風車》(Le Moulin)詩社(1933年10月至1934年9月)曾自日本學習《詩與詩論》的觀念,間接吸收超現實主義和弗羅伊德心理學。但由於詩刊每期印量僅七十五本,發刊四期,出刊不定,實際影響力有限。之後由張彥勳、朱實、許清世和林亨泰所組成的“銀鈴會”(1942-1949),強調社會意識,推廣世界文學,影響了戰後現實主義及現代主義兩個脈絡。早期發行的雜誌命名為《邊緣草》(1942-1945),後改名為《潮流》(1945-1949)。
林亨泰在《銀鈴會文學觀點的探討》認為“銀鈴會”的特色在於(一)繼承反帝反封建的臺灣文學精神。(二)放開胸襟接受世界文學。(三)艱苦環境中的奮鬥精神。“銀鈴會”的活動一直到一九四九年,才因“四六事件”,成員陸續受政治蒙害而入獄,復加語言變遷所産生的障礙,而被迫解體。
50年代(從政治抒情到現代主義的萌芽)
戰後國民政府遷臺後,強調反共抗俄與國族集體意識,這樣的政治氛圍,也延伸到文壇。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中國文藝協會”等作家機構,旨在發揚愛國情操,凝聚戰鬥與反共意識。詩社的發刊詞也充滿濃厚的政治意味,刊登在《自立晚報》上的“新詩週刊”(1951年11月5日)直言“詩是藝術,也是武器”。《創世紀》(1954年10月10日)標榜“新詩的民族路線”、“鋼鐵般的詩陣營”、“肅清赤色與黃色”。紀弦成立“現代派”(1956年2月)宣示“愛國?反共?擁護自由與民主”。較有政治意涵的詩集有紀弦《在飛揚的年代》,葛賢寧《常住峰的青春》,李莎《帶怒的歌》,劉心皇《偉大的日子》,鐘雷《生命的火花》、《在青天白日旗幟下》等。五○年代詩壇雖籠罩于政治氛圍當中,但其主流仍是抒情詩,被稱為是政治抒情詩並置的年代。
由於臺灣本土詩人面臨語言轉換的困難,大陸來臺詩人幾乎主導詩壇發展。紀弦“現代派”,洛夫、痖弦、張默“創世紀詩社”受大陸三○年代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覃子豪、余光中“藍星詩社”直接吸收西方現代主義,使臺灣詩壇于戰後再度萌芽現代主義。
在詩論的討論上有:紀弦與覃子豪論爭“橫的移植”和“主知抒情”,覃子豪與蘇雪林針對“象徵派”進行論戰,言曦與余光中論新舊詩的因襲問題。這幾場論戰以及詩社的倡導,使得現代詩逐漸走出政治影響。
60年代(大放異彩的現代主義)
六○年代出版詩刊與詩集量眾多,除了《現代詩》、《創世紀》,在此時期創刊的計有《縱橫》、《藍星》、《詩?散文?木刻》、《野火》、《海鷗》、《新象》、《星座》、《笠》、《南北笛》、《噴泉》、「詩隊伍雙週刊」、《桂冠》、《風格》、《詩宗》。
較具代表性的詩集有:葉珊《水之湄》、洛夫《石室之死亡》、痖弦《深淵》、商禽《夢或者黎明》、周夢蝶《還魂草》、羅門《第九日的底流》、敻虹《金蛹》、蓉子《七月的南方》、白萩《天空象徵》、余光中《敲打樂》、桓夫《野鹿》等。六○年代新詩最大的特色,在於學習西方現代主義,講求語言文字的創新,以及意象的凝煉與繁複。
現代主義在藝術上是反對傳統,著重于神秘和個人主體,探索人類意識,進行精神革命。其中超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以及二次大戰後的存在主義,在臺灣蔚為風潮。大陸來臺詩人藉此手法傾吐離鄉失根的內在苦悶。代表作家有洛夫、商禽、痖弦、管管、葉維廉、鄭愁予。
“創世紀”詩社在詩刊改版後(1959年4月)提倡詩的世界性、超現實性、獨創性與純粹性,主導詩壇走向。雖然在藝術層面上提升詩素,但也因此類詩風過於西化,著重個體感覺,意象流於濃縮晦澀。
