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體育簡介

時間:2007-07-04 11:03   來源:

  1989年兩岸正式開始體育交流,如今有了較快的發展。

  在體制上,臺灣省逐漸採取了官方支援下的民間體育組織主導形式。原來在教育部門下設有一個體育司,後來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體育運動委員會,主要任務是分配財務預算,支援專業運動員的訓練,協調各體育組織之間的關係,但是這個委員會沒有分支機構。

  民間體育組織主要是兩大系統——主內的體育協會和主外的中國臺北奧委會,兩者之下是各單項協會。體育協會管著一個訓練中心,此外,臺北市還有一所體育運動學院,一些項目的專業訓練開始移到學院之內。

  建設體育設施、運動員參加各種綜合性國際運動會的費用一般由臺灣政府全部或者部分承擔。

  在運動員訓練方面,臺灣正在從不定期集中訓練逐漸過渡到定期集中的制度,這顯然是受到了大陸的影響。臺灣有兩個完善的訓練基地,一個在臺北,一個在高雄。這兩個訓練基地,每年都得到政府預算的支援。此外,臺灣的一些優秀運動員還被公費派往海外進行訓練。

  在競賽方面,主要是民間單項運動協會運作。這些協會的主席多數是有錢或者有勢的人士,他們可以從社會上籌集足夠的經費。按照慣例,協會主席一般不能超過兩任(即八年)。臺灣體育的商業化程度很高,媒體介入的程度也較深。

  由於體育設施主要由政府投資興建,管理和運營也由政府負責。但是方式是靈活的,有自營形式,承包形式,租賃形式等。如臺北市新建成的“巨蛋”體育館,一萬五千多個座位,就長期租賃給東森集團經營使用。臺北市政府收取租金,雖然正式運營是去年12月1日開始,但是之前的3個月試經營業績不錯,預計第一年就基本持平,值得借鑒。

  臺灣運動員在雅典奧運會上由跆拳道項目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金牌運動員得到了高額獎金,但是“見好就收”,暴露出商業化的負面影響。最近,臺灣媒體説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臺灣要拿7枚金牌,我看,這是對項目優勢靜態主觀分析的結果,忽略了項目格局。例如,跆拳道主要從韓國和中國大陸運動員手裏拿,難度相當大。但是,無論如何,臺灣進入了奧運會金牌爭奪的行列。

  在大眾體育方面,臺灣學校體育設施較好,一般至少有足夠的室外場地和體育館。群眾性活動中以棒球、路跑、健身、籃球為主,主要是群眾和社團自發組織的。臺灣在棒球和籃球兩大項目上有比較完善的職業俱樂部制度,幾十年來都沒有大的反覆。職業俱樂部在産權上可以轉手,但是事務性的經營班子是相當穩定的。

  臺灣作為我國的一個區域,應該説在發展體育的方方面面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經驗。在“一國兩制”之下,臺灣以“中國臺北”的名義可以像香港、澳門一樣,單獨組隊參加國際體育賽事,也是促進臺灣體育發展的一個因素。

  國臺辦就奧運期間臺灣體育團隊稱謂問題發表談話

  http://doc.lib.chinataiwan.cn/guotaiban/201207/t20120730_2864349.htm

編輯:黃曉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