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日據時期建築

時間:2008-01-04 09:05   來源:SRC-423

 

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歷史背景

  日據五十年間建築有多方面的發展,在樣式上有閩南式系統、日本式系統,西洋式建築系統都並存著;技術上則以鋼筋混凝土取代原來東方傳統木結構。

  在思潮上,近代建築的思想導入臺灣建築發展上。

  二十世紀初,日人對其殖民地臺灣所熱衷的,以第一代的日本西化建築為主幹;大正年間,日本的現代建築運動與西方真正有了關係。在1930年左右,所謂國際式樣建築在日本生根,臺灣也很快的有了一些作品出現。

  1929年的經濟危機,使得帝國主義指揮墮落的藝術陷入狹義的民族浪漫主義,建築也披上日本民族主義的外衣,此時所謂的帝國冠帽式建築出現,也就是鋼筋混凝土的結構體,上面戴上一種傳統的斜屋頂。

  日本對臺灣的改造很有計劃性,在所謂同化目標下,臺灣建築及城市都改觀。在1895到1907年間,此期為日本式建築試驗期,多為松杉之木造,材料及工匠也有來自日本,部分並用臺灣的磚石,不過,後因與臺灣高溫潮濕的環境不合,這批建築使用壽命相當短。

  一般官方建築由各州廳營繕係負責人設計及施工,重要的建築則由臺灣總督府營繕課的技師掌理設計;軍方工程即交由陸軍的技師繪圖,多為木造及磚造平房;民間建築則委託地方執業技師設計;日據中期以後,臺北市也出現出現建築事務所,多由日人建築師主持。施工方面多為私人營造組織,臺灣人及日本每人平均有;類似今天建設公司的組織也有。

  代表建築

  日人在臺灣的都市建築是似西方計劃觀念著手,內容是殖民政策與近代路徑相輔相成的結果。為了貫徹目標,臺灣的中國古老傳統必定要成為犧牲品,在殖民化過程中,是要使臺灣日本化。

  日據五十年中,實在是臺灣傳統建築面臨危急的存亡關頭,在一九○○年後確定幾個都市計劃:

  第一、是所謂“市區改正”,倡導所謂的大正型、昭和型立面,鹿港大街即為一個例子。

  第二、下水道等衛生工程及公共設施之計劃,為近代都市之發展定下基礎。

  第三、以西方巴洛克幾何精神的方式套進臺灣舊有的城市中。

  第四、樹立都市擴張之長期計劃,尤其對臺北、臺中、嘉義及高雄等均極早就確定長程發展。

  第五、開始塑造城市性質及風格,臺北作為全島之政治中心,臺中為全部重劃的住宅型都市,高雄及基隆為海港工業城市。臺北在清末的近代建設已經有想當基礎,不過,計劃未全部實現,日人即來,故其風格是參半;臺中在清末本欲開始規劃為省城,但尚未實現,日人即接收,故其風格是十足的計劃性城市,日本色彩濃厚;臺南則是經過明鄭以來兩百多年之經營,純為中國舊有模式,日人改變不多,可説是比較能維持中國風格的城市。


  日據時期的重要建築如廳舍建築、公用建築、學校建築、醫院、商店及住宅建築,從中可以看出幾種樣式的流行。西方有倣文藝復興、後期巴洛克、折衷派、表現主義或機能主義之現代建築,日本式及臺灣閩南是也多並存。

  廳舍建築包括:總督府、各軍政部門、各州廳郡街政府辦公建築等,設計幾乎全出自官方的營繕機構。施工及細部都相當良好。

  廳舍建築多坐落在城市中重要的位置,最常見的是中央入口有寬敞的大廳及梯間,向左右伸長的兩翼有中央走道或單邊走道的成列辦公室,中央常有高聳的塔狀突出建築,以強調其紀念性。像是總督府,也就是現今的“總統府”。

  公共建築則包括火車站、公會堂、郵局、飯店、圖書館、銀行及劇場等建築,形式依年代而有所不同,規模均頗可觀。現今仍可見臺北郵局、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今臺灣博物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今鐵路局)等,皆屬於此時期所建的公共建築。

  學校建築有公學校、小學校、高等學校、職業學校、專科學校及大學,創建年代不同,導致風格及構造皆有很大差異。這時期所建的學校保留至今的有師範大學、臺灣大學椰林大道兩側教室等。

  而日據時期的住宅,一般鄉間仍繼續原有清代之中國傳統建築,多為三合院或四合院,只不過材料大幅度改變,開始以日式規格磚頭代閩南磚,很多細部裝飾被簡化。城市中的街屋則經街道更新後,出現大正型及昭和型之形式,建材多為洗石子及貼面磚,平面格局仍為清代街屋延續。另一方面,日人開始在各地興建日式小住宅,多為木造黑瓦之形式;一九三○後逐漸出現歐式現代住宅建築,臺北圓山別莊(今臺北故事館) 即為此時代表性建築物。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