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清朝初期建築

時間:2008-01-04 08:42   來源:SRC-423

 

鹿港街屋:三落

 

  歷史背景

  康熙二十二年清廷獲得臺灣,到光緒二十一年甲午戰敗割臺為止,清廷統治臺灣有211年之久。清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可以説是盛世。治臺之初,清廷採取重農抑商之態度,最後由施瑯説明“陳臺灣棄留利害疏”,這才保住臺灣;清廷遂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

  清代初期階段移民由明鄭時期的二十多萬,增加為二百萬人,這成為開發最大的動力。由於人口的增加,墾拓面積也增加大約康熙末年南部完全開發,再分別往南北拓展。雍正年間南方已至恒春一帶,北方則是到達新竹、臺北及基隆。到了乾隆末年,西部平原已完全由漢人掌握,嘉幹年間更進展到東部的蘭陽平原。

  當時的社會結構較明鄭時期複雜,因為歸入清朝版圖較晚,加上清廷政治不當,使得臺灣當地的居民産生遺民之民族意識。而明末時期將大陸文化傳承到臺灣,著名的八賢就可説為清初臺灣文化主要啟蒙者。另外像林朝英,善雕刻,為乾隆、嘉慶年間臺南府城最出名的畫家;再者民間畫工莊敬夫,以廟字壁畫獨樹一格。

  臺灣經濟活絡,使得中産階級逐漸成形,鹿港在此時躍為臺灣經濟重心;臺灣經濟重心移動,可由“一府二鹿三艋舺”略窺一二。

  代表建築

  清代初期的住宅原貌保留不多,木造建築的年限及家族之興衰可以説是建築保存的重要關鍵。這段時期至少有兩種基本建築形式,一是院落式,一是連幢式街屋的建築式,院落式多散置於市街後面的巷中。

  街屋建築有很長的進深,通常多在三落以上,為求空間充分利用,往往為兩層樓或夾層之設置。街屋屬於清代初期已不多見,只有在鹿港還可以看見。鹿港在當時不是由政府建立起來的城市,而是由商人建立出來的,所以可説鹿港為一個商業市街。

  這樣商業性質的城市,本應築城防衛,不過,當地人民卻選擇另一種防禦方式。也就是將店面緊鄰著一條曲曲折折的窄街,這樣店面不過五公尺,所以居住空間只好向後延伸,並垂直向上發展成為二、三樓的建築。

  一般多分為三進,有點雷同於合院式住宅,第一進為店面及神堂,進深較大,需要兩個連續雙面坡屋頂才能解決。這樣一來不能開窗透光,所以將兩雙坡屋頂錯開,開個天窗,這樣一來可以獲得充足光線,這也形成二樓的夾層或閣樓。二樓作樓井,有精雕的欄杆,相當美麗。

  第一進後半部常為主人的居所,可以照顧生意;第二進與第三進多設有二樓的室內天井,便於採光;第二進供奉祖先神位,第三進供奉佛祖。

  構造以磚墻承重為主,屋頂排滿圓梁;裝飾方面並不重視正面的華麗,倒是將重點放到廳堂的樓閣木作部分,以雕刻細緻的花樣。

  鹿港的元昌商宅為這街屋例子之一,此為三層樓之佳作,二、三樓皆有挖室內天井。木作雕工相當精緻,色彩華麗,為鹿港老師傅施水龍作品。

  另外一例是鹿港的日茂行,據傳建於乾隆年間,為鹿港全盛時期船商林振嵩住宅,其現今位置在鹿港國小附近,依據史料得知,為兩落式格局,屋脊為馬背式,屋頂鋪筒瓦,前面廣場全部鋪石,正門為亭子式的歇山頂形式。

  除了鹿港的代表建築物,另外還有麻豆郭舉人宅,前面有二對旗竿礎,門上有文魁匾額(目前已被偷),為乾隆年間郭廷機中舉人所立;另外,次年郭蘊玉中武舉又立一對旗竿,可以説是官宅,宅為簡單之兩落式建築,缺護龍。歷代稍修,主要木構及鋪地石板皆為原樣,形式古樸。

  此期的文教建築,沿襲明代舊規,其文教設施有儒學、義學、社學、民學及書院。清初至嘉慶年間共設立了六處儒學,設有臺灣縣儒學、鳳山縣儒學、諸羅縣儒學、臺灣府儒學、彰化縣儒學;其中臺灣府儒學,也就是臺南孔廟,是由明永歷年間的學宮改建成,在康熙二十四年改為臺灣府學,在康熙五十一年增建朱子祠與文昌閣;乾隆十四年又重修增建,而後又修建許多次。

  大成殿是孔廟重點,為重檐歇山式,在比例上臺南孔廟大成殿顯得較高,其本身屋面、墻身及臺基為臺灣孔廟建築中佳作。

  書院扮演著輔助府縣學的重要角色,明鄭以來多義學,清初之書院就是就有義學改建。臺灣的書院由崇文書院開始,隨後各縣都增設。在這段時期的書院分佈最多,乾隆年間彰化及新竹都已經有書院之設置,像是崇文書院、海東書院、奎樓書院、白沙書院、龍門書院、玉峰書院、明志書院、文石書院、仰山書院、屏東書院等皆為此時所設置的書院。

  海東書院為清代臺灣規模最大的書院,此址在臺南忠義國小,也就是在臺南府儒學右側,創建於康熙五十九年。裏面有講堂、齋舍等建築,可惜日據時期拆除。

  臺灣寺廟為臺灣文化之特色,廟的年代表示開發時間,廟的規模則表示其地方經濟力量,廟宇建築是閩南建築中最主要的典型。廟宇可以説是移民精神生活的焦點。廟宇與住宅建築各有其傳統,各有特色。隨著社會結構複雜,祀神之種類亦增加,重視子弟教育形成文昌祠;因職業分化有職業團體守護神祉廟宇;為祈求生活平安、脫離苦海的廟堂;移民時祭拜于地緣關係所形成之廟宇;代代相傳形成之家廟及家祠;街市發展成為城市有的文廟及城隍廟,藉以宣揚教化,移風易俗。臺灣的廟宇相當多,不過大規模的作品並不多見, 鹿港龍山寺即建於乾隆五十一年,寺廟為坐東朝西,由外而內為山門、五門、戲臺、拜亭、大殿及後殿,南北兩側各有廂房。形式是泉州式,山門為歇山重檐式,結構突出,比例均衡美好,為難得佳作。

  另外一佳例,為臺南三山國王廟,此為臺灣唯一留存廣東式廟宇建築,為乾隆七年廣東商民所建,平面格局坐東朝西,正面寬廣,中央部分為主殿奉祀三山國王。結構主要為承重墻結構,並有浮雕花紋。屋脊形式平緩,只有山墻收尾處略微上揚捲起,成花葉形脊尾。

  屬於清初的坊表皆在臺南,有泮宮坊、接官亭坊、蕭氏節孝坊以及重道崇文坊,共有四座。由於臺灣缺乏優良石材,所以石坊皆採簡單形式,臺灣石坊多采四柱三間式,其構造倣木架,由石榫頭接合起來。

  橋梁方面較出名的有:大坊橋、磚仔橋、鯽魚潭橋、駝龜橋、鳳山東福橋皆是在清初所建。不論官建或民捐的,其形式有竹橋、木橋、石橋及磚橋等。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