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傳統建築之石雕

時間:2007-12-29 08:25   來源:SRC-423

 

臺北萬華龍山寺石雕

 

  石雕是一座寺廟精美的指標,臺灣寺廟史上有許多例子顯示原來木結構為主的寺廟,因為信徒捐獻石雕,而逐漸改建成為具有豐富石垛的寺廟。通常,寺廟的前殿石雕最多,來訪者及善男信女很容易看到石雕,而廟門左右的石獅、石龍柱及麒麟等亦都以質地較好的石材所雕成。石匠師的地位有時不下于大木匠師,因為石匠掌握著地面重要尺寸。從石階、石砛、地牛、櫃檯腳、禦路、柱珠、門枕石、抱鼓石乃至石柱、石楣等都屬於石匠施工的範圍。

  臺灣寺廟的石材,在清代初期多自福建、廣東運來,包括所謂泉州白石、青草石或漳州青石。到了清代中葉,開始運用本地所産石材,例如北部所産觀音山石,或山區的砂岩。臺灣的石材質地不如泉州花崗石堅硬,所以只能作墻基或鋪地面。如果要雕石獅或龍柱,大多仍取自閩、粵。不過也有少數例子,如新竹北埔慈天宮的二十四孝石柱,用的是當地所産的砂岩,歷經百年而人物形貌仍然清晰可辨。


  石匠師雕琢石料,依深淺與層次差異,可以區分為以下七種雕法,運用到不同的部位。

  素平雕法:將石面雕平可細分為單遍鑿、兩遍鑿或三遍鑿。鑿多遍則很平,也可以加水磨亮有如鏡。例如臺南孔廟的抱鼓石。

  水磨沈花:在光亮的石面上雕刻陰紋圖案,俗稱為陰刻,凹入線條也可打細點,作深淺明暗之分,臺北龍山寺前殿即有豐富的水磨沈花雕法。

  壓地隱起:在磨平的石面上,將圖案以外的地鑿凹,以突顯圖案本身。臺北三峽的清水祖師廟護室墻壁最多,水準奇高,乃出自畫家李梅樹之設計。

  剔地起凸:將圖案雕出圓體,其餘的地全部凹入,可以突顯主題,也稱為浮雕。一般寺廟常見的麒麟垛或龍虎垛即屬這種雕法。北港朝天宮的禦路即用剔地起凸。

  內枝外葉:與上述的剔地起凸相似,但更強調凸出與凹入的對比,並且將層次表現出來,顧名思義,即將葉子浮雕出來,而枝幹深藏于內。如果枝乾太細,很容易折斷。近代有些龍柱即採內枝外葉雕法,如臺北龍山寺正殿。

  雙面見光:有些門窗採用內外兩面皆施雕之法,抱鼓石也屬於雙面見光雕法。

  四面見光:即四週圍皆施雕之法,如石獅、石龍柱或石雕神像。

  以上七種雕法要穿插運用,才能使一座廟宇的墻面顯得主從分明,輕重有別。一般而言,地面為素平雕法,地牛與櫃檯腳用剔地起凸,抱鼓石及石門枕用雙面見光或剔地起凸,麒麟垛用剔地起凸,腰垛用水磨沈花,窗子用內枝外葉或雙面見光,龍柱用四面見光,門楣用剔地起凸,禦路也用剔地起凸。

  福建泉州惠安因盛産質優的白石及青草石,打石為業者眾,所以名匠輩出。臺灣的寺廟大多聘請惠安匠師來臺承雕。最著名的有臺北龍山寺、臺北青山宮、新竹城隍廟、竹南慈裕宮、彰化南瑤宮、彰化威惠宮、鹿港龍山寺、鹿港天后宮、嘉義城隍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臺南南鯤鯓代天府及臺南大天后宮等皆可欣賞到最優秀的石雕傑作。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