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清朝中期建築

時間:2008-01-04 08:50   來源:SRC-423

 

翹脊燕尾

 

  歷史背景

  清代中期是清代由盛而衰之轉變期,道光二十二年從鴉片戰爭中,中國暴露出在國勢上衰弱的一面。臺灣在天津條約中,由於加開臺灣(安平)、滬尾(淡水)、雞籠(基隆)及打狗(高雄)為通商口岸,臺灣真正進入近代歷史。此時期西方文化傳入臺灣,商館、洋行、教堂建築樣式普遍設立。在海上貿易方面,鹿港是本期初年全盛時代,後來因港口淤塞被滬尾(淡水)取而代之。開發階段已經進入山區,且重點漸移至北部;此時期臺灣的社會發展有些變化,動亂四起,地方勢力的鬥爭,這些難免也會捲入不同籍移民間的分類械鬥,分類械鬥多發生在以豪族勢力介入之開發形態的中北部,有閩粵之爭、漳泉之爭,也有同樣是泉州人之頂下郊拼或分姓之械鬥,這些對臺灣社會影響深遠。

  清代中期之豪族住宅已達臺灣中國式建築之高峰,成就最大的建築都是在這段時期完成:中北部的城市發展幾乎和豪族興起或分類械鬥有關。

  另外,清廷為加強臺灣防務,在各地建造許多炮臺城堡;社會階級逐漸複雜,多數豪族也經由科舉、貢舉走入仕途,加上一般人對士大夫階級之敬重與嚮往,也促成文風鼎盛;豪族與文士形成的仕紳階級在清代中期扮演著重要角色;清代中期五十多年是臺灣文化之高峰,在歷史過程及人文發展社會背景中有其特點,並反映在建築面貌上。

  代表建築

  臺灣在此時期才有環境培養士大夫文化;舉人乃為社會功名地位之基本象徵,通常中舉之後,政府會賜匾,立旗幹,做為慶祝及崇敬之象徵。

  當然也有一些捐錢納官及豪強大戶蓋起類似官宅的建築;在鄉間的大租戶住宅因為傳統大家庭制度,改變建築型態,都建多護龍的建築,大多有曬谷埕及租館(倉庫),也是以巨大的宅邸做為家族及聲望表徵。

  鄉間平民仍習于使用三合院住宅,在城中則多使用狹長平面院落店舖住宅,也就是所謂的街屋,此時期有大量且計劃性的建築街屋的例子,説明社會結構成熟及分工精細一面。

  此時期的住宅,多帶有防禦色彩,住宅邊也多建築銃櫃,尤其中北部民宅居多。清代中期的臺灣,傳統民宅形制反映出士大夫、農夫與商人三種形式。

  臺北林安泰古厝建於道光初年,是這時期建築佳作之一;林安泰古厝為林家遷臺第四代林志能所建,該宅為臺北盆地所剩唯一最細工的民宅建築;前後有廊,外接護龍,形成主體使對內庭或側庭開窗,有利安全。門廳也相當考究,其木雕及石雕皆屬上乘作品,瓜筒造型為臺灣之佼佼者。正廳為開放式,就細部之作法及整體比例而言,林安泰古厝為臺灣北部優秀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為 彰化馬興益源大厝,具傳為陳家開基祖之子容華公在道光二十六年所建,咸豐十年族人中舉,再立旗幹。主體為大三合院套小三合院之組合,有外護龍兩對,而內外護龍山墻連為一體,為臺灣孤例。由於外護龍之月門作法與鹿港龍山寺及和美東書院相似,可能同為泉州匠師作品。

  新竹鄭厝為開臺進士鄭用錫族人之住宅群,位置在新竹北門外,大厝分為五部分,現存四部分,均為三落式,其中一座有“進士第”之匾額。

  這棟大厝的建築風格與金門相同,工匠可能聘自金門。新竹鄭家為多幢院落式,為閩南官宅之傳統,每幢之間皆有狹長防火巷。

  清代中期文風鼎盛,不過,行政建置沒有再擴建,所以府縣儒學沒有增加,而中部一帶之書院建立卻大量增加。其中包含鹿港文開書院、嘉義羅山書院、南投藍田書院、西螺振文書院、和美道東書院、嘉義玉山書院及北部的學海書院等數所;鹿港文開書院與文武廟毗連,為中部出名的書院。光復由於外人進住,加上疏于管理,于1971年又遭祝融之災, 近年經修復才重現原貌。山門為少見的單檐歇山式外門,比例良好,木作亦為上乘之作,後廳為講堂附屬的軒,此為全臺獨例。

