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文學概況〕臺灣古典文學發展脈絡

時間:2006-02-24 14:37   來源:

臺灣古典文學的界定

 

  臺灣古典文學,顧名思義指的是創作于臺灣,並且對臺灣文學發展産生影響力的傳統文學,創作的人不一定是臺灣人,但作品內容必然與臺灣的人情、風土、歷史相關,其文類則以詩歌為大宗且居於主流的位置。

 

  在過去的研究中,臺灣古典文學分期,多由明鄭時期起算,而終了于日據時期結束。如黃得時在《臺灣文學史序説》中,便將臺灣古典文學分為六期:一、鄭氏時代;二、康熙、雍正時代;三、乾隆、嘉慶時代;四、道光、咸豐時代;五、同治、光緒時代;六、改隸以後。近人廖雪蘭《臺灣詩乘》中,對古典詩的分期也止于日據時期。但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並未隨著日據時期結束而終了,直至今日臺灣各地仍有古典詩社在進行創作與活動,只是就創作量的薄弱情況來看,顯示出當代的古典文學正在迅速的沒落。 

 

  施懿琳在《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一書中將臺灣古典文學分期如下:一、自明朝遺老沈光文至臺起至明代鄭氏統治二十三年結束(西元16611683年);二、清政府統治二百一十三年(16831895年);三、日據五十一年(18951945年);四、國民政府赴臺至今(1945年~)。在此便以此為分期,以1945年之前的古典詩歌為中心,依序介紹各時期文學發展之概況。

 

明代鄭氏收復臺灣時期(16611683

 

  沈光文(16121688),字文開,號斯庵,官至明太仆寺少卿,于明永歷五年(1651年)入臺,為臺灣古典文學史上第一個留名的作家,並被譽為“海東文獻初祖”。季麒光稱沈光文為“從來臺灣無人也,斯庵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也,斯庵來而始有文矣”(〈題沈光文雜記詩〉)。沈光文入臺後,以教授漢學為生,並勤於抄書著述,為臺灣留了珍貴的見證與文獻史料。其所創“東吟社”繼承了明末文社的“言志”傳統,將孤臣孽子的流離心境、憂國傷時的悲憤都寄託于詩歌之中,影響所及,使得臺灣古典文學以詩歌創作為主流,並且接續了中國詩歌中的言志傳統。范鹹《重修臺灣府志》中雲“臺灣有文,當自沈光文起”誠未為過。

 

鄭成功收復臺以後,隨之遷徙來的文士有徐孚遠、盧若騰、沈佺期、李茂春等等,這些明朝遺老渡臺後,對於傳播漢文化都十分有貢獻。總結此時期的作品特色,多為明朝遺臣對於亡國故鄉的思念,以及對滿清的憤恨之情流離至蠻荒之島的無奈,但其中也不乏充滿南國風土情調的詩作。

 

清政府統治時期(16831895

 

  清政府對臺灣實施統治以後,此時期的臺灣的古典文學是以清廷派駐臺灣的宦遊文人詩作為主,可分幾個階段來看:

 

  第一為康熙、雍正時期。如高拱幹、孫元衡、鬱永河、陳夢林、黃叔璥、夏之芳是此時期的代表詩人。其中,高拱幹纂有《臺灣府志》,其《臺灣八景詩》為後世臺灣寫作“八景詩”的開風氣者。鬱永河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因開採硫磺業務赴臺,著有《裨海紀遊》為日記式的散文,詳實記錄了臺灣當時的風貌與原住民的習俗,成為研究臺灣史不可多得的史料。

 

  第二為乾隆、嘉慶時期。這時期宦遊詩作仍佔主要地位,但臺灣本地亦漸有優秀的詩人出現。宦遊文士詩作以楊廷理、張湄、胡建偉為代表,臺灣本地詩人,則以章甫、陳輝、卓肇昌等為代表。

 

  第三為道光至光緒時期。此時期的宦遊文士詩作,以周凱等為代表。周凱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間任臺灣府學訓導,著有《海音詩》,以七言律詩描寫臺灣的風土、産業、特殊花草等,且于每一首詩都有詳細的説明,具有文學、歷史的雙料價值。臺籍身份的詩人於此時期嶄露頭角,質與量方面都十分具有可觀性。代表詩人有鄭用錫、蔡廷蘭、陳肇興、林佔梅、陳維英、許南英、丘逢甲等人。其中鄭用錫曾于道光三年(1823年)登進士第,號稱“開臺進士”,著有《北郭園全集》,築有“北郭園”,與林佔梅之“潛園”,同為竹塹地區的兩大古典詩文社。許南英為府城文士,于光緒十六年(1890年)晉登進士,曾組“浪吟詩社”。日本侵略臺灣後,曾率眾支援劉永福抗日,兵敗後即內渡中國,著有《窺園留草》。丘逢甲為彰化翁仔社人,光緒十六年與許南英同登進士第,其《嶺雲海日樓詩鈔》一書,多為“臺灣民主國”兵敗內渡中國後所作,充滿思鄉與憂時的情懷,被譽為與晚清詩人黃遵憲齊名。

 

日據時期(18951945

 

 

 (來源:臺灣文學資料庫)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