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傳統建築之泥塑與剪黏

時間:2007-12-29 08:37   來源:SRC-423

 

 

  

 

媽祖廟剪黏作品

 

  臺灣傳統建築承襲中國南方的傳統,不但工匠聘自閩、粵,材料亦不辭辛勞運自大陸。從移民建築的特徵來看,他們所建的建築包括住宅及祠廟實際仍為閩、粵建築之延伸。

  閩、粵的古建築盛行在屋脊或墻上施以泥塑及剪黏的裝飾。泥塑也稱為灰塑或彩塑。 早在唐代敦煌石窟中即可見到彩塑藝術。剪黏也稱為剪花或嵌瓷,將陶瓷片嵌在泥塑形體之上,中國古代較為罕見,但古羅馬或回教建築卻有這種稱為馬賽克的裝飾作法。臺灣傳統建築大量運用了泥塑與剪黏的裝飾,因而外觀上予人眩目華麗之感。這種多彩多姿的裝飾即是閩、粵、臺古建築之特色。

  泥塑在臺灣古建築上的運用很廣,除了屋脊的脊垛、脊頭之外,山墻的脊墜、檐下的水車垛以及墻上大幅的裝飾,皆可見到泥塑。所謂泥塑,是利用灰泥本身的可塑性,匠師在現場施工所完成的。但也有提前預鑄的作法。灰泥的成份各地稍有不同,但基本上配方應包含石灰(以石灰石燒制或海邊的蠣殼、貝殼等燒成,有專門燒的灰窯)、砂以及棉花(或麻絨)三者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為了增加黏度,常再摻入烏糖汁或糯米汁。為了延緩乾燥,減少裂縫,也常加入煮熟的海菜汁,也稱為海菜精。這幾種材料混合之後,再以人工方式搗成糊狀,直到出油為止,此時黏度最高,最適合製作泥塑。

  泥塑的顏色除了石灰的淺灰色,也可在製作過程中摻入色粉,但近年作法常在最後才涂上油漆顏料,彩度較高。

  泥塑的題材很多,從有如浮雕的螭虎到所謂內枝外葉的花鳥人物,泥塑的優點是它可以在屋脊上現場製作,也可以預塑,給予匠師很多發揮的餘地。如果製作內枝外葉式多層次的雕塑,要以鐵絲為骨,層層加厚灰泥。一般而言,在屋脊上的龍、鳳、螭虎吐草及人物花鳥都藏入鐵絲為骨。而墻上或水車垛的浮塑較少用鐵絲。

  泥塑骨材一般都使用鐵絲,古時甚至用竹條或木條當骨材,傳統泥塑神像內部即用木質骨架。在臺灣常見的燕尾屋脊內,早期多用竹條。至於造型較細小的花鳥枝葉,所用鐵絲多作交叉纏繞,有如網狀,其固著力最好,日久灰泥不致松脫或龜裂。

  有些題材則可用印模技巧完成,例如人物的面孔,武士的盔甲戰袍或需要大量重復的構件。另外,盔甲及戰甲則分片模印,黏到身體上時依手腳姿態循勢變化。

  泥塑完全乾燥之後,通常會上彩漆,近年多改用已經研成粉狀的色料,雖然色彩明亮,且顏色較多,可供選擇。例如油性水泥漆、塑膠漆,但不耐久。

  剪黏(施作過程)在廣東潮州稱為剪花或嵌瓷,顧名思義即將陶瓷片嵌在泥塑的形體之上的一種裝飾藝術,它的起源不明,但據文獻記載,至少在清初乾隆年間由廣東潮州傳入臺灣。潮州古建築盛行在屋脊上裝飾剪黏這種特殊的藝術,至一九二○年代,已有潮州匠師受聘到臺灣。

  剪黏是一種在建築屋脊上現場製作的藝術,具有即興創作的特點,因此剪黏重視構圖與花鳥人物的姿態,適合遠觀,其細節大而化之,較不適合近看。但近代也有鑲嵌在壁上的作品,樓閣人物的細部一覽無遺,朝向精緻化發展。

  剪黏色彩明亮是閩、粵及臺灣建築的特色,甚至亦盛行于南洋華人地區的祠廟。但是剪黏經日曬後溫度升高,遇雨則驟降,此時陶瓷片可能斷裂。近年臺灣且多以彩色玻璃片取代傳統陶瓷片,更易碎。因而剪黏在屋脊上無法保持完整,大約每隔三十年要重修,舊物保存不易。

  剪黏是將剪好的瓷片嵌入未幹的泥塑上面,有如穿上一件多片的瓷衣。捏塑灰泥時要稍瘦一些,才有足夠餘地嵌上瓷片。泥塑體本身也是層層加厚的,直到最後一層時,等到半幹狀態即可開始插入瓷片,依各種題材而有不同角度之插法。事實上,剪黏、泥塑以及上釉入窯燒成的湳燙(又稱為交趾陶)三者可以並存。例如規帶牌頭上,山景以泥塑為之,人物為交趾陶,但樹木樓閣以剪黏完成,三種技巧交互運用,更為可觀。精於此道的匠師,通常三種工法都熟練。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