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為一種低溫陶,釉色美且變化豐富,成為寺廟與民宅之裝飾。但建築物的屋脊面對日曬雨淋,甚或地震颱風之侵襲,能完整保存超過百年者幾稀。
臺灣的建築有陶藝裝飾,根據《臺海使槎錄》所載知道清初臺灣寺廟已有剪黏或交趾陶裝飾。後來至清中葉時期,嘉義葉王受教于來臺的廣東陶匠,形成了臺灣本地的交趾陶傳統,葉王的徒弟成為近百年來臺灣交趾陶的主流。
在清末咸豐、同治與光緒年間,臺灣社會富庶,寺廟與豪宅競相興修,吸引一些良匠抵臺。包括磚雕匠、彩繪匠及交趾陶匠師等,他們的作品居然有少部分保存下來,成為重要的研究資料。交趾陶雖以廣東為盛,特別是佛山及臺灣一帶所産頗負盛名,然而清代同治初年臺灣中部有幾座仕紳宅第,所聘陶匠卻來自泉州一帶。
至甲午戰爭,乙未割臺之後,臺灣的寺廟與民宅又有一度興起交趾陶裝飾之風。即就是一九○○年代初從泉州來的柯訓與一九一○年代來的洪坤福。洪坤福從柯訓學藝,洪氏作品存世較多,而柯氏反而少見。洪坤福不但多産,傳徒亦眾,今天臺灣仍有不少交趾陶及剪黏匠師為其再傳弟子。洪坤福在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正殿內有一對龍虎垛,落款為“銀同鷺江洪坤福作”,證實他來自廈門。
在保安宮後殿墻上另有署名泉州惠安洛陽橋蘇宗覃之陶燒字樣。更是説明瞭在一九一○年代泉州陶匠參與臺灣寺廟之修建。另外同樣來自惠安洛陽橋的蘇姓陶匠師,他的作品水準很高,且傳徒數人,對北部寺廟頗有貢獻,蘇陽水及兄蘇鵬、堂兄蘇清富與蘇清鐘等約在一九二○年代初從泉州來臺。他們的交趾陶作品多分佈于桃園、新竹及苗栗一帶。
在新竹新埔街上的廣和宮前殿對看墻上一對龍虎垛,落款“戊辰年洛江蘇陽水作”,為蘇氏存世代表作之一,他的造型與用釉技巧皆在此呈現無遺,惜近年被無知者覆以油漆,殊為可惜。
討論泉派交趾陶,只從現存遺物觀察顯然有所不足,我們尚無法得知其製作技巧或材料特色。不過,交趾陶與古代琉璃瓦皆屬九百度以下之低溫鉛釉陶,它在日曬雨淋下不能保存很久,造成研究上的困難。閩、粵及臺灣古代不尚琉璃瓦,多用素燒陶瓦,彩色的交趾陶只作裝飾之用。
以泉派匠師在臺灣所存之交趾陶作品來看,他們的用色較少,也許年代久遠之故,色澤也略淡一些。像嘉義葉王拿手的胭脂紅,似乎泉派陶匠用得不多。一般多用朱紅、赭紅、明黃、綠釉、青釉或紫釉等。以筱雲山莊及摘星山莊所見,其大面積構圖皆為小片所組合而成,可證清代所用窯大概也很小。
清代釉色用得較少,在五色到十色之間,進入一九二○年代之後色彩較豐富。清代作品似乎略有褪色,瓷化表面剝落。每片只有數寸大小,只有正面有釉色,背面凹入呈竹筒空心狀,使火侯能平均,不致龜裂。傳統陶匠將上釉色稱之為湳燙,燒釉之意。
臺灣建築以交趾裝飾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從乾隆年間起算,至少有二百五十年以上。其間受到大陸名匠之傳授與影響之處很多。過去的看法傾向於粵省之影響,因粵省擁有交趾陶藝之傳統。但從現存同治、光緒之際臺灣中部古宅所發現交趾陶資料分析,似乎不能忽略閩南泉州與廈門的陶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