  除了書院之外,寺廟可説是最具代表社會的建築。此時期寺廟增加五百座,廟宇有大有小,清代中期所建的一些規模完整的大廟,往往縮短進深,加寬正面,其方式是在三開間或五開間的正面兩旁再加一護龍,並留側庭。正樣一來可以看到護龍的山墻拱護在正屋的兩側。

  此時期有淡水鄞山寺(定光佛寺),此為汀州人捐建,供奉定光古佛,後來亦兼為汀州會館。為形式為最典型廟宇,包含有前殿、正殿及兩側護龍,坐東朝西,背後有山,龍柱雕刻線條強勁有力,為一佳作。

  大稻埕慈聖宮也為此時期中的優美建築之一,為咸豐八年建造,殿內祭祀天上聖母,屋頂為重脊,正殿為單脊硬山,廟埕甚為完整,現仍為附近居民的日常活動中心。

  另外一個佳作為艋舺清水祖師廟,創建於乾隆五十二年,現為同治六年重建後之形態。供奉清水祖師,與大稻埕慈聖宮同樣格局與形式,坐向亦為坐東朝西,前殿兩側龍虎墻上有磚刻圖案。

  此時期由於豪族興起,家廟建築也受重視。其形式與一般廟宇差不多,有時會附建戲臺,做為聯絡宗族情感,提高社交機會之場所。 霧峰林氏在清代中期崛起,林家下厝家祠可能在同治初年即建,現今所見的形態則為光緒年間大修後之結果。共有四幢大建築並行排列,皆為西向,自北向南依次為庭園、宮保第、祠堂及另一幢大住宅。(惜均毀於921地震)

  這建築物三落式,依序為門廳、戲臺之準備室以及祠堂之正廳:第一內院為賓客之集散休息空間,第二內院兩旁宅有兩層樓的看臺。平面之進深很長,能塑造出莊嚴的氣氛。這座祠堂一共出現 硬山、歇山及懸山三種屋頂。

  其裝飾木雕部分風格手法獨特,室內圓柱、戲臺、看臺及卷棚軒多用方柱,屋架為傳統穿梁結構,不過,並非閩南式,應該是中國北方的作法。

  另外,戲臺背景有木雕的太師壁,左右並設出將入相門,為標準之戲臺作法。這座祠堂在建築學上最大成就有兩方面,一是有嚴密而豐富的戲劇空間;二是它的木雕,不上彩色,純為木材素漆。

  在臺灣古建築中,霧峰林氏祠堂是很重要的一個特例;戲臺設在祠堂中,意味著子孫與祖宗同聚一堂觀戲,是頗值得玩味。

  此時期另設有牌坊,像是:新竹楊氏節孝坊、新竹張氏節孝坊以及北投周氏節孝坊,皆是在此時期設置。牌坊多為四柱三間式,有夾桿石,形態倣木牌坊而成。而臺灣對於明代時期的墓已經發現頗多,明代的墓形式較為簡單,一直到清代中期才有出現大的墓。

  清代的墳墓以科舉官宦及豪族的最具代表,傳統中國式的大陵墓,按排版至順序,至少要有牌樓、華表、碑亭、立獸或蹲獸、文武石人及墓碑、墓丘等。根據清代的大清會典規定,陵墓的大小要受封爵品位之規定;在臺灣並沒有人獲得高功名,因此陵墓格局都不大,陵墓之望柱多做成倒豎文筆狀,有時也立有旗桿,明代墓碑多為平頭形,清代多為圓頭形。

  王得祿墓根據墓碑記載,建於道光二十四年,墓的範圍甚大,墓碑兩側有石龍、石鳳、小石獅及石象,形制相當少見。

  另外,鄭崇和墓規模較王得祿墓小,有文武石人、石馬、石羊及石虎,前方有一對望柱,其雕工細膩,形態接近王得祿墓前的石人,但風格略顯不同。

  最有名的億載金城也也是在時期建造而成;略倣歐州堡壘形式,所用磚塊部分有部分是挖取熱蘭遮城的城基取得,現況相當完整,壁體之磚工結實精確,並有護城河。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