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臺獨”訴求的基本思路:獨立優先民主
現代國家的政治發展,一般以政治民主化為核心。民主作為多數權力的體現,朝野政黨競爭主要體現在公共政策和施政層面上,爭取多數民眾的支援,有時涉及對外政策,但不可能涉及國家認同之爭。不太可能冒著社會分裂和對立的風險,倡導分離意識。就基本的政治學原理來説,國家認同的高度分裂性,必然導致不同政治勢力的意識形態迥異,不可避免的造成族群對立和社會分化的局面,從而嚴重“侵蝕民主鞏固的前提——一個共同認可的政治秩序的疆界”。
但是,“臺獨”的謀士們認為,臺灣的政治應該獨立優先,然後再推進民主進程。從李登輝到陳水扁,自覺不自覺地受到這種思路的影響。按照這種思路,訴諸民眾運動,必須實行最廣泛的動員,而最廣泛的動員莫過於族群的激情動員;最激情的族群動員莫過於操弄本省人與外省人的對立。就這樣,臺灣的族群衝突被廣泛利用,民眾的民主期待被漠視。
2.“本土化”的蛻變與族群對立
“本土化”本來是蔣經國為鞏固國民黨在臺灣的統治而提出的措施之一。20世紀90年代中期,李登輝背離蔣經國的初衷,以“本土化”之名,縱容“臺獨”思潮氾濫,導致民進黨等“臺獨”勢力迅速崛起。“統獨爭議”遂逐步佔據臺灣朝野政治爭議的中心位置。由於民進黨走向執政後在民生議題上不具優勢,加之“臺獨基本教義派”的巨大壓力,陳水扁在競選連任時不得不通過操弄“統獨”議題,激發族群意識,轉移臺灣民眾對民生議題的關注,借“臺獨”訴求搏選舉搶選票。同時面對“泛藍”整合後的巨大聲勢,民進黨將228事件以來的臺灣朝野鬥爭,簡化為代表“外來”勢力的國民黨當局與代表本土勢力的反對力量的對抗與爭奪,給國民黨貼上“外來政權”的標簽。試圖形成民進黨執政即是臺灣人民“出頭天”和當家作主,而國民黨奪回政權即是“外來政權復辟”、“投靠中共”的假像。
3.“國家認同”對民主追求的扼殺
在“臺獨”勢力的操弄下,臺灣的族群意識發展到“國家認同”的嚴重對立。對比臺灣1987年前最早的調查到2007年調查結果表明,其嚴重程度已經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關於族群認同調查的基本設計是詢問受訪者自認為是臺灣人、中國人,還是兩者都是。1987年自認為是臺灣人的即便在不包括客家人的本省籍人中也僅佔15.2%,到了1992年,三者百分比分別是18.2%,47.5%,27.7%。1999年,三者比例已成39.7%,10.1%,45.7%。陳水扁執政六年後,2007年三者比例已成68.1%,16.3%,11.7%。
在臺灣地區,“國家認同”的分裂嚴重侵蝕了民主政治發展的前提。由於各主要政治力量在國家認同上無法相容,甚至相互敵視,公共政策往往淪為他們爭鬥的主要領域。近幾年來,在“臺獨”意識形態作用下,嚴重妨礙了臺灣朝野就兩岸關係進行理性溝通,以設計出體現大多數臺灣民眾利益的大陸政策。“臺獨”分裂勢力一天不放棄“臺獨”主張,不停止操弄“統獨”議題,臺灣政治就無法擺脫族群嚴重對立、意識形態激烈對抗、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危險局面。臺灣政治無法形成真正體現多數意志的民主政治。 (《臺灣地區政治發展與對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