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民粹政治伴隨臺灣的政治發展,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有不同的表現,但其基本的特徵都是以情緒化的訴求爭取認同,不擇手段炒作、製造偶像。
1. 悲情
臺灣的文化在相當程度上是一種“逃避與悲情”的文化。臺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早期多是躲避官府的壓迫、逃避天災人禍。特別是近代以來,臺灣人民作為清政府的“棄兒”,屢受西方和日本殖民者的壓迫。國民黨政府遷臺以後,全面實行白色恐怖,臺灣民眾飽受歧視和壓迫。後來“臺獨”分子有意利用這種悲情,煽動民粹情緒,將幾百年來臺灣人民的苦難,歸結為始終受外來政權統治。靠悲情,民進黨在建黨不久就贏得近30%的選票。從1996年李登輝與“臺獨”合流開始,就通過刺激大陸、製造悲情以騙取同情。民進黨2000年走向執政以後,控訴的對象由國民黨成了大陸。直到2004年的選舉,陳水扁一再以刺激大陸的方式,製造“又被大陸迫害”的假像,騙取臺灣人民的同情支援。在悲情的氛圍下,理性降到次要地位,為民粹英雄提供了舞臺。
2.“造勢”
與悲情聯繫的是“造勢”。在臺灣大凡有事,動輒組織幾萬人、幾十萬人的遊行集會。每逢選舉,電視演説、“嘉年華”飚舞、“泰坦尼克號”助選車隊,只要能夠吸引群眾眼球的通通可以使用。為了哄抬人氣,造勢大會的規模越來越大。2004年“總統”選舉投票,綠營組織了百萬人“228”大遊行,在臺灣500公里的公路上,支援者排成五路縱隊,手拉手高呼口號,以營造壓倒藍營的氣勢。泛藍同時組織了全臺長跑活動,併發起捐血,接著更在3月13日組織了號稱200萬人的集會。選舉不再是民眾理性選擇優秀的領導人,而成為政黨煽動群眾的以勢奪人。
3.“做秀”
與“造勢”結伴的是“做秀”。臺灣政治人物的做秀遠不限在競選之際,凡需要樹立自己形象的時候,無不千方百計地展現自己。蔣經國在世時,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李登輝,是一個謙恭、沒有野心的農技專家。大權在握之初,他開始以“民主”為武器,即對國民黨的元老們下手,又借此樹立“民主先生”的形象。及至1996年當選“總統”之後,更無時不把自己打扮成臺灣主流價值觀念中的救世主。
陳水扁從臺灣的農家子弟一路走來,成功的打造了自己“永遠第一”的“臺灣第一勇”的、“做什麼像什麼”的形象。陳水扁以一聲“阿扁”的謙稱,創造了臺灣做秀的奇跡。陳水扁當市長時的市民主義,當“總統”後的“與民同樂”,直到“總統”任職週年充當“義工”的慣例,確在民眾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正是臺灣這種造勢做秀文化,使臺灣政壇出現了“媒體寵兒”,形成了“四大天王”“五虎大獎”主導臺灣政局走向的反民主傾向。
4.政治問題道德化
這是臺灣民粹政治的又一特色。在臺灣,主張統一還是主張“臺獨”本是典型的政治問題。可是“臺獨”的民粹主義英雄們將此問題加以道德化處理,收到了煽動的效果:愛臺灣就支援獨立,外省人不支援“臺獨”就是恨臺灣,本省人不支援“臺獨”就是出賣臺灣。把統獨問題變為愛與不愛、愛與賣的道德問題。李登輝曾為了減弱外省人對“臺獨”的抗爭,又將生在大陸、但長在臺灣,“吃臺灣米長大,為臺灣打拼的人”稱為“新臺灣人”,最大限度地調動民粹情緒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臺灣地區政治發展與對外政策》)