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後,臺灣政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建築師來自各方面,有的是日據受建築教育者,著重專科訓練,難以出現思想設計層面的建築設計;有部分是大陸的建築師隨國民政府來臺,他們所受訓練較為嚴謹,也有良好的關係,多承作國家公共工程;另外有的是外國人,主要是美國人或日本人;最後另一部份人的基本建築教育是在臺灣完成,這些新一代的建築師多在臺灣受大學教育在到美國深造,陸續開業成為臺灣建築界的重要角色。
戰後臺灣具有較大的本土文化認同感,到八十年代逐漸具備有本土文化反省能力,同時將中國傳統與臺灣地方文化表現出來。此時建築風格慢慢分出兩種路線,一是後期現代及超現代;另一種則是中國傳統形式的復興。
中國民族形式指的是大屋頂,四角翹起的建築。在民國政府來臺後,在思鄉情懷作用下,出現以大陸宮殿建築藍本的建築。到了六十年代,數量變少,出現了受現代主義簡單明朗線條影響的中國建築,屋頂保有起翹的曲線,但不鋪琉璃瓦而做灰瓦、水泥瓦或貼面磚,外觀色調單純化,如臺北中山紀念館、東海大學的校舍。
結合傳統與現代潮流慢慢演變,在混凝土的結構表現骨架與屋頂的形式,有些頗具創意的作品出現,如著名的中山紀念館,是由王大閎建築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