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雕塑〕臺灣雕塑第一人:楊英風

時間:2005-12-09 11:14   來源:


姓名:楊英風,字呦呦

出生:1926年1月17日生於臺灣宜蘭縣

去世:1997年逝世于臺灣新竹

家庭:楊英風是臺灣宜蘭縣當地望族之後、父親為楊朝木、母親為陳鴛鴦。祖籍福建。他排行老大,小名為“呦呦”。他的父母長期在北京經商,楊英風小學畢業之後,也前往北京讀書,當時是1940年。

照片

 

 

 

 

 


 

楊英風(右)與朱銘(左)的一段師生情緣,造就出無盡的藝術風華。 (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提供)



經歷

   一.(1926~1938)宜蘭家鄉

  楊英風生長在環境純凈的宜蘭鄉下,對鄉土的淳樸感覺特別親切,也讓他從大自然中學習去認識、美體驗美。由於他的父母長年都在大陸經商使年幼的楊英風常常感到孤單,所以他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大自然,從中得到安慰和快樂。
 
  二.(1939~1943)北平少年時代的生活

  (1946~1948)楊英風就到北平深造,深受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

  三.(1943~1945)在日本東京留學

  1943年,楊英風考取了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現在的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在校期間深受“日本現代雕塑之父”的朝倉文夫,以及日本木造建築大師吉田五十八的影響。

  四.(1947年)受到雲岡大佛的宏偉壯麗的景觀所震懾

  後因日本發生戰爭而在1946年回國,就讀于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隔年回到臺灣與表姐李定結婚,並在蘭陽女中教美術、後又到臺北擔任臺大植物係繪圖員。1948年,他就讀師範大學美術系,是他在動蕩不安的局勢中,所念的第三所大學,他曾是張大千、溥心畬的學生。隔年他的長女出生,但父母與弟弟因政局之故留在大陸、三十多年之後才得相見。他一度沉浸在中國古都的文化中,借著研讀中國古籍、太極拳健身與探訪雲崗石窟佛像藝術等,參悟、思索中華文化的精神。就讀輔仁大學的暑假,與雲岡石窟的相遇,決定了楊英風日後藝術發展的方向。從綿延一公里、五十三個洞窟中五萬一千多尊佛雕中體悟到,東方美學是生命美學、生態美學,魏晉時代的佛雕將人體造型生命化,將萬類生命圓融于一體,是中國生命美學用於雕塑人體的源頭。

  五.(1951~1962)在豐年雜誌社擔任美術編輯時的鄉土創作

  1951年,楊英風承受經濟壓力、只得從師大美術系輟學、並開始在《豐年》雜誌擔任美術編輯,然而他在創作上仍相當勤勞,在11年的編輯工作中,他留下了大量的鄉土版畫和漫畫。1953年並得到了第一個美術獎,也就是“第16屆臺陽美術展覽會”的“臺陽賞”,作品是雕塑“驟雨”。1956年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展覽“聖保羅雙年展”,作品是佛像雕塑“仰之彌高”。1961年則舉辦了第一次個展。1962年,楊英風辭去了美術編輯,開始專心的經營雕塑創作。此時他在臺灣“五月畫會”中也相當活躍,不僅在聯展中擔任重要角色,也帶領組織年輕畫家進入國際舞臺,這一年他獲得了香港國際藝術沙龍展的銀獎。

  六.(1963~1966)遠赴羅馬探索現代藝術

  1963年他開始大膽的採用不銹鋼材質創作。前往義大利國立羅馬大學雕塑係及羅馬造幣學校進行藝術研究工作。在義大利旅居三年的經驗,使楊英風體認到東、西文化及美學的差異,看透西方科技及物質的過度使用與發展,漸漸領悟中國人追求人類與自然環境交融、和諧共生的“天人合一”之哲理。並在歐洲籌辦了許多引介中國現代藝術的展覽。楊英風在羅馬藝術學院專攻現代藝術,並踏入了銅壁徽章雕塑的新領域。

  七.(1970~1977)板塊運動、花蓮太魯閣的影響

  1970年3月14日,楊英風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鳳凰來儀”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中國館展出,當時設計中國館的建築師是貝聿銘。“鳳凰來儀”高7米、寬9米、使用抽象的曲線型塑造出鳳凰扭頭的姿態。這件作品今日有一件較小的複製品,放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上的臺北銀行前面。

  1973年,楊英風的第二件重要作品“東西門”(OE門)被放置在紐約市曼哈頓的華爾街上,簡潔的方型挖出一個正圓形,正圓形則有如鏡子一般斜置在方型前端具有東方以空為境的哲學美感。

  八.(1977~1981)引進推廣雷射藝術

  楊英風引進新的技術雷射光,加上藝術的組合所創造出的作品,引領著觀賞者瞬間領悟靈性的世界與自然的本質,和人與宇宙的關係。楊英風認為,雷射藝術支所以引人入勝,就在於它很接近禪的沉思境界。

  九.(1982~1988)不銹鋼景觀雕塑的創新

  楊英風認為不銹剛性真質堅,既貼近科技時代的精純,又能隱現中國宋磁的明澈、純凈的精美神韻,便創作大量的不銹鋼景觀雕塑。不銹鋼磨光的鏡面效果,將週遭複雜的環境轉化成如夢似幻的反射映象,一方面是脫離現實的,一方面又是多變化的,但它本身是單純的。作品與環境形成了整體性的表現,而非搶眼的存在,這正是中國文化溫柔敦厚的生活理念。

  十.(1990)中國山川─深受黃山、長江浩瀚的影響

  楊英風親自見到中國北方恢弘的自然景色,站在宏偉的宇宙景觀前,進而産生對“宏大氣勢”精神的追求,重新開啟了對自我的詢問與對“宇宙現象”的興趣。1990年代,他獲得了第二屆“世界和平文化藝術大獎”。並參加了許多國際展覽,如1990年與朱銘在新加坡的“海外作品回顧展”
 
  十一.(1989~1991)體悟生命之真義與靈性之超越

  楊英風體悟到生命之真義與性靈之超越,開啟了對寬大自由的追求,呈現般若思想的“空觀”,就是指不受實體束縛、自由自在不受局限的心靈,此思想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上。

  十二.(1992~1997)再次發揚景觀雕塑的理念

  省視從前人生的歷程,楊英風認為雕塑本身是一增益減損的調和性工作,透過技巧與素材的使用調度,傳達創作者的意念與智慧,呈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高超境界,進而使藝術品與生活環境交融,才是景觀雕塑的真意。楊英風期盼能超越獨善與我執的“小愛”,透過“景觀雕塑”這面明鏡,發揚“大乘景觀”的精神。

  參加1993年美國邁阿密藝術博覽會和日本橫濱的“國際現代美術展”、法國巴黎的“國際現代藝術展”,然而楊英風的身體健康日漸轉壞、1990年他曾在北京罹患肺炎、1997年,在日本箱根的雕刻之森美術館個展辦完後逝世于新竹,享年72歲。

評價:

  藝評家謝理法先生認為:“臺灣戰後只有楊英風的雕刀為臺灣早期的鄉村及人民生活,作了一個詳細的見證。”

來源:本網綜合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