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文學概況〕臺灣文學概述

時間:2005-12-05 16:04   來源:


“反共文學” 

  20世紀50年代,為了更好地宣傳“反共複國”政治路線,穩定混亂的社會心理,在國民黨當局的直接領導與組織下,臺灣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鬥文藝”運動;作為該運動核心內容的“反共文學”隨之興起,並在此後十餘年中,居於臺灣文壇的統治地位。從事“反共文學”創作的,大多為政界作家和軍中作家。小説方面,主要的作家作品有:姜貴的《旋風》、陳紀瀅的《荻村傳》、潘人木的《蓮漪表妹》等。詩歌方面,主要的作家作品有:孫陵的《保衛大臺灣歌》、葛賢寧的《常住峰的青春》等。這些作品以歪曲現實生活、顛倒歷史是非的虛妄性,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反共八股”,違背了文學創作的規律,抑制了臺灣文學的正常發展。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隨著“反共複國”政治神話的破滅、“戰鬥文藝”運動的不斷跌落,“反共文學”走向全面沒落。

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60年代,在全盤西化和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現代主義文學成長壯大,成為臺灣文壇的主流。詩歌方面,以紀弦為代表的“現代詩社”、以覃子豪為代表的“藍星詩社”和以痖弦為代表的“創世紀詩社”,成為現代主義詩歌創作的主力軍。小説方面,1960年“現代文學社”的成立和《現代文學》雜誌的創刊,標誌著現代派小説的崛起。主要作家作品有:白先勇的《臺北人》、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于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等。現代主義文學的興起是對“反共文學”的一種徹底否定。在創作上,它精雕細刻,十分注重作品的藝術性,對臺灣文學的整體提升,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現代主義文學又有其弊端,尤其是詩歌,提倡全盤西化,否定中國傳統文化,極端形式主義和晦澀難懂的文字,也引起了人們的強烈批判。

鄉土文學

  20世紀70年代初,以回歸鄉土、面向現實為旗幟的鄉土文學,逐漸成為主流;它是在反現代主義、反全盤西化中成長起來的現實主義文學。1977年秋爆發的鄉土文學論戰,不僅確立了鄉土文學的理論體系;其所激揚的回歸民族、回歸鄉土的精神,也成為70年代時代精神的總標誌,推動著臺灣文化藝術乃至世態人心全面發展。詩歌方面,主要作家作品有:吳晟的《階》、蔣勳的《少年中國》、林煥章的《童年的夢》等;報告文學方面,主要作家作品有:馬以工的《幾番踏出阡陌路》、古蒙仁的《雞鳴早看天》、王孝廉的《無煙囪工業的社會污染》等;小説方面,主要作家作品有:陳映真的《夜行貨車》、黃春明的《我愛瑪莉》、王拓的《金水嬸》等。鄉土文學張揚臺灣新文學的民族性、社會性、寫實性和民眾性,自始自終貫穿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強調文學反映社會,服務於社會,提倡現實主義創作,把關懷民間、表現民眾疾苦的人生態度與文學觀,當作自己的題中要義;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直到今天都有很大的影響。

言情、武俠小説

  曾一度流行。瓊瑤是言情流派的代表人物,金庸和古龍在武俠小説家中最有影響。瓊瑤的作品,以臺灣現代化生活為背景,專事抒寫男女之間的愛情波折,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藝術上趨向唯美主義。對瓊瑤的作品,臺灣文學界長期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它的作品都是脫離現實社會的,猶如麻醉品,粉飾臺灣現實;有的則認為她的作品揭示了若干青年的苦悶,愛情的煩惱與波折,有一定價值。武俠小説,總的來説故事情節離奇而曲折,可讀性強,是廣受歡迎的消遣性讀物。

懷鄉文學

  即臺灣地區的回憶文學。40年代末,由於政治的原因,許多大陸人背井離鄉,流落到臺灣。這些人,雖身在臺灣,卻心懷故土,因此50年代初,當臺灣文學強力推行“反共文學”的同時,懷鄉文學也風行起來。懷鄉文學就其內容來説,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純粹的思鄉文學。這類作品往往是通過對大陸風土人情和昔日生活的描寫,抒發作者的懷鄉思親念舊之情,如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二是回憶過去與批判現實相結合的作品。三是懷舊文學。懷念過去的“燈紅酒綠,紙罪金迷”的“良辰美景”,幻想“反共大陸”的成功與舊生活的重演等。

(來源:中國網)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