“笠”詩社的成立(1964)延續了日據至光復初期現實主義精神,早期主張新即物主義,強調鄉土精神,批判現實,力求明朗平實,但亦相容具現代派風格的林亨泰、黃荷生和白萩。老一輩作家被稱為“跨越語言的一代”,代表作家有:巫永福、陳千武、吳瀛濤、詹冰、錦連、陳秀喜、杜潘芳格等。年輕一輩的有李魁賢、非馬、趙天儀,白萩、杜國清、黃荷生等。
70年代(鄉土想像與本土意識的抬頭)
七○年代臺灣因國際情勢的轉變,臺、美斷交,又爆發了“保釣運動”,使得民族意識重新抬頭,一股懷鄉回歸,對文學社會性的需求,隨之産生。
1971年3月由辛牧、蕭蕭、陳芳明、蘇紹連等創辦的《龍族》創刊宣言:“我們敲我們自己的鑼打我們自己的鼓舞我們自己的龍”,之後《主流》和《大地》主張要正視中國傳統,《草根》于創刊詞陳述“詩必真切的反映人生,進而真切地反映民族”。這群年輕一代的主張,用意在掃除五、六○新詩過於西化、晦澀及自我的弊病,期盼將詩植根鄉土,反映現實。代表作家有:吳晟、林煥彰、蔣勳、向陽、李敏勇、鄭炯明與渡也等。
向陽《七十年代現代詩風潮試論》指出七○年代新詩的特色在於:
一、反身傳統,重建民族詩風。
二、回饋社會,關懷現實生活。
三、擁抱大地,肯認本土意識。
四、尊重世俗,反映大眾心聲。
五、崇尚自由,鼓勵多元思想。
一連串主張明朗,回歸鄉土,批判現代主義的論戰,開始於《文學季刊》批評現代主義詩風為“文學殖民主義”。接著關傑明《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中國現代詩的幻境》點燃戰火,繼而有唐文標《詩的沒落》與《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什麼人》引發響應。
這些注重鄉土現實,反現代主義的趨勢,促使敘事長詩逐漸在七○年代末期興起,代表作品有:陳黎《最後的王七木》、向陽《霧社》、羅智成《説書人柳敬亭》、陳克華《星球紀事》、渡也《宣統三年》、楊牧《林沖夜奔》等。
80年代—90年代(多元詩風和不確定性的語言)
八○年代的臺灣政治經濟局勢趨於穩定,報禁解除,言論自由解放,詩壇受到電子資訊化影響,知識爆炸,詩風走向多元發展。
林耀德《不安海域——臺灣地區八○年代風潮試論》歸納八○年代前葉現代詩風潮的重要徵候有五項:
一、在意識型態方面:政治取向的勃興。
二、在主題意旨方面:多元思考的實踐。
三、在資訊管道方面:傳播手法的更張。
四、在內涵本質方面:都市精神的覺醒。
五、在文化生態方面:第四代的崛起。
簡政珍、羅智成、陳克華、楊澤、遊喚、零雨與鴻鴻等人,吸收並反省修正現代派的前行代的優缺,廣納藝術素質,寬闊創作視野,流派意識在他們身上愈來愈模糊。楊渡、詹澈、莫那能、施善濟、鐘喬等人繼承中國韻文傳統,堅持現實主義與抗爭精神,主張詩應平民化、社會化,以詩參與社會改革。林耀德、羅青、杜十三等人將多元媒體整合實踐于詩創作。
八○年代中葉後,羅青替《日出金色》詩合集寫序,《後現代狀況出現了》一文揭示後現代主義詩的開始。夏宇、羅青、林耀德、林群盛、陳克華、羅任玲、丘緩等為代表人物,其特色在於大量使用拼貼、後設語言與意符遊戲,進行各種語言形式的實驗。
白靈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詩卷序》指出九○年代新詩的特色在於超文本的興起,網路詩的流行以及女性詩人遽增。跨界寫詩,公交車詩上路,全民寫詩和網路詩的盛行,使得詩更大眾化更趨普及,然而詩的定義也逐漸模糊。網路詩無須審核,鼓舞了年輕詩人的創作欲,但龐大的詩作量,良莠不齊,增加平面詩選篩選時的難度。即便這些網路青年詩人在網路開設詩版,發表詩作,擁有許多讀者,但仍努力衝撞由老中代把關的平面媒體,尋求發表與出版。
(來源:臺灣文學資料庫)
編輯